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1萬億債務期限拉長與財政穩定性關鍵

2024-05-16財經

【財政部公布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方案】財政部近日釋出了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方案,該計劃將在5月下旬至11月中旬實施,涵蓋20年、30年、50年三種期限。據悉,1萬億的特別國債中,將包括3000億的20年期、6000億的30年期和1000億的50年期國債。相較於預期,實際的發行節奏更為平緩,且發行量在不同期限間進行了合理分配,以適應市場需求。針對後續供給壓力,數據顯示,超長期限國債的單月供給規模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若以財政部公布的計劃安排為基礎,結合發行期數和期限,假設單期發行規模保持一致,那麽6月、8月、10月的供給量將相對較高,達到約1762億元;而5月和11月的供給量則相對較低,為929億元。盡管如此,市場更應關註人民銀行的配合行動。此外,今年的兩會已明確提出,將先行發行1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預計未來幾年內還可能推出相關政策,從而可能進一步拉長中國整體債務期限。以2023年數據為參照,中國國債余額的加權剩余期限為10.14年,較日本低2.62年,顯示出中國目前整體債務期限並不算低。財政杠桿的維持需要考慮多個關鍵因素。拉長債務期限結構不僅有利於支持國家戰略和安全領域的資金需求,還能平滑債務到期償付壓力,並緩解部份高風險主體的壓力。同時,鑒於目前利率曲線仍處於常態化狀態,兼顧支付償債成本的壓力也顯得尤為重要。日本財政在長期債務擴張中維持高杠桿運轉而未出現主權債務風險,其經驗值得借鑒。關鍵因素包括長期利率的下行、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實施、財政收支的平衡、財政紀律的強化、地方政府債務的嚴格控制以及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等。中國在支持財政穩定性和永續性方面,也需要用好貨幣政策工具,並在防範道德風險與激發地方主體動能之間找到平衡點。然而,也存在一定風險,如土地財政收入的大幅下滑可能導致政府債務發行規模的增加,地方債務化解進度的滯後可能引發新增非標等債務風險,以及美元的意外強勢可能對人民幣造成壓力,導致國際資本流出。總體來看,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將對中國債務結構及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投資者應密切關註相關政策動向及其潛在的市場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