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過去了75年了,某些日本人的戰略思維還在原地踏步,看來這東亞一體化行程不靠中國是真的沒戲。
曾經和嵩縣徹夜長談過,日本在二戰期間究竟有沒有機會,最後的結論是,918事變本身,就意味著日本東亞戰略的總失敗,隨後的全面侵華和珍珠港,東南亞等事,連賭博都算不上,充其量是賭徒輸紅眼後的瘋狂。
欲征服世界,必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征服滿洲,這策略是完全正確的,但日本人的理解出現了嚴重偏差。
最後的勝機不在昭和年間,在明治年,在甲午後,日本唯一的出路,就是以天下體系為招牌,自居中華道統的捍衛者,打著東亞共主的旗號,稱帝入關。
甲午戰爭之後,清國最大的損失不是北洋艦隊,不是北韓,不是台灣,而是東亞上國的唯一宣稱權和天下體系共主的強合法性,而清國流失的合法性去了哪兒呢?
日本。
這一合法性隨著日俄戰爭的勝利被進一步強化至極致。
有兩個歷史事實常被有意無意的忽略:
1.甲午戰敗之後,清國統治階級出現了嚴重內訌,漢族知識分子地主官僚集團和滿洲皇室的分離進一步加劇,滿洲皇室的合法性進一步降低,對於漢族知識分子官僚集團而言,你李鴻章的艦隊完蛋了,關我兩廣何事?對於滿洲皇室而言,打死日本除外患,打死北洋除內鬼,對於平民而言,誰當皇帝又有什麽區別?甚至對類似於秋瑾這類留日漢族知識分子而言,聽命於滿洲皇室的艦隊被文明開化的日本摧毀了,這是好事一件。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這句詩在當時並沒有獲得太多共鳴,當時在漢族知識分子中真正獲得共鳴的是陳天華,秋瑾,徐錫麟等留日知識分子對清國的批判,我們可以從同為留日知識分子的魯迅身上得窺一般。
2.日俄戰爭之後,清國內部的相當一部份漢族知識分子和地主官僚彈冠相慶,拍手稱快。「黃種人也能打敗白種人」「日本人漲了黃種人的誌氣,滅了白種人的威風」此類論調是屢見不鮮的,在那個種族主義橫行的年代,這屬於再正常不過的反應。
此時的日本同時具有雙重身份,其一,日本被知識分子群體視為保存了較多唐宋文明的中華文明圈的一部份,其二,完成了西化改革,是文明開化的先進文明。換言之,對於當時中國的漢族精英階層而言,日本屬於「文明開化的自己人」,而滿清皇室則被視為「野蠻愚昧的它者」。
這意味著日本獲得了空前絕後的天下體系強宣稱,日本皇室在東亞地區獲得了巨大的合法性!
此時日本的正確姿勢,是極力籠絡中國的漢族知識精英階層,最好在類似帝國大學一類的高級學府中建立常態化的漢族知識分子留學培養機制,淡化中日兩國間的差異,以唐宋文明殘余為基石,以對清共同敵視為方向,以事成之後的功名厚祿為誘餌,以西化文明開化為旗號,把日本打造成天下體系的道統所在,向著「中華正統在東京」這個方向日拱一卒,徐徐用力。
結好已經出現嚴重分離主義傾向的清國各地諸侯,建立日本和諸省份間的特殊關系。
以滿清入關之時的歷史背景大做文章,削弱滿清合法性,竭力把漢族的民族意識從滿清的道統宣稱中分離出來,以日本的唐宋文化殘余進行結合。
派遣聯合艦隊至東南亞華人聚居地,行使炮艦外交,在不挑戰英國利益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保護當地華人利益,再以培養的知識分子為鼓吹手,改善日本在華形象。
待時機成熟之後,仿照辛亥革命,以日本武力為背書,挑動各地獨立,日軍自滿洲入關,保證各列強在華利益,則天下可定,大事可成矣。
簡言之,必須把滿清皇室這個已經沒了牙的死老虎的價值壓榨至極致,最大限度的塑造漢族知識分子精英階層的對日認同,狠抓天下體系,籠絡漢族官僚地主階層,給一點蠅頭小利,隨後在一戰期間對關內實施整合,排擠列強利益,獨占中國。
對於漢族知識分子而言,金錢鼠尾的滿洲皇帝都能接納,文明開化的東京天子又有何不可?而對於老百姓而言,給哪家天子交皇糧不都一樣?只要開科取士,分潤到位,尊重地主階層的包稅權,再假模假式的開開粥棚,施以賑濟,那也是堯舜再世,三代之治,這就是當時普遍的看法。
只要操作得當,日軍入關之後,將要面臨的很有可能是一場類似於德軍進入奧地利式的鮮花戰爭,這期間產生的各種矛盾和摩擦,都可以把鍋甩到遍布全國各地的旗人頭上,拿他們開刀就完事了。
反正漢族知識分子和平民是不會介意的。
而日本做的剛好與之相反,親手把自己對中國宣稱的合法性一步步破壞殆盡,高度強調日本和中國間的區別,迫不及待的要擺脫自身的亞洲底色和黃種人身份,把東亞共榮變成了膺懲暴支,把本來站在日本這一邊,本應該重點拉攏的漢族的民族意識和日本的擴張行為對立起來,棄全東亞的宣稱權如敝履,視天下道統為垃圾,事情一步步變糟,日本在中國國內的觀感一步步變壞,終於連最初那一批留日知識分子都開始反日了,比如魯迅。
最後張作霖被炸死,日本徹底失去了整合東亞的可能性,918事變爆發,這一可能性的棺材上釘上了最後一顆釘子。
連 蔣公這麽一個不入流的東西,都能靠假模假式的做一個抗日姿態來謀取不低的合法性,這是日本東亞戰略全面潰敗的最佳註腳。
用嵩縣的話說:那時候的中國人等了幾十年的皇帝,最後等來一地雞毛。
嵩縣又說:當下的美國犯了和歷史上日本一樣的錯誤,懂賊根本沒有意識到,對天下體系的宣稱權,擁有何等不可估量的價值。
欲為天下主,必先為天下人,以東瀛之王自居,等於自降格局,這個道理連豐臣秀吉都明白,昭和大正滿堂諸公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不過無所謂,就像歷史上一樣,真龍降世後就不需要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