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查幹湖是吉林省的漁業生產基地,查幹湖冬捕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拉絞盤、冰下走網,延續千年的傳統捕撈方式和漁獵文化傳承至今。
又是一年冬捕季,吉林多地最近都在熱火朝天地展開冬季捕魚作業。總台記者探訪「查幹湖冬捕第二十代漁把頭」張文,來看他與查幹湖的40年。
元旦前到春節,差不多是吉林松原一年到頭最冷的時候,61歲的張文穿戴上久違的羊皮襖、狗皮帽,出門時,剛剛6點多。
夜色籠著結冰的路,張文走得又輕又快。他是查幹湖冬捕第二十代漁把頭,這腳步,他練了四十多年。
01
捕魚的活兒,張文已經有3年多不直接上手,但每年的這個時候,他得在。7點多,天透出一點亮,4張網,兩百多人,整裝待發。
漁把頭識冰的功夫,來自師父,也來自歲月。張文一雙眼,看定了冬捕範圍,兩名漁工手扶20多公斤重的冰鑹,在近1公尺厚的冰面上開鑿磨盤大的洞。冬捕開始了。
△漁工正在鑿冰
漁工鑿冰、冰下走網、馬拉絞盤,對外行,這是漁人在冰原上展示力量與技藝的奇觀;對張文,這是寫在血液裏的生計。「祖祖輩輩,我們查幹湖這一塊都是打漁的。
我們沒有什麽別的營生,爺爺輩兒就擱這塊打漁了。」
張文的童年裏,查幹湖總沒有水,裸露的湖底蓋著一層厚厚的鹽堿。
小小的張文拿著掃帚掃堿面,拿回家熬成幾個坨,能賣一毛多一斤。窮成這樣,他也沒跑。爺爺捕魚,爸爸捕魚,張文等著,長大了自己也要捕魚。
△張文
1980年,17歲的張文正式成為查幹湖的漁工,他有了自己的師父,在師父領著的幾年裏,一點一點學會了冰上的技術。
1984年,人工運河貫通,松花江水湧入查幹湖,查幹湖又是「大湖」了。那個冬天,張文摩拳擦掌,學著師父的樣子鑿冰。結果他發現,冰幹幹凈凈,冰下,也幹幹凈凈。
「當時查幹湖根本就沒有魚,最多也就有一點野生小雜魚。」
盡管經驗不足,張文也明白,等著魚兒自然繁殖是來不及了,查幹湖想存活,那就得「想思路」。
02
這「思路」,一想就是8年。湖裏沒魚、日子越過越難,到1992年,「投放魚苗」的方案終於獲得一致透過。為買魚苗,漁場貸了整整500萬元
,這是個讓年近而立的張文深感震撼的數位。
投苗、禁漁,到1995年,漁場開始試捕,單網次的產量達到從未有過的6萬多斤。「1995年那年我們就回本了,不光是回本,我們還盈利了。」
張文忘不了當時的激動。
對於張文,1995年是一個太好的年份。也是在這一年,才32歲的他當上了漁把頭。冰面廣大,漁把頭的心要更大。漁場上事無巨細,把頭都得拍板——從漁網的尺寸、重量,到每張網的52名漁工的分工,每件事該怎麽辦,每個人擅長什麽,張文心裏一清二楚。
「你不細致,就打不上來魚;不精細,你的漁網扔進水裏,可能就撈不出來了。」
張文時刻保持著清醒,他身上綁著許多家庭的收成:「一年的收入也就在一個月裏決定,過了年關開湖了,就沒機會了,時間不等你。收成好不好,都在把頭身上。」
漁把頭不好幹,這是接下來的七八年裏,查幹湖一遍遍給張文上的課。
「1998年一場大水,嫩江漲水倒灌,我們的魚苗基本上沒剩什麽。2000年下了場暴風雪,因為積雪太厚,魚就缺氧,2001年我們滿湖全是死魚。後來剛剛有點起色,到2002年又是一場魚虱。」天災連連,張文記憶猶新。
熬堿長大的他,經歷過更糟的時候。天災打不服他。
「我們還要挺過來,我們還要堅持,有水就不愁沒有魚,一定有好轉的那一天
。」在張文看來,「把查幹湖搞起來」的決心無關漁把頭的身份,就算是普通工人,他也這麽想。
03
2002年,查幹湖終於迎來轉折。前一年開始,漁場又一次投放大量魚苗,兩三年後成效明顯。隨著魚群數量增長,查幹湖有了自己的「免疫力」,順順當當走過二十多年。「不敢想象,」張文感嘆,「我們過去誰都不敢想象,我們現在什麽都實作了。」
千米大網在水下蔓延,張文的視線轉到出網口旁的絞盤和馬兒身上。零下20℃,漁工輪流在冰面停留,拖拽漁網的力氣,主要靠馬。
張文說,千年的傳統,至今仍在查幹湖保留著:「我們用的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人工鑿冰、冰下走網、馬拉絞盤。2000公尺的大網怎麽把魚打出來,只有我們知道。
」
△馬拉絞盤
2009年,張文創造了單網產量16.8萬公斤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是一個早已被打破、卻沒有人去覆寫的紀錄。到今天,查幹湖上單網打出20多萬公斤魚是常事。
留下一個高產的紀念,緊接著攀向更高的地點,張文覺得,後面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我們現在一年投放1000萬尾魚,一尾一年能長2斤。我們一年才打300萬斤到400萬斤魚,魚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我們捕魚速度。很多人說查幹湖的魚咋越打越多,你算算,我們肯定越打越多
。」
△張文(右二)和漁工們在一起
2018年,張文將「一號網」的傳承重任交給了徒弟,一開始手把手帶,這兩年,他已經放下心來。但每年冬捕季,這片熟悉的冰面總在輕輕撓著他的心。「查幹湖冬捕第二十代漁把頭」,這是一個永遠屬於他的稱呼。
查幹湖裏漁網的網眼,早已從1寸變成6寸;每年水裏多出的幾百、上千萬斤魚,讓今天領頭的徒弟再不用擔心天災。千帆過盡,張文知道,他從沒嫌棄過的這個漁場,剛迎來最美的時候。
本文來源: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記者丨古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