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華爾街驚現拋售潮,全球性金融危機一觸即發?

2022-07-08財經

2021年12月31日,馬斯克爆出預言:2022年春季或夏季,不遲於2023年會爆發金融危機。

從美國5月份統計的經濟數據來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已經達到1981年以來的歷史最高值。

不僅美國最新通脹創下了上輪大通脹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股市也遭遇了上輪大通脹時期以來最嚴重的拋售潮。

看來,馬斯克所言不無道理,美國經濟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危機。

美國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物價不斷地漲漲漲,而股市卻不斷地跌跌跌。

盡管拜登政府為了平息美國民怨,將鍋甩給了普亭,創造出一個新名詞叫「普亭漲價」,但明眼人都知道,美國的通脹從去年的4月份就開始了。

俄烏爆發沖突卻是今年2月份的事,那麽中間這近一年的鍋甩給誰呢?

其實,早在2018年,橋水基金的創始人達利歐就提出:美元正處於重大貨幣危機的邊緣,原因是無法承受債務的增加。

若美國經濟崩盤,這場金融危機很有可能會波及整個世界。

雖然,沒人願意經歷危機的洗禮,但是,歷史卻正是在這一場場危機中不斷洗牌、不斷前行,完全不會以任何人的意誌為轉移。

在著名的商業與科技史研究者郭勤貴所著的【危機1520—2021】一書中,他強調:每次大型的經濟危機,本質上都是技術進步導致的需求過剩。

世界會透過危機的方式進行重構,當需求與供給重新回到一個較低的水平上時,則會達到平衡,此時,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創造出新的需求時,就會又開始一輪繁華。

本書不同於一般的歷史書,而是透過梳理近500年來的世界危機,從全新的角度詮釋歷史的發展變遷。

讀完後你會發現, 任何事件都有可能引發一場世界性的危機,危機並非憑空出現,它一直隱藏在某些看不見的周期裏,隨時都有可能一觸即發。

01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美國的華爾街對於金融危機的到來是最為敏感一個的群體。

據媒體稱,2021年就已經有華爾街的48名高管,透過股票套現的方式,套取現金超過了2億美元。

今年的6月21日,馬斯克認為:「美國經濟衰退可能很快到來。」於是,特斯拉開始裁員。而facebook也有同樣的感覺,祖克柏宣稱自己正在為經濟嚴重衰退而做準備。

大佬們都在未雨綢繆,反觀近百年來發生的世界危機,都與美國的金融危機有關,這不得不讓人擔心未來的國際局勢。

其實, 與其杞人憂天,不如回顧一下這一場場金融危機的歷史,或許,能讓我們更有信心應對危機的到來。

1717年,透過著名科學家牛頓的推動,英國出現了一個劃時代的定價決策:黃金價值正式與英鎊面值掛鉤,這就是「貨幣金本位制」的誕生。

1717年至1817年這百年間,強大的英國將鐵蹄踏遍了全球各個角落,同時,也將這一文明成果帶到了世界各地。

「金本位制」能夠嚴格限定貨幣當局濫發貨幣而造成惡性通貨膨脹,對於金融市場的穩定和繁榮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金本位制」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1929年,美國的經濟大蕭條席卷整個歐洲。1931年5月,奧地利最大的商業銀行宣布破產,同年7月,德國最大的銀行之一達姆城銀行倒閉。

因為這兩家銀行的倒閉,英國瞬間損失掉3000多萬英鎊的黃金和2100萬英鎊的外匯,於是,一場英鎊保衛戰迅速啟動。

可惜,面對英鎊被一貶再貶的境況,英國只好宣布結束「金本位制」。

1933年,美國新任總統羅斯福上任便立即宣布放棄「金本位制」,終於將美國的經濟帶出了沼澤區。此時,「金本位制」慢慢結束歷史舞台。

與羅斯福同一時間登上政治舞台的,是德國的獨裁者希特勒。

而希特勒確實有一些手腕,他上台時,德國的失業率是30%。當他上台五年後,失業率降為0,而且,人均收入增長了22%,國民生產總值增長超過了100%。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個奇跡。

許多人並不知道,德國能夠從一窮二白發展起來,背後竟然是美國給予了大量貸款的支持。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美國做起了「國難財生意」,慢慢成為了各國的債主,掌握了經濟的話語權。

而英國的日不落地位,卻是從此時開始根基不穩。

誰掌握了經濟命脈,誰就掌握了權力,誰就擁有了霸主的地位,這一點亙古不變。

02 贏了戰爭卻輸了世界

在電影【至暗時刻】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帶著英國人民堅決抵抗的彪炳領袖,他就是丘吉爾。

正如他著名的演講中說到的那樣,他一直都在:「不惜一切代價,爭取勝利!」他的演講振奮人心,他強大的求勝意誌支撐著整個英國軍隊。

為了勝利,他到處爭取盟軍的支持,其中,美國這個大財主為其提供了大量的軍需品和戰備物資。

二戰結束後,英國和美國心裏都清楚, 誰先建立國際貨幣體系,誰就是老大。

可是,二戰之後的英國已是千瘡百孔,為了打贏戰爭燒光了所有的積蓄不算,還欠下了一屁股的債。

放棄了「金本位」的英鎊早已風光不再,在重新確認「老大」的時候,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

英國作為最大的債務國,只能忍氣吞聲,黯然接受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何謂「布雷頓森林體系」呢?在這一體系下,各國的貨幣不需要與黃金掛鉤,而僅需與美元掛鉤。

換而言之,只要美國的經濟實力強,美國的黃金儲備夠,那麽,國際黃金價格則不容易被沖擊,各國的匯率也可以長期處在一個平衡變化的態勢當中。

英國民眾對這一結果自然是不太滿意的,他們不想再打仗,他們想發展工業,他們想重振經濟。

於是,以「好戰」著稱的丘吉爾帶領著英國人民取得了戰爭勝利之後,便被他的人民無情地拋棄了。

盡管英國不樂意,但歷史已經翻篇,英國的百年輝煌已成為過去,透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美國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不得不承認,美國雖然每次參戰都較晚,但他的出現,確實都對結束戰爭帶來了積極的作用。

一戰後的美國基本上不參與世界紛爭,專心搞自己的經濟發展,當時推行的是孤立主義——即中立的態度,只為戰爭提供軍火、生活品。

說白了,就是坐山觀虎鬥,兩頭掙錢。

二戰結束後,美國一改「孤立主義」的態度,高舉構建世界新秩序的大旗,成為了所謂的「燈塔」國家。

人們渴望和平,希望過上正常的安居樂業的生活,而美國正好順應這一主題旋律,走上了國際政治舞台。

靠著弱肉強食,攻城掠地稱王稱霸的歷史也在同一時期結束,取而代之的是以國際組織為平台、以國際規則為核心的平等共贏的貿易經濟發展時代。

在這樣一個新時代裏,人們需要建立新秩序,而「布雷頓森林體系」為戰後的西方國家帶來了經濟高速增長的「黃金三十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成功的。

03 危機中求生存,震蕩中求發展

1894年,美國經濟總量超越英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紐約的華爾街也逐漸成為世界新的金融中心。

正如「福禍相依」一般,「繁榮與蕭條」也是一對好兄弟。

自從美國在1873年取得了對英國殖民者的獨立戰爭勝利後,截止到2012年這一百多年間,共發生過24次經濟危機。

算起來,基本上是「十年一浩劫」。

不過,美國的生命力非常頑強,盡管它處於世界經濟危機的震央地帶,但卻也總是復蘇得最快的。

二戰之後的30年,是一個大重構時代。

歐洲基本上已經形成了以「美國」為核心的組織體系,在地球的另一邊,則是以「蘇聯」為首的另一個陣營,這30年,也是美蘇爭霸的冷戰時期。

冷戰之下的國際秩序趨於穩定,世界各國都開始搞經濟建設,積極謀求發展。

英國雖然負債累累,但他當時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體系」,其中最重要的,當數埃及的蘇伊士運河。

從位置上來說,這條運河正好卡在歐亞非三個大陸的咽喉要道,其軍事和經濟價值都極高。

故而,英國為了保住蘇伊士運河,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不惜與美國翻臉。

為了阻止這場戰爭,美國與蘇聯聯手,逼停了戰火。

而英國卻為此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依然沒能保住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

美國則成為該區域新的掌控人,因此,蘇伊士時刻被歷史學家們認為是新老世界霸主權力交接的真正時刻。

但美國也並非像自己標榜的那樣,主張民主自由、和平發展,他總是妄想著稱霸世界。

二戰之後,美國直接發動的較大規模的戰爭就多達五次,即:韓戰、越南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

有了錢就想要權,有了錢和權,就想要更大的錢和權。

國家就是放大的人性,美國並未在意「贏了戰爭卻輸了世界」的前車之鑒,而是打著維持世界新秩序的「正義旗幟」,不斷地擴張、掠奪。

但是,這些戰爭並未給美國帶來錦上添花的效果,相反,卻一度使美國的經濟遭受重創。

越南戰爭期間,美國經濟出現了大振幅的滑坡,美元霸主地位不保。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停止美元和黃金的兌換。至此,「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

有意思的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對美國來說卻成了好事。因為從此之後,美元不再受約束,可以任意印刷或放水。

美國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使用這樣的「經濟大權」,他欠別人的錢可以直接印刷,而別人欠他的錢,就得奉上真金白銀。

這樣的行為,為未來出現全球經濟危機埋下了一顆巨型定時炸彈。

04 結語

如今,國際形勢風雲突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俄烏武裝沖突戰火不斷,金融市場也出現了恐慌性拋售潮。

透過【危機1520—2021】一書對近500年來危機事件的梳理,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古老的真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作者總結道:「 經濟危機就是市場周期性失靈的表現,其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人性的貪婪與恐懼。

人性很難改變,一旦金錢與權力失衡,就有可能爆發一場新的危機。

時代在危機中前行,經濟強國也在危機中一步步成長起來,每一次的經濟危機實際上都帶來了新的發展和機遇。

正如丘吉爾所言:「永遠不要浪費任何一場危機。危機才會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若是世界性的危機確實無法避免,那就讓我們武裝好自己,靜待風暴的到來吧!

燕曉:自由撰稿人
這是與您共讀的第60本書。歡迎關註燕曉,一年完成52+本經典好書的閱讀。
說明: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