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鄭泉水院士在福州開設講座時提到,數智時代的未來「社會」,可能加速三個主要階層的分化:創新者、智慧機器人和被技術淘汰的「邊緣人」弱勢群體。
當把階層的物件換成企業,道理可能同樣適用。
現在各行各業都在尋求智慧化,爭取擠進創新者的階層。
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就是典型之一。如今的新能源車企,幾乎已經實作「全員智駕」。今年1月,比亞迪更是宣布將在智慧化領域投入1000億元。
圖源:視覺中國
其他行業對智慧化的重視也不遑多讓,包括制造業、農業、金融、教育……
但這其中, 對智慧化有著最大、最迫切需求的行業,非互聯網行業莫屬。 它們向來是前沿科技的先行者,因此立足,也因此獲利。
所以我們見證了「AI+」的爆發,以及緊接而來的「百模大戰」。
我們也看到了它們不斷在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前進的方向。
例如今年的一個明顯趨勢是,從過去的卷模型轉向了卷套用。李彥宏直言:「不要卷模型,要卷套用。」李開復也表示,2024年是套用爆發的一年,AI 2.0時代,所有套用都值得被重寫一遍。
種種大戰和轉變背後,無不透露著焦慮和野心。
焦慮根源:求而不得,不得其法
今年兩會,不少互聯網大佬圍繞「人工智慧+」建言獻策,雷軍關於「建議人工智慧納入義務教育」的言論還火出了圈。
在這個全面擁抱智慧化的時代,AI是從政府到企業公認的排頭兵。
然而盡管是大勢所趨,外界對此仍有不少質疑。
人們見多了AI技術帶來的AI對話、AI生圖、AI惡搞名人、AI魔改影視片段等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事物,但在大多數人的生活和工作裏,火熱了數年的AI,還遠遠沒達到引發質變的程度。
在積極擁抱AI的企業中,也還未出現新巨頭的身影。即便是業界頂流OpenAI,暫時也是表面風光。據史丹佛大學李飛飛團隊釋出的【2024年人工智慧指數報告】透露,OpenAI預計今年虧損約50億美元。
與此同時,人們耳熟能詳的新聞則是,輝達以及儲存芯片巨頭賺得盆滿缽滿。
難怪有個流行觀點認為: 在淘金熱中,只有賣鏟子的人才能穩賺不賠。
有這樣的想法,其實情有可原。
大多數互聯網企業在智慧化的過程中,難免會遇上一些客觀存在的難點,以至於短期內成果不顯。
在起步階段,最大攔路虎是入局門檻。
例如要發展大模型,需要大量的AI算力支持,需要高效能AI芯片和大規模的計算資源。
於是通常會遇到兩大難題。其一,高效能AI芯片太過昂貴。輝達的p00一枚數萬美元,非巨頭的互聯網企業普遍難以承擔;其二,美國不斷加碼對華芯片出口管制。所以有的互聯網頭部企業一有機會就采購囤積,同時輝達也想方設法推出閹割版。即便如此,它們也還需要考慮輝達的替代方案,以備不測。
這就決定了,大多數互聯網企業往往不具備搭建大規模算力集群的條件。另外,除了成本高、不穩定的因素,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也是現實難題。
所以很多企業紛紛選擇和雲服務商合作,來解決大模型的硬體和軟體問題。相關數據顯示,有90%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選擇了華為雲。
當企業跨過入局門檻之後,又將面臨AI套用的效率問題。
經過幾年的投入,今年開始越來越多企業在呼籲把AI和大模型拉下神壇,讓它們到實際套用場景中發光發熱。李彥宏是其中最活躍的人之一,他曾公開表示,「沒有(AI)套用,基礎模型一文不值。」
問題是:如何將AI與各行業深度融合,掀起屬於各行業的效率革命?
特別是對於許多互聯網公司——它們開始從過去的橫向快速擴張,向產業賦能轉型——這個挑戰會日益嚴峻。
這是因為,每個行業都有專業知識門檻,以及迥異的流程和場景,所以僅僅是依賴純AI技術的「原生AI」產品大機率是行不通的,它們必須能夠深入其中,給出客製化解決方案。
而在未來,企業還會邁入新階段,屆時其智慧化手段能否與時俱進,使其保有競爭力?
華為雲中國區總裁張修征曾表示:「未來互聯網企業增長將面臨四個突破:橫向突破產業邊界、縱向突破業務邊界、向外突破區域邊界、向內突破能力邊界。每一個突破都是一場變革。」
要在未來的每場變革中依舊實作「用數、賦智」,挑戰不小。
當下的難題疊加未來的潛在難題,如同一團濃霧遮住前路的視野,人們有迷茫、顧慮甚至是質疑也就不足為奇了。
野心迸發:明槍暗箭下,生機盎然
11月26日,中國最受關註的手機之一——華為Mate70系列手機,正式釋出。
在釋出之前,Mate 70 就有著極高的討論度。除了芯片、設計、價格,讓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有各式AI功能,例如「AI隔空傳送」「AI訊息隨身」「AI運動軌跡」……
無獨有偶,國內外同行也都推出過自己的AI手機。
不僅是手機廠商忙著把大模型裝進手機,現在車企也在忙著請大模型上車,推動人機互動和智慧駕駛。
各式各樣的AI產品層出不窮,暗自較量。
這也說明,雖然面臨許多挑戰,但各行業的企業從未放棄思考如何開發和運用好AI能力。互聯網企業更是如此。
據AppGrowing統計,截至11月15日,國內十款AI原生套用合計投放金額達15億元,其中10月超過3.5億元,為歷史最高。其中,Kimi和豆包是投放最瘋狂的兩個產品,分別投放了5.4億元和4億元。
從Kimi和豆包的爆發也能看出,互聯網企業時刻保持著對AI行業的關註。如今AI浪潮的競爭,從大模型、AI基礎設施、演算法蔓延至AI套用領域,可以說離不開互聯網企業的推波助瀾。
不僅是加大投入和關註、引領行業走向,互聯網企業還在嘗試將AI能力與現有業務進行融合創新。
例如騰訊音樂天琴實驗室將自研的MUSELight大模型推理加速技術,遷移到昇騰雲上。相比傳統AI算力解決方案,推理速度提升超過166%,價效比提升35%,帶來更高效的AI內容生成能力和更好的音樂體驗。
遊戲行業的網易雷火,今年也在將AI能力整合進自己的業務當中。它和華為雲合作,打造出了全球第一個利用最新AI大模型推理能力打造的遊戲copilot。
不難看出,雖然困難客觀存在,但許多互聯網企業還是選擇了迎難而上、持續重視AI能力和套用。其中的原因,自然是 它們窺見、體會到了好處,乃至於跑通了商業模式。
比如,破卷。
互聯網流量見頂是個不爭的事實,促使大小企業重新高舉「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大旗。個人化、高效的AI功能,正是提升使用者增長和使用者黏性的利器。
【2024年中國行動網際網路半年報告】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國內AIGC類App的月活躍使用者規模達6170萬,同比增長653%。Kimi更是在短短一年內做到了月活3600萬,盡管其中有投流的因素,但其出圈的長文本處理能力才是關鍵。
除了幫助破卷, AI技術所帶來的智慧化,也有利於企業的數位化轉型甚至是跨界。
這方面,美圖深有體會。
AIGC時代來襲之後,美圖這兩年開始了從toc到tob業務的嘗試,聯合華為雲共創落地了B端產業美圖設計室,面向直播、電商、設計等領域的使用者需求。
今年上半年,美圖總收入16.2億元,同比增長28.6%,凈利潤2.7億元,創下新高,同比增長80.3%。創始人吳欣鴻還表示:「美圖的全球月活躍使用者數和付費訂閱使用者數保持雙增長。」
如何促成,水到渠成的智慧化?
所以,最後的問題是:互聯網企業如何盡可能地規避難點,高效奔赴期望中的智慧化未來?
答案很簡單: 探索出一個針對性強、實用、永續突破和升級的商業模式。
道理不難,要貫徹到底卻不容易。刀哥認為,要做到這點,離不開幾個關鍵認知。
首先,不論toc或tob,使用者增長的動力來源於使用者體驗的提升。
截至10月20日,鴻蒙生態裝置數量已突破10億大關。通用辦公套用覆蓋全國超過3800萬個企業。
快速壯大的動力正是極致體驗。雲雲協同持續創新,結合華為終端1+8+N 全場景生態能力,鴻蒙作業系統的原生套用帶來的是原生精致、原生易用、原生流暢、原生安全、原生智慧、原生互聯的全新體驗。
而且,鴻蒙的天花板不僅僅局限於手機。從一開始,華為對鴻蒙的定位不只是替代安卓,而是成為萬物互聯、全場景、分布式的作業系統。所以曾在華為主導研發鴻蒙的王成錄,在今年接受央視采訪時才會說:「替代安卓只是它價值的5%都不到,我還有更大的95%的價值,更廣泛的套用空間。」
其次,謹慎選擇對應的技術支持。
如上文所述,90%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選擇了華為雲。站在他們的視角,做出這樣的選擇大概有兩重原因。
第一是永續的AI算力供應。
AI算力是智慧化的基石,絕不能是個不穩定因素。比起輝達和其他雲服務商,華為雲的昇騰雲不僅是全棧自主的AI雲算力,更能一鍵接入貴安、烏蘭察布、蕪湖三大主節點及30多個分節點,單數據中心提供百EFLOPS,支撐萬億參數大模型、單作業萬卡、數據百PB級超大規模訓練,提供豐富算力。
從此,企業無需自建或改造數據中心,即開即用。
第二是華為雲的場景套用能力。
和美圖一樣,不少互聯網企業都有從toc到tob的業務擴張需求,這就要求深刻理解行業know-how。周鴻祎今年也說過,大模型要掀起一場工業革命,必須往產業化、垂直化、場景化、套用化發展。
這也是華為雲的核心優勢之一。華為雲一直深耕千行萬業套用場景,包括政務、金融、遊戲、工業、能源、醫療、電商、文娛社交等等。例如在工業領域,目前華為雲已聯合100多萬開發者,打造超3700個工業APP和150多個工業解決方案,服務於10萬多家企業。
最後,必須了解雲廠商的全面能力。
持續成長和探索邊界是許多互聯網企業的基因,因此互聯網企業必須明確雲廠商提供的土壤,是否能支撐自己成長為一顆理想中的大樹。
比如企業出海發展時,身處異國他鄉,面對不一樣的市場需求和政策規定,這時需要考慮的就不只是算力了,還有雲廠商的全球覆蓋率、生態夥伴能力、產品創新能力、可靠性穩定性、安全合規能力。
如此,不論是橫向或縱向還是向內或向外的突破,企業都能有所倚仗。
在這些方面,華為雲基本可以做到無後顧之憂。不論是其服務組織的全球覆蓋率,還是全球合作夥伴的數量,無不業內領先,甚至還能幫助出海企業解決獲客難題。這也是為什麽,庫迪咖啡、愛奇藝、科大訊飛、台鈴、寶寶巴士、鈦動科技等大量企業在出海上雲過程中,選了華為雲。
智慧化的目的,說到底就是要以更好更高效的方式去解決實際問題。
而在企業奔向智慧化未來時遇到的難題,也唯有用更加智慧化的手段來解決。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