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收入破百億公立醫院增至17家。
近日,一位從事醫院營運咨詢的咨詢師透過梳理各家醫院官網的公開資訊發現,2024年中國預算前100的公立醫院中,年收入達「百億級」的公立醫院從2023年的9家,數量近乎翻倍,增至17家。2024年平均增速達11%,事業收入預算平均增長12億。
位居收入榜首仍是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下稱「鄭大一附院」),以225億元的收入預算,斷層式獲第1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預算總收入102億元,卡位第17名,跑入「百億俱樂部」行列。
收入預算基本能夠反映一家公立醫院的收入規模,通常由財政撥款預算、事業收入預算、其他收入預算和上年結余構成,通常被業內人士理解為總收入。
一位衛健專家指出,如今公立醫院的體量和規模仍在慣性上漲,「百億醫院」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多。收入最高的10家「百億醫院」中,有7家醫院在2024年有新開放的院區,或有在建的新院區。規模擴張,仍是公立醫院實作收入增長最簡單粗暴的一種方式。
尤其今年,在「百億醫院」加速湧現過程中,「醫保基金緊平衡」這一背景更加凸顯醫療資源不均衡帶來的影響。
例如,鄭大一附院近三年預算收入均在200億以上,而整個鄭州市2022年的醫保基金總支出為183.42億元,這相當於,一家醫院的收入幾乎與一個城市的醫保基金支出相當。
「百億醫院」的收入有何特征?「大麥克」持續擴張是否存在風險?公立醫院規模持續擴大,對於建設真正的醫療高地,提高臨床和科研水平是否有利?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試圖梳理數據,摸清這些「百億醫院」發展的來路和去向。
「擴
張浪潮」之後分院開始盈利
難以擺脫的「自我膨脹」本能
縱觀17家「百億醫院」,事業收入的快速增長依舊是主基調。
根據數據,17家「百億醫院」中事業收入增速不低於10%的醫院占據了10家,增速低於5%僅有寥寥3家醫院。從收入的增長量來看,2024年事業收入增長超過10億元的「百億醫院」也足有10家。
事業收入通常是醫院總收入的最核心,指醫院提供醫療服務獲得的收入,大部份醫院的事業收入預算占總收入預算的比重在90%以上。
(圖1:2024年預算收入超百億的公立醫院)
一位衛健部門人士陳鈞(化名)指出,與前兩年一致,當下公立醫院在體量和規模上,仍有較強的擴張「慣性」。「當地政府和醫院仍然在積極推進新院區的建設和床位病區的增加。」
已建成的新院區,正逐漸成為醫院收入增長的新重要拉力。
比如,「百億醫院」中有兩家醫院的事業收入增長尤為突出:2024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下稱「北京安貞醫院」)事業收入增長了28億元,同比增速為48%;河南省人民醫院2024年事業收入增長30億元,同比增速為31%。
這兩家醫院均有新院區新近投入使用。根據公開資訊顯示,北京安貞醫院通州院區於2024年10月開診,編制床位1300張,首日門診量1000余人;河南省人民醫院規劃床位1300張的北院區也於去年12月開診。
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賀濱分析稱:「某一家醫院突然之間有如此高的事業收入增長,大多數情況與新院區建設有關的。」
在追求業務規模的動力下,公立醫院難以擺脫「自我膨脹」的本能沖動。
【健聞咨詢】梳理資料發現,在2024年預算收入最高的10家醫院中,70%的醫院今年有新開放的院區或有在建的新院區,頂尖醫院的床位數仍在持續上漲。
(圖2:2024年全國預算收入前10公立醫院的院區建設情況)
一方面,長三角地區頂尖醫院的擴張腳步加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下稱「復旦中山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下稱「瑞金醫院」)均有新院區計畫正在建設中。
另一方面,在四川、河南兩省,原本床位數規模就較大的「超級醫院」,延續了規模擴張的一貫風格。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下稱「華西醫院」)的錦江院區預計將於2025年投入使用;鄭大一附院、河南省人民醫院2024年雙雙有新院區開診,同時又有在建或擴建的院區。
陳鈞指出,「2024年以來,在沿海地區或省會以上城市,普遍認為應按照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沈和均衡布局的角度來進行規模的擴張和外延,這對全國醫療水平天花板高度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對未來分級診療和地方醫療水平的提高來講,還是會形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事實上,一些頂尖醫院囿於土地不足或當地財政的投入力度不同等現實因素,在現實中,擴張的方式也「花樣百出」。
例如托管模式。陜西省⼭陽縣衛⽣健康局原副局長徐毓才介紹,「新醫改以來,三甲綜合醫院托管小醫院的模式推廣開來,一種是簽訂托管協定,在被托管的醫療機構收入中提取2%~3%的費用;另一種是全面托管,大機率實作了人財物的統一管理。」
以華西醫院為代表,跨省、跨市的分院建設也十分常見。2023年12月,由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統籌,華西醫院牽頭營運的華西廈門醫院正式投入執行。而在四川省內,華西醫院牽頭的領辦型醫聯體已擴張至12家醫院,華西醫院與這些地市級的醫院管辦分離、核算分離、醫保分離,領辦醫院掛牌華西分院,華西醫院為其提供管理幹部和主要學科主任等人才支持。
此外,上海一批頭部醫院加快建設國家醫學中心、老年醫學中心等計畫。
陳鈞指出,這些所謂的分院建設,關鍵要看是否在同一預算主體名下。他透露稱,「比如中山醫院的老年醫學中心,跟本院就是兩個法人,賬目是獨立的,二者會產生醫院之間購買服務的費用,但這只構成中山醫院收入來源的一小部份。」
如此持續擴張床位、收入快速增長,在醫保基金緊平衡的背景下,頭部醫院的持續膨脹是否值得憂慮?
例如,2022年鄭州市醫保基金總支出為183.42億元,而鄭大一附院當年的預算收入卻達到超200億元。一家醫院的預算收入幾乎與一個城市的醫保基金支出相當。
對此賀濱認為,「醫保基金考慮的是整體情況,未必關註某一家醫院的費用有多高。對於當地醫保局來講,可能更關註這種一家獨大的格局,對醫院和醫保局之間的談判賽局關系的影響。」
多位專家指出,更迫切的問題在於,頭部醫院擴張、醫療資源集中帶來的虹吸效應,對分級診療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陳鈞表示,目前衛生總費用流向省會以上城市公立醫療機構的比重明顯偏高。
在醫院擴張形成大規模床位的存量後,要維持這一存量,醫院的收入裏有相當一部份是成本。陳鈞解釋道,「現在各地政策要求,醫院把4人以上病房升級為2~3人間病房,一方面是為了提升病房品質,另一方面其實也為了間接縮減實際的床位規模。」
鄭大一附院收入增長僅1%
協和醫院單床收入達500萬元/張
在任何公立醫院的榜單中,鄭大一附院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宇宙最大醫院」的調侃,讓這家醫院的任何訊息都伴隨著聚光燈。
在預算收入的數據背後,隱藏著這家醫院近幾年發展的另一面有趣之處——自2021年至今,收入斷崖式領先的鄭大一附院,連續3年收入增速放緩,增長曲線幾乎拉平。2024年,鄭大一附院事業收入增速僅為1%。
這提出一個問題:鄭大一附院的規模和收入,是否已到達頂峰?
賀濱認為,這背後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鄭大一附院原有床位規模能帶來的收入增長已經觸到了天花板,以當前的管理水平,單床收入的增長到頭了;另一種可能是,鄭大一附院主動放棄了資源擴張的路,給自己時間準備轉型,逐漸提升內部的經營管理水平。」
回顧歷史數據,鄭大一附院的高速發展期在2016年~2020年,這五年間,鄭大一附院的收入從130.15億元增至218.78億元,收入增速年年攀升,每年增速分別為9.07%、9.61%、11.24%、11.47%和14.15%。
也是從2016年起,鄭大一附院實質上開啟床位數直線飆升的兼並、擴張之路。到2024年7月,鄭大一附院膨脹至「一院五區」,總床位數達到13000余張,成為了一家史無前例的超級醫院。時至今日,鄭大一附院仍有規劃1200張床位的北院區改擴建計畫正在進行中,難以擺脫規模擴張的「路徑依賴」。
憑借驚人規模的床位、人才引進,鄭大一附院的門/急診量、手術量迅速飆升至全國第一。根據看醫界數據顯示,2023年鄭大一附院門/急診量為938萬人次,手術量達41萬台次。
規模效應正在慢慢帶來品質的提升,隨著醫院能調動的資金數連年倍增,醫院有更多的資本可以投入到人才、科研等方面。徐毓才表示,「鄭大一附院這幾年看疑難雜癥的水平也在提高。」
在各類公立醫院排行榜上,被認為「大而不強」的鄭大一附院仍無法匹配其收入斷層第一的位次。例如在2023年的國考排名中居於第61位,較上年上升了15位。而科研能力方面,鄭大一附院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釋出的中國醫院科技量值排名中位列第15位。
在賀濱看來,鄭大一附院的發展是一種粗放的、水平不高的、靠規模擴張的方式,卻能夠契合河南當地獨特的人口特征和醫療服務需求,以虹吸全省病源的方式實作了總量的躍升。或許對鄭大一附院自身而言,這已經證明了這些年的發展之路的正確性。
但賀濱也強調,如果宏觀橫向維度去比較,鄭大一附院的規模雖大,單個床位產出的效益卻相對較低。
【健聞咨詢】統計數據發現,如果按照預算收入來看,在17家「百億醫院」中,鄭大一附院的單床收入僅為160萬元/張,而北京、上海頭部醫院的單床收入基本在400~500萬元/張的區間。
其中,北京協和醫院單床的事業收入最高,達500萬元/年,華山醫院、中山醫院以488萬元/張、445萬元/張的單床收入分列第二、三位。在床位數達到4000張以上量級的大醫院中,華西醫院的單床收入最高,達259萬元/張。
對鄭大一附院而言,跟同為「超級醫院」的華西醫院相比,鄭大一附院與之也有近百萬元的差距。這其中固然有不同地區醫療服務價格差異的因素,一定程度上也映照出鄭大一附院與頂尖醫院之間管理水平的參差。
(圖3:2024年百億元床位數及單床事業收入)
陳鈞分析稱,鄭大一附院的收入增長自2021年起停滯不前,也可能說明,在規模不再擴張的情況下,這家醫院營收的永續性並不強。
他認為,床位的持續擴張,已經造成醫院成本居高不下,為了維持存量規模,就要保持一定的收入增長。
「靠技術進步、人口老齡化產生新的醫療需求,這是長周期的邏輯,短期內醫院不得不靠擴張的沖動來維持動態平衡,這就存在床位過剩的巨大潛在風險。因為一家現代醫院總有一個經濟效益的邊際拐點,有一個相對合理的規模,規模擴張和虹吸帶來的單邊上揚是不永續的。」陳鈞指出。
顯然,這並非獨屬於鄭大一附院的煩惱,而是一旦走向「先做大再做強」模式,就容易跳入的陷阱。
科研收入是「百億醫院」的新追求
追求高品質發展,不僅是衛健部門對「百億醫院」的要求,當下也正逐漸成為「百億醫院」增加凈收入的方法。
科研收入,正在越來越受到「百億醫院」管理者的重視。
賀濱指出,對於醫院管理者來說,科研收入占公立醫院收入的比重雖小,卻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凈收入。「藥品和耗材實行零差率的背景下,臨床收入的成本占比大,而科研收入的成本占比相對小很多,相比來說利潤率更高。」
醫院的科研收入通常有兩大頭組成:創新轉化收入和科研經費收入。
在創新轉化收入方面,為理清2024年17家「百億醫院」創新轉化收入的細節,【健聞咨詢】查詢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院長葛均波等人聯合釋出的【2023中國醫院創新轉化100強】等報告,在17家「百億醫院」中,2023年簽訂5億元以上金額專利轉化合約的醫院有1家,轉化金額在1億~5億元的醫院有5家,轉化金額在5千萬~1億元的醫院有6家,轉化金額在3千萬~5千萬的醫院有8家。
從數量上看,有4家「百億醫院」——復旦中山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華西醫院在2023年的專利轉化量超過50項。其中復旦中山醫院以擁有119項專利轉化合約,位列全國第二。
「此前,科研創新轉化收入在醫院總收入中的占比微乎其微,這幾年有了明顯提升。在科研轉化方面,華西醫院比較資深,上海頂尖的醫院越來越卷,復旦中山醫院、瑞金醫院等表現得可圈可點。」陳鈞指出。
不過值得關註的是,即使突飛猛進,科研轉化收入占醫院收入的比重依然極其有限。
即便是科研轉化中有口皆碑的華西醫院,相比於141億的全院全年的預算總收入,華西醫院每年科研轉化收入,也仍在個位數徘徊。
2023年10月,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在國家衛健委新聞釋出會上介紹稱,華西醫院每年投入近5億元支持創新性臨床及轉化研究。近五年,華西醫院科技成果轉化有200多項,轉化合約金額超過10億元。而平均到每年,臨床轉化合約金額僅有2億元。
陳鈞表示,目前公立醫院的科研轉化收入占比仍然較低,且大多數醫院還是科研創新及轉化領域的「新手」,每年能獲得的科研轉化收入並不穩定。
除創新轉化收入外,公立醫院另一項相對可觀的科研收入是科研經費收入。
梳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釋出的【關於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申請計畫評審結果的通告】發現,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下稱「國自然」)立項數排名前10的醫院,除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外,其余全部都是17家「百億俱樂部」的成員。
其中,華西醫院以297項的立項數斷層第一,中山醫院、瑞金醫院位列第三、四名。
(圖4: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前10名的公立醫院)
在多位業內人士眼中,華西醫院是靠規模擴張做大、靠科研「做強」的典型案例之一。華西醫院不僅「國自然」的立項數最多,而且根據其官網顯示,近5年來,華西醫院年均科研計畫經費均超過10億元。
作為西南地區唯一一家超級醫院,華西醫院放射線整個西南甚至西北地方,直屬院區的床位數達到近5000張。目前,華西醫院收治的疑難復雜病種患者比例已達80%以上,四級手術占比37.61%,每年四級手術總量位列全國第四。
對此,徐毓才指出,科研需要投入大量人財物。公立醫院規模擴大、收入增長以後,一方面病例多了,開展臨床研究的基礎更紮實,另一方面醫院有了足夠的資金,才能吸引人才、投入資源,提高醫院科研能力。
在公立醫院狂飆突進發展的過去十幾年裏,外部資源擴張或許是公立醫院發展價效比最高的解法,但如今各家公立醫院都無法忽視「醫保基金緊平衡,床位數、住院率居高不下「的時代,或許時代的註腳正在暗示未來公立醫院需要控制自我膨脹本能、提高科研能力、高品質發展,才是長久發展的基石。
參考資料:
【2024年中國醫院預算前100觀察】,「醫院營運咨詢新知」公眾號,朱兆軍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