從心理學角度分析:
INTP人格或多或少是有心理缺失。
你知道為什麽有的人二三十歲了還是願意買一些小時候的玩具,或者是有些行為舉止很像小孩子嗎?因為那些都是童年未被滿足的心理創傷。
從行為氣質原因分析:
人均石頭臉,不笑就沒有皺紋、很宅,不出門,工作環境也多處於室內、表情眼神透著一股稚嫩和純真。
從專業角度分析:
從一開始,INTP就認真對待他們的關系 。當他們最終遇到一個他們真正建立聯系的合作夥伴時——他們尊重他們的思想並享受他們的陪伴——這些人知道不要把它視為理所當然。
即使在約會階段的早期,INTP也異常直接和誠實。他們看不到玩遊戲的意義, 雖然他們可以安靜,但他們並不靦腆。具有這種性格型別的人很少過濾自己的意見, 他們也鼓勵他們的伴侶對他們坦誠相待。對於許多INTP來說,出面並不是粗魯或不禮貌的表現——相反,這是一種自豪感, 更不用說避免誤解的方法了。
隨著他們關系的發展,INTP的日常需求被證明是簡單的。禮物、驚喜、復雜的社交計劃和精心策劃的約會之夜對他們來說都相當不重要。不幸的是,即使他們的伴侶確實想要這些東西, INTP 甚至可能不會想到將它們計劃出來 。
這些人可能需要特別努力和註意學習如何以與他們的重要人物產生共鳴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感情。否則,他們的伴侶可能會感到被忽視、被低估,甚至不被愛。從好的方面來說,INTP可以將這種情況轉化為充分利用其商標獨創性的機會。
我的個人經歷:
就像我, 一直以來我好像都沒有長期的、「說走就走」的好朋友,我的朋友都是階段性的,小學有小學的好朋友,初中有初中的,高中有高中的,大學有大學的。我曾困惑了很久,甚至陷入階段性友誼的漩渦,直到習慣獨處之後我開始學會向內思考。
我的情感聯結是失敗的,潛意識裏的我獨立又自私。過分強的距離感和邊界感,讓我無法敞開心扉擁抱他人,低依賴的思想認知,讓我介意而不想去麻煩Ta人。
是我對好朋友的定義太高了嗎?或者我應該就是一種天生孤獨體吧,骨子裏就是冷漠的人,一個人可能更適合我?除去正經事情以外,我的列表資訊幾乎為0,只偶爾有那麽一兩個朋友會聯系幾句。不過減少社交也讓我減少了不必要的煩惱就是了,這些煩惱總歸是大於落寞的。我們有時享受孤獨有時也非常渴望有人陪伴走到我們的心底。
我好像對人際交往總是持悲觀態度。我覺得人好麻煩,那些不同頻的思想觀念讓我根本沒有繼續社交的欲望,延長那些尷尬的對話毫無用處。認識新的人、了解新的故事、維持新的關系也讓我異常疲憊,並且我也很難說出哪些人算是我好朋友。 不管是陪伴的搭子,還是情感的共鳴,反正總要走散的。
當然,如果最後我沒能遇到真正同頻的人,那保持獨自一人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和所遇朋友擁有的記憶會被我珍視,但我不再強求。人與人的關系本就淺薄,人和人有一瞬間就夠了。
我無法斷言,但我始終堅持學習,變換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我努力弄清我自己,找到我自己,這是我獨自成長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