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怎麽個印法。
在【通貨膨脹的真相】裏,保羅唐諾文寫到,央行——唯一的印錢主體,有兩種印錢的方式:
一是去二級市場上購買債券/抵押證券,為市場增加了一個新的買家,把自己的負債表擴大,資產端新增了有價證券,負債端新增了貨幣資金。
二是直接認購中央政府或其他主體新增發的債券,這是在一級市場投放 。
第一種被稱為典型的量化寬松,日本首先使用,次貸危機以後美國歐盟也大量下場。透過資產購買,一是推高了這些債券的價格,壓低了長期債券收益率,讓各類經濟主體減少在這上邊的投資,從而把錢投向風險偏好更高的資產;二是原來債券的持有人以高價脫手、獲得投資收益,算是間接給他們發錢。
這是過去十多年全球央行印錢的主要方式。但不論是伯南克還是唐諾文,都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這類方式是不大會引起通貨膨脹的。
因為給市場註入的流動性,主要是原來的債券持有方獲益,這些更多的是大型的機構投資者,也就是有資產配置需求的投資者。
他們獲益之後把錢用於購買風險更高的大類資產,如房地產、股票等,所以過去幾年美國的股市和房地產屢創新高。
但大量資金流入實體消費的比例會偏低,所以使用量化寬松政策的已開發國家,無論美國還是日本、歐盟,以CPI指數代表的生活消費物價都挺低迷。
所以這不是治理通縮的好思路。
第二種,央行直接購買國債,力度小了當然意義不大,所以除政府外其他型別的發債主體,很難引起廣義貨幣的大幅上升。
再大的企業也一樣,就算宇宙第一大企業——蘋果,發債發個1000億美元頂天了,還撐不起來美國股市一天的換手率。
如果是中央政府大力度的發行國債,那又有兩種情況。
一是政府拿到天量現金以後直升機發給老百姓。
等待你的將是高通脹,見疫情後的美國歐盟,用一場40年來罕見的通貨膨脹回饋政府的大手筆。
另外就是政府的高杠桿,未來持續多年都需要納稅人的錢去償還。只要政府還不想讓自己的主權貨幣失去信用,加稅幾乎是未來唯一的選項。
這就是題主的問題。用負債累累的中央政府+持續兩到三年的高通脹來治療通縮,用空間換時間,期待一次科技革命提升社會產出效率,或者期待一次大規模戰爭把債務重組,如果兩者都不發生,經濟仍按照原來的發展速度穩步前進,政府除了大幅加稅不可能償還債務。而等到政府加稅的時候,大機率又是另一輪的通縮。
二是如果政府不發錢,而是去做基建和固定資產,那結果也很清晰。
在投資建設期,上遊的大宗原材料價格會迎來一波上漲,PPI會增高,但推動CPI的力度較弱;在後投資期,基建和固定資產的收益率越來越低,長期政府的投資收益不足以覆蓋負債成本,被迫主動去杠桿。
這就是天朝四萬億的歷史。
但老百姓並沒有拿到錢,因投資拉動帶動的物價上漲如同曇花一現,後來上遊產能漲了、下遊需求依舊低迷,只能迎來更長時間的通縮。
這是日本失去的20年。
所以,以上種種措施,都只能治標不治本,甚至都只能短期的治標。拉長歷史周期的視角,我無比認同弗瑞德曼的判斷,貨幣長期是中性的,無數的迴圈往復、正負抵消,最終帶來的效果微不足道,經濟產出只能靠生產力的提升。
大家還是努力埋頭工作,提升新質生產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