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能加主診醫生微信溝通,還有預約制、全程陪同就診……外商獨資醫院更舒適,但不便宜!有醫務人員感嘆「狼來了」……

2024-09-13心靈

9月8日,商務部等三部門公布了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的通知。在獨資醫院領域, 擬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等9地設立外商獨資醫院。

「外資醫院」在國內並非新鮮事物,外資辦醫歷經十年,已在中國開啟了一個近200億元的市場,紅星資本局采訪發現,如今,其中多數「外資背景」已淡化。

此次類似政策的重申,「外商獨資」被重點提及。業內人士認為, 此次會帶來一些良性競爭,促進醫療技術水平升級換代,同時也期待會帶來醫療領域的更多創新。

預約制、首診負責制,還規定問診時間

外資醫院很「舒適」,但不便宜

央視新聞記者在上海一家外商投資的婦兒醫院看到,前來就診的患者會有醫院的工作人員 全程陪同就診, 醫生會與每一位患者進行不低於半小時的看診和溝通。 由於這裏采取的是主診醫生負責制,患者還可以透過添加主診醫生的微信進行溝通。

患兒家屬 葛女士: 跟普通兒童醫院的不同在於,它都是醫生預約制, 小朋友不舒服之後,打電話預約一個醫生,到了就可以直接就診。

在費用方面,以這家外資醫院的兒科門診呼吸類疾病來說, 患者初診費用為800元,復診為500元。 如果購買了商業保險會有不同程度的報銷,價格相對於公立醫院的三四百元的特需門診號略高一些。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現有的外資醫療機構共同的特點,主要包括:

營造更溫馨舒適的就醫環境、加強服務細節的打造。

就醫流程一般采用國際較為流行的模式,包括 預約制、首診負責、規定不少於一定時長的問診時間 等。

自費或者商業保險報銷的方式,基本高於公立醫院的特需診費,個別診所價格昂貴。

而北京的這家外商投資的綜合性醫療機構,不僅具備上述這些特點,他們的優勢是, 醫生來自北京很多大醫院的知名專家。 記者在這裏看到不少病情較重的患者, 他們很多是在公立醫院掛不上專家號,或者手術需要排期比較久的病人。

北京某外資醫療機構負責人 張敬: 大致上分為兩類主要人群,一類是有商業保險直付的人群,一類是自費的客戶。

有醫務人員感嘆「狼來了」

專家:對內資醫院形成倒逼壓力

據紅星新聞,關於外商獨資醫院的討論並非「突然才有」, 早在2014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商務部聯合釋出【關於開展設立外資獨資醫院試點工作的通知】,允許境外投資者透過新設或並購的方式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福建、廣東、海南設立外資獨資醫院。

2015年,政策出現轉變。同年3月13日,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修訂並釋出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將醫療機構列入限制類。2017年,國務院進一步明確,醫療機構的參與形式僅限於合資或合作。

羊城晚報記者8日從商務部獲悉,近日,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釋出關於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擬允許在 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 海南全島 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中醫類除外,不含並購公立醫院)。設立外商獨資醫院的具體條件、要求和程式等將另行通知。

這條訊息一經釋出,在社會上迅速引起很大反響。民眾普遍為此感到高興,看病多了一個去處,將讓患者或直接或間接受益, 至少可以分流出一部份患者,從而減輕大醫院的擁擠程度。 此外,有些患者需要出國看病,如今國外醫療送上門,對於這部份患者更是重大利好。

醫務人員的心情則要復雜得多。 有醫務人員發文感嘆,這回真的「狼來了」。 若外商獨資醫院大量進入,國內醫療市場的競爭將更為激烈。尤其是,當前部份大醫院開設有國際部,主要為外籍人員提供診療服務,或為國內患者辦理跨國醫療事宜。這部份業務面臨的挑戰更大,需要重新調整和布局。此外, 公立醫院特需服務占用公共資源現象一直飽受詬病,這部份業務可借機壓縮精簡。

據央視新聞,對於醫療業內人士們來說,外資入局,他們的心情要復雜得多。如果外商獨資醫院大量進入,國內醫療市場的競爭將更為激烈。

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院長 劉國恩: 它會加強我們中國醫院的良性競爭。我們目前的醫院的這個相互之間的競爭,是醫院與醫院之間的競爭、國有醫院和民營醫院的競爭,但還沒有直接跟國際頂尖醫院進行對標的競爭。我們的技術可能不一定比已開發國家的差多遠,但是 我們在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意識上,可能還與他們有相當的距離,形成一個巨大的倒逼壓力。

編輯 | 王月龍 杜波

校對| 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央視財經、紅星新聞、羊城晚報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