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馮侖: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2024-12-17心靈

封面圖 | 【凡人歌】劇照

1

馮叔,我是一個苦逼的打工人,朝九晚五,按部就班。跟同事們閑聊,才意識到再有半個月就2025年了。可是2023年似乎還近在眼前呢,時間過得太快了。過去這一年又虛度了,能力沒長進,薪資沒變化。年初還想著跳槽,但一整年也沒遇到過好機會。賺錢咋就這麽難呢?為什麽總能聽說別人抓住機會改變了命運的故事,自己就遇不到呢?

馮侖

很巧,前些天公司裏也有年輕人問我,「怎麽樣才能賺錢?」我回答說,「 賺錢的第一步是學習。著眼於未來的變化,去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然後去應對未來,才能賺到錢。 如果明明都看到了變化,卻啥也不幹,只是在那待著等著,還埋怨怎麽賺不到錢,那麽,你將一直賺不到錢。」

持續地學習很重要,因為能力是有時效性的。我記得我們剛創辦公司的時候,招聘員工,會開車算是一項本事。有一段時間,公司還掏錢鼓勵大家去學開車。現在,很少還有公司把開車當做員工的一項特別的技能了。未來等無人駕駛普及了,開車這個技能也就沒多少用武之地了。

我之前刷手機,看到過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視訊:一個人翻舊物件,翻出一個BB機。他覺得很好奇,就裝了兩節電池,開啟,竟然還顯示出一行字,「我媽同意了,咱倆可以在一起了。」一看到這行字,這個人就哭了。

原來,在20多年前,他追一姑娘。那時候沒手機,用BB機聯系。但是,因為姑娘家裏不同意,有一陣就聯系不上。他以為姑娘也不想再跟他在一起了,一生氣,BB機沒電後他也沒再管了。就這樣,他和這姑娘錯過了一段美好的姻緣。

這個故事其實是說,有些機會,你得準備著。比如電池,怎麽能不充電呢? 賺錢也是如此,你得保持在開機、滿電狀態,才能賺到錢,或者抓住改變命運的時機。

另外,機會永遠是有限的。為什麽有的人會被機遇「砸中」,有的人總是和機會擦肩而過?

就像我以前講的,人一生要經歷無數的比較。二十多歲的時候比機會、比平台、比家庭背景、比起點,四五十歲的時候比規模,六七十歲比自在,八十歲以後比子孫。都在比。但每個階段的參照系不一樣。對年輕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比起點、比機會。 機會怎麽來呢?往往不是爭來的,很多時候,你讓別人感覺跟你在一起很開心,別人就會不斷給你機會。

我知道有一個很成功的商人,曾經是一個球場的球童。他撿球撿得很好,服務也很好,還不要小費。滿場人都要小費,都是爭,他就不要。由於他不要小費,就引起了一個客人的好奇。這個客人是個大老板,就問他,「你為什麽不要小費?」

他說,「這點小費並不能改變我什麽,我覺得無所謂。但是我服務好了,大家都開心。」

「這點小費並不能改變我什麽」,老板從這句話裏知道這個家夥野心挺大,想改變命運,並且人也聰明。老板就幫他,他不斷地學習,然後做生意,最後就成功了。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特別有意思,大家認為做得不錯的一些人,在生命中總有一點跟人不一樣。這點不一樣,集中起來就是處理利害、得失的方式不太一樣。因為處理得不一樣,才得到了機會,得到了幫助,最後慢慢地有了成就。

2

為什麽說「要著眼於未來的變化,去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然後去應對未來,才能賺到錢」?多學習別人過去的成功經驗不行嗎?

馮侖

別人過去的成功經驗當然要學習。但是,著眼於未來也很重要。 在某些時候,成功的原因也是導致失敗的因素。如果只是固守過去的成功經驗,不足以在未來持續成功。

我拿房地產行業的故事來舉例子。在全球範圍來說,住宅類的開發公司,競爭的核心就三件事:規模、成本、速度。要想快速成長,就得利用規模優勢,控制好成本,同時實作快速周轉。過去很多住宅類房地產企業快速崛起,依靠的都在這三點。

然而,同時追求成本、規模、速度,就會面臨一個問題:如果市場需求突然發生變化,速度一下子變慢,比如市場萎縮、沒客戶了,企業就可能發生危險。一般來說,要在規模和速度上爭勝,杠桿就會相對比較高。一旦市場突然快速萎縮,而杠桿沒有降下來,企業面臨的壓力就會很大。

在這種情況下,成功的因素也就成了導致失敗的原因。

就像一個快速跑步的運動員,突然停下來,可能會猝死。他的身體機能被調動起來了,能支持他快跑,可是一下子就停下來,會出意外。 快速成長的企業也是這樣,導致它快速成長的優勢,在環境、市場突然發生變化後,也會成為它猝死的直接原因。

美國住宅開發領域,曾經有一個巨頭,叫做帕爾迪(PulteHomes,Inc.),創辦於20世紀50年代初,50年代末開始集中做住宅,之後一度成為美國最大的住宅開發公司,也曾是國內諸多地產公司學習的標桿。

帕爾迪在很長的一段時期裏,是一個在規模、成本、速度三個方面,競爭力都非常強,持續快速奔跑的公司。它的長期戰略分成橫向鏈條的擴張和縱向鏈條的擴張。

所謂橫向鏈條,就是把目標人群細分成首次置業人群、首次改善人群、養老健康長者,等等,按照生命不同的時段來細分,配合不同年齡的需求來豐富產品線。

縱向鏈條就是從原材料、制造業等方面不斷升級,用工業化的方法來做住宅,同時還給客戶提供金融服務,裝修服務,物業服務,等等。此外,還用多種方式不斷增加土地儲備。在美國,土地儲備分成兩種,一種跟我們一樣,買地;還有一種叫期權式儲備,付一個定金,就擁有了期權,也就是選擇權,未來幾年內如果要開發,就把剩下的錢都付了,如果不開發,時間一到,定金就被土地擁有方吃掉了。

一直以來,帕爾迪發展得都不錯。但是,在2007年到2009年之間,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危機導致很多金融服務的鏈條崩潰,同時市場急劇萎縮。在這種情況下,帕爾迪股價下跌,現金流出現短缺。而在這之前,除了銷售收入帶來的現金流,帕爾迪因為股價比較高,所以可以透過股票質押去做融資,用融資性現金流和債務現金來補充經營收入。

次貸危機發生以後,帕爾迪的銷售收入大振幅減少,但債務並沒有減下來,而且要支付土地的錢、人工的錢,其它供應鏈上的錢,企業差一點就完蛋了。

這個時候,它是怎麽做的呢?

跟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國內房企一樣,高增長的時候「買買買」,市場萎縮的時候,唯一能活下來的辦法就是「賣賣賣」。賣什麽?賣地、賣計畫、房子打折也要賣,總之,盡一切可能把現金拿回來,目的就是降低杠桿、減少債務。

帕爾迪用「賣賣賣」這一招活了下來。危機過去、經濟恢復以後,再進入下一輪的發展。在這之後,帕爾迪就把「安全」視為和「增長」一樣重要的事情了。

總之, 總結、吸取過往的成功經驗,與著眼於未來更新知識結構、能力結構,這二者並不沖突。市場環境瞬息萬變,擁抱變化,才能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