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的厲害之處,其中一點就在於其含蓄。
而含蓄的外在表達之一,就是用不同的排列組合來目指同一個意象,而這些排列組合的意義在於,給這個意象附加不同的情緒。
咱就拿這個小明小紅的例子來說事,事實上這只是若幹排列裏邊的兩種,如果說全了那可多了去了。
比方說一人叫小明,他大名叫郭靜明。
他一生被人喊全名郭靜明的場合,其實並不是很多,無非幾種情況:
他媽要揍他之前,喊全名,是為戰爭號角吹響。
老師上課叫他回答問題時,以及同學去告他狀時。
公共場合排隊等喊號時。
被人在背後以中立姿態議論時。註意一定是中立姿態,假如是負面的說他閑話,往往不會稱呼全名,無論他叫啥,都會被統一稱呼為「內個鯊臂」。
所以你看,全名稱呼往往帶有一種熟悉的疏離感,即我認識你,但我此刻不想跟你靠太近,原因多種,或許是身份使然,或者是場合使然,或者單純不想被濺一身血。
其它大多數時候,我們的名字都會被掐頭去尾,再冠以大小等形容詞後,從別人嘴裏說出來。
有時候會刪姓留名,表達一種近距離的親切感,比如領導關起門來說私房話,或者哥們之間的稱呼,往往會是「靜明」這樣的表達。
有時候會單呼尾字,這個情況在口語裏多用於愛侶之間,比如他媳婦,會情意綿綿的稱呼他為「明」。
註意一定是情意綿綿的場合,如果是快動手打起來的場合,一般會叫他「死鬼」。
還有一種單呼尾字的場合,是在裝大尾巴雞的文學作品裏,有話都不會好好說,比如郭靜明自個寫的內些酸不溜丟的小說,有時候愛喊一個字的名,以顯得賊酷賊冷峻的樣紙……
還有一種喊法,只喊其姓,省略其名,比如有人會稱呼他為「郭」。
這種叫法興盛於2000年前後的海歸一族,就顯得賊洋氣似的;而其衰頹於2010年以後,因為內個時候海歸忒多了,這種怪異的稱呼方式逼格不再,也就沒人提了。
而在姓名前加上老小這種形容詞,更多的表達了被稱呼者在稱呼者心目中的主觀形象。
比如,郭靜明,是個作家,寫了一輩子書,寂寂無聞,盡管在作協混跡多年但建樹不多。
他會被大部份人稱呼為「老郭」。
老,只代表年齡,無關乎其它,這就是你在一個新公司聽見有個中年人被稱呼為「老某」,第一反應就是這人是個無官職的普通老兵,而非領導。
但郭靜明突然有天爆發了,一個長篇突然火了,他也成了作協會長,有名有腕兒了。
他的稱呼會從「老郭」瞬間變成「郭老」。
後者是「郭老先生」的簡說,中國向來以老為尊,這種稱呼,盡管二字顛倒而已,但身份一下子推高不少。
而他年輕時候,被人稱呼為小明或者小郭,意思也大為不同。
小明=小+名字
小郭=小+姓氏
名字是父母給的,大都寄予了美好的希冀,因此小+一個美好希望的稱呼方式,是說者從高處往下的,友善的,對聽者的一種正向態度的表達。
在只有輩分沒有階層的環境裏,常常有這類說法。
比如韓叔叔下班在胡同口路遇郭靜明,親切的說道:喲,這不是小明麽?又擱這尿尿和泥玩吶?
就特親切。
小,在這代表的是一種語言上的愛撫。
而小+姓氏則全然不同。
姓氏是祖先給的,一個人單獨被以姓氏稱呼時,往往就代表著背負著祖宗十八代的榮光和尊嚴。
君不見翼德雲長率兵壓城,旌旗招展處寫的都是「關」「張」,他們不可能寫的是「羽」「飛」這種字樣,不然城裏守軍看見,以為是賣鳥的來了呢。
姓氏這個東西,對於中國人是嚴肅的,他不想英屬國家,隨便什麽史密斯鐵匠,泰勒裁縫的隨便起,中國人,一個姓氏就是一片祖墳,甚至是周朝的一片封地。
帶著姓,我們可就是來真的。
君不見大人之間有沖突互相叫板,都是「姓郭的你如何如何」,而不是「明明子你如何如何」麽?
姓氏一加,氣場肅殺。
所以,小+姓氏的寓意裏,小通常代表的不是輩分,而是等級;姓氏則代表著嚴肅的場合,工作啊會議啊等等等等都算。
所以「小郭」一喊出口,言外之意是我下邊說的話你得認真聽,好好執行。因為你祖宗十八代的鮮血與雷霆,都背負在這倆字裏頭了。
領導站辦公室門口,當著所有人喊,小郭你來一下。
這是立威立尊,同時讓你嚴肅認真。
郭靜明顛顛跑過來,領導進屋把門一關,滿嘴柔情的:小明啊……
誒,這就是開始以個長輩的身份,開始跟你拉家常了。
現在是不是已經了然,為啥差不多的叫法,一個是當孩子,另一個是當大人了?
原因就是孩子會被寄托名字中的希望,而大人必須背負先祖姓氏中的責任
我寫這些,一方面是打算跟大夥說,文學巨匠和十八線水文作者的差距,往往就在於遣詞造句裏流露出來的些微細節不同。
哪怕一個稱呼裏邊的一字之差,都有毫厘千裏的火候差距。
二一個,我也是想說明,聽話聽音兒是多重要,有時你在對面的車軲轆話裏五迷三道的,但對方對你的稱謂用詞,以及口語書面語的轉換,你就能測出來對面到底意欲幾何。
人世間最好玩也最麻煩的幾樣事物裏:
身外身,夢中夢,話裏話,算是黃金三件套,閑暇時盤一盤挺有意思的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