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6系列新機如期而至,大家擔憂的不支持微信的謠言不攻自破。可此前熱議的「蘋果稅」問題並未有新訊息,這場風波依舊沒有確切答案。
不久前, 「蘋果 微信」這一詞條登上了微博熱搜 。 蘋果與微信之間的 「蘋果稅」爭議再次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註,尤其是在9月2日傳言稱iPhone 16可能不支持微信之後。盡管蘋果官方客服及時澄清,目前沒有官方通知表明iPhone 16將不支持微信,但這一事件無疑加劇了雙方在「蘋果稅」問題上的緊張關系。9月6日,微信iOS 8.0.51版本的更新, 加之 10日淩晨釋出會結束, 更是直接打破了此前關於微信可能停止更新的謠言。
什麽是蘋果稅?
如果你是準備購買 iPhone16的新使用者,那一定要仔細看看本文。 蘋果稅到底是什麽呢? "蘋果稅"是蘋果公司對其App Store平台上 套用內購買行 為收取的傭金,通常比例介於 15%至30%。這並非政府稅收,而是基於平台服務的收益分配機制,蘋果公司據此從使用者在套用內購買的遊戲道具、虛擬貨幣、訂閱服務等交易中獲得收益。 與之相比的是,安卓生態卻不存在該問題。
以抖音平台為例,蘋果手機使用者充值 10元可能僅獲得70個鉆石,而安卓使用者充值相同金額卻能得到100個鉆石,差異源於蘋果公司抽取的傭金。這種分成模式在法律上合法,因為它建立在使用者與蘋果公司之間的服務協定基礎之上。
開發者和消費者普遍擔心,蘋果的高分成比例可能會增加購買成本,並壓縮開發者的利潤空間,從而影響創新和市場競爭。為了應對這種爭議,蘋果公司在某些地區,如歐盟,已經對政策進行了調整,降低了傭金費率,並允許使用者透過其他渠道下載套用。然而,在中國市場,蘋果公司仍然維持著較高的分成比例。
為了規避高額的 "蘋果稅",一些企業開始尋求其他支付解決方案。 以小編來說,就用安卓備用機充值抖音鉆石,目前同一帳號切換手機並不影響鉆石,但是很多遊戲和套用的 iOS版本和安卓版本數據並不互通。
蘋果稅,科技領域的 "保護費"?
因有安卓生態作為參照, 蘋果稅, 也被認為是 在科技領域頗具爭議的 "保護費",於2023年為蘋果公司帶來了約223.4億美元的巨額收入,中國市場的貢獻尤為顯著,超過了400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市場,蘋果稅的費率高達30%,被認為是全球最高水平。
這一高比例不僅增加了開發者的營運成本,限制了創新和市場競爭,也提高了消費者的購買成本,導致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的信任度受損 。
因此,一些追求公平性的 iPhone使用者向蘋果公司提起訴訟。但 中國消費者對蘋果提起的反壟斷訴訟一審敗訴, 「蘋果稅」的爭議仍在繼續。
2024年 5月29日,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對首例消費者針對「蘋果稅」提起的反壟斷訴訟作出了一審判決。法院確認蘋果公司在中國軟體市場具有市場支配地位,但駁回了原告金某要求蘋果停止收取30%的「蘋果稅」及停止強制使用Apple Pay的訴訟請求。
原告金某於 2021年1月對蘋果公司及其上海分公司提起訴訟,指控其高額的「蘋果稅」及限制支付方式涉嫌壟斷。「蘋果稅」指的是蘋果對App Store內套用的交易征收的15%至30%的傭金。金某的代理律師,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的王瓊飛表示,盡管尊重一審判決,但認為蘋果公司的做法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計劃將案件上訴至最高人民法院。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於蘋果是否實施了不公平高價和強制搭售等行為。金某認為,蘋果透過限制支付方式,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損害了消費者利益。然而,法院認為,蘋果的 IAP(套用內購買)模組主要針對開發者,並未直接影響消費者利益,且蘋果的支付政策實際上保護了交易安全和維護了合理的經營模式。
盡管法院認定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支配地位,但認為其並未產生排除或限制市場競爭的後果。王瓊飛律師指出,許多蘋果手機使用者並不了解,由於使用蘋果裝置,在購買會員服務時往往需要支付比安卓使用者更高的價格。據 Sensor Tower統計,2023年「蘋果稅」為蘋果帶來了約223.4億美元的全球收入, 其中 中國 占據了 400億元人民幣。
這起訴訟凸顯了消費者對蘋果公司收費政策的不滿,以及對市場公平性的強烈呼聲。雖然在中國的訴訟未能成功,但在全球範圍內,對蘋果稅的挑戰並非沒有成功的案例。接下來,讓我們把視野移至歐洲。
分一杯羹 的歐盟
"蘋果稅"所引發的爭議 在 國際 上持續發酵,其中 歐盟對蘋果 稅 提出了嚴峻挑戰 。 音 樂串流媒體巨頭 Spotify和遊戲開發商Epic Games也因收費政策與蘋果 也 產生了法律糾紛。
歐盟對蘋果公司開出了一張高達 18.4億歐元(約合142億元人民幣)的罰單,這標誌著對蘋果反壟斷調查的新一輪 反擊 。面對歐盟的壓力,蘋果不得不采取更為靈活的策略。在 iOS 17.4版本中,蘋果對歐盟27個成員國的開發者放寬了政策,允許他們使用第三方套用下載渠道和支付方式,不再強制要求使用Apple Pay,同時降低了"蘋果稅"的費率。
這場爭議的起點是 Spotify對蘋果的正式投訴。作為全球最大的音樂串流媒體服務平台,Spotify在2019年向歐盟委員會提出投訴,指控蘋果利用其在App Store的主導地位進行不公平競爭,尤其是在征收30%的"蘋果稅"方面。促使蘋果對其收費政策進行了調整,將原本對開發者收取的30%和15%(針對年收入100萬美元以下的中小開發者)的傭金費率,分別降至17%和10%。
Spotify與蘋果的法律沖突揭露了蘋果可能的市場濫用行為,為全球反 蘋果 運動提供了支持。這場鬥爭提高了公眾對蘋果商業行為的警覺,為其他 國家 樹立了挑戰 蘋果 的典範。在中國,微信在對抗 「蘋果稅」方面 發揮著領軍作用。
我不是在交稅,我是在 「發紅包」
大家也許會 疑問 蘋果和微信起沖突,微信能贏嘛?其實不必擔心,早在 2017年,微信就已經贏過一次了。在2017年,蘋果公司將其「蘋果稅」政策擴充套件至微信平台,將使用者對公眾號原創內容的打賞行為界定為「套用內購買」,要求從中抽取分成。
面對這一政策,微信選擇在 iOS版本中取消了打賞功能,以示抗議。
經過三個月的僵持,蘋果公司對政策進行了重新評估,最終宣布放棄對微信打賞功能的提成要求,但同時規定所有平台不得從打賞中抽成,所有打賞金額應全額轉給內容創作者。這一調整暫時緩解了雙方的緊張關系。 也就是說,在新規定下,打賞行為可以不再強制使用 App Store內購模式進行了,而是可以直接發送給被打賞人。這意味著打賞也不必再向蘋果繳納30%的分成了。 這意味著微信憑借著強大的使用者基礎和市場影響力,在國內市場具有強大的 談判 能力。
但蘋果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對 「蘋果稅」的堅持,以及其在市集的主導地位,意味著任何開發者或平台都難以完全繞開蘋果的規則。
然而現如今,隨著微信小遊戲的流行和交易額的不斷攀升,蘋果再次將目光投向了這一領域,意圖將小遊戲的內購行為納入 「蘋果稅」的征收範圍。微信作為擁有13.7億活躍使用者的平台,其在中國市場的重要地位為其提供了與蘋果談判的籌碼。
微信小遊戲和小程式的快速發展,不僅為騰訊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和潛在收入,也成為微信敢於直面蘋果 「蘋果稅」政策的底氣。所以微信完全有能力對蘋果說No。
小遊戲,大蛋糕
小遊戲市場的爆炸性增長,已成為點燃 「蘋果稅」爭議的新火種。據報道,蘋果公司近期對騰訊和字節跳動施壓,要求其封鎖允許開發者引導使用者至外部支付系統的「漏洞」,以規避蘋果30%的抽成。
微信小遊戲的崛起,標誌著其已成為一個規模數百億元龐大市場,且增長潛力巨大。微信小遊戲的成功,不僅為騰訊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和收益,也使其在與蘋果的談判中占據了有利地位。然而,蘋果對小遊戲的充值抽成問題采取了強硬立場,這關系到其軟體服務收入的核心利益。
用什麽方式去規避
蘋果與騰訊的賽局已進入新的階段。蘋果發現微信小遊戲的充值流程存在 「漏洞」,使用者透過客服聊天界面獲取支付連結,繞過IAP完成支付。微信的商業模式巧妙地規避了蘋果的抽成機制,大多數消費行為透過微信支付完成,而非蘋果的IAP。這一做法直接觸及了蘋果App Store規則的底線 。 盡管視訊號的直播打賞功能接入了 IAP,但這在整個微信生態中占比較小。
大蛋糕
據微信官方數據,小遊戲使用者已達到 10億,月活躍使用者5億,240多款遊戲季度流水超千萬。市場估算,2023年微信小遊戲年流水約242億元,iOS平台可能貢獻了百億級別的流水。若蘋果能從中抽取30%,將獲得數十億的潛在收入。
為什麽執著於蘋果稅
軟體服務已經成為蘋果收入增長的關鍵部份,占總收入的 28%。小遊戲市場的快速增長,以及其高達95%的毛利率,使其成為蘋果不可忽視的金礦。騰訊在安卓平台對小遊戲充值抽成40%,而在iOS平台則暫時未抽成,這可能是微信在與蘋果溝通談判時的緩兵之計。蘋果對中小開發者提供「蘋果稅」優惠,年流水低於100萬美元的開發者可享受15%的費率。但在微信小遊戲的問題上,所有流水都計入騰訊,無法享受優惠,這實際上形成了「第二個App Store」的局面,觸動了蘋果的敏感神經。
蘋果面臨的挑戰在於,它不希望因為與個別企業的私下協定而被視為創造了不公平的競爭環境。此前與亞馬遜、 Netflix、Spotify和Epic Games的爭端,均源於蘋果對App Store規則的堅持。如今,這場圍繞小遊戲的「蘋果稅」爭議,不僅考驗著蘋果的政策制定,也影響著整個行動網際網路生態的未來走向。
二選一 ?微信!
那麽大家也許會擔心,我們是否需要在蘋果和微信之間做選擇,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然而事實是, 在科技巨頭的較量中,我們無需面臨微信與蘋果的 "二選一"局面。歷史已證明,這種策略通常是為了限制競爭,而非雙贏。騰訊在財報會議上透露,正與蘋果就微信小遊戲的收入分成問題進行磋商,考慮透過iOS支付系統進行交易,意味著蘋果可能從中獲得分成。我們樂見兩大科技巨頭在各自領域發揮光芒。若真要做出選擇,許多使用者可能會傾向於支持微信。
最新動態顯示,蘋果已批準微信最新版本登陸 iPhone 16系列,為雙方在套用內購 買 問題的談判爭取更多時間。據悉,新版本的微信在社交分享和直播功能上進行了最佳化,旨在緩解市場對雙方爭議升級的擔憂。爭議主要集中在微信小遊戲平台,蘋果要求遮蔽外部支付連結,並禁止透過內建訊息引導使用其他支付方式,以確保其 30%的抽成。盡管騰訊拒絕了蘋果關於完全禁用遊戲內訊息傳遞的要求,但雙方仍在探討解決方案。騰訊管理層表示,他們希望透過永續和公平的方式實作套用內交易的貨幣化,以期達成一個三方共贏的結果。
由於 iPhone 16系列的上新,這場爭議風波暫告一個段落,可這場圍繞「抽成」的較量還將繼續。未來,微信能否左右蘋果放松「套用內購買」 行為 抽傭政策?一切皆待未來給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