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王宏誌在國新辦「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釋出會上介紹,國務院國資委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累計完成28組50家企業重組整合,新組建和接收央企15家。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王宏誌 澎湃新聞記者 滕晗 圖
王宏誌介紹,新時代以來,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央企業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發生了全域性、轉折性重大變化,品質效益明顯提升,科技創新力度空前加大,布局結構持續最佳化,高品質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有效發揮。
一是價值創造能力切實增強,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不斷健全完善高品質發展指標體系,實施提質增效、價值創造、品牌引領等專項行動,不斷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截至2023年底,中央企業資產總額達到86.6萬億元,是2012年底的2.8倍,增加值、收入、利潤與2012年相比均翻了一番,營業收入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等效率指標穩定增長,經濟執行持續保持穩中有進、質效向好。
二是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提升,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動能更加強勁。充分依靠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切實把科技創新作為「頭號任務」,深度融入國家創新體系,最佳化創新生態,強化創新協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十三五」期間中央企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4.5%,過去兩年研發投入均超過萬億元,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等領域取得了一批標誌性成果,在關鍵材料、核心元器件等領域實作重大突破。
三是布局結構最佳化調整深入推進,企業高品質發展的空間更加廣闊。堅持聚焦主業發展實體經濟、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累計完成28組50家企業重組整合,新組建和接收央企15家;大力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形成體系化布局,2023年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速達到32%,營業收入首次超過10萬億元,國有經濟在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控制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新賽道新優勢加速形成。
四是國資國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企業高品質發展的活力更好激發。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接力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作收官,三項制度改革全面破冰突圍,國資監管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高效化優勢切實發揮,湧現出一批發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經營機制新、布局結構新的現代新國企。
五是服務國計民生功能作用充分彰顯,企業高品質發展的成果更加普惠。牢牢把握人民性這個根本內容,聚焦服務「國之大者」,深入落實區域重大戰略,積極承擔川藏鐵路、西氣東輸等重大民生工程,紮實做好基礎能源資源的安全穩定供應,2013年以來累計上繳稅費超過20萬億元,投入和引進各類扶貧資金過千億元,在重大災害中沖鋒在前,充分彰顯了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