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西北馬家軍參加過抗日戰爭嗎?

2023-11-18財經

參加過的。

馬家軍到抗戰的時候,基本就是數「西北三馬」這三家了。

三馬,馬步芳占青海,勢力最大,其余二馬次之

馬鴻賓占甘肅,

馬鴻逵占寧夏。

其實按當時的全國情勢來看,抗日統一戰線基本已經建立起來了,凡為軍人,守土抗戰的情緒已經被推的很高了,國共雙方那麽大的仇恨,都表示一致對外,抗戰為先了,,你作為一方諸侯,這時候要說完全擺脫這全國一盤棋已經不可能了。

你想想,淞滬戰場,老蔣率先把自己家底都派上去了,四川軍閥數年內鬥都停了,你就是真不想打,也由不得你了。當然也有這時候腦子犯渾的,,韓復矩麽。。。

但其中要說最賣力的,還得是馬鴻賓。基本派上去的都是自己的主力部隊。

1938年5月,就任綏西防禦司令的馬鴻賓,在傅作義退守山西,綏西戰場形勢危急時,主動派遣主力81軍布防五原到狼山一線。馬鴻賓的部隊在綏西堅持抗戰,屢建功勛。在1940年日軍大舉進攻時,馬家軍一度因為傷亡太大而轉入沙漠。馬鴻賓緊急補充部隊,令馬培清率軍重返綏西,不得再後退一步。

1940年3月,傅作義的35軍突入五原,全殲該地之日偽軍。馬鴻賓率部將日軍誘入沙窩一帶,馬家騎兵在運動戰中與日軍不斷周旋,迫使日軍放棄增援計劃,匆匆敗走。之後馬家軍再在黃河南岸與偽蒙騎兵大戰十余場,一舉收復伊克昭盟東北地區,名震天下。整個綏西會戰,馬鴻賓和傅作義基本肅清地區日軍勢力,挫敗了日軍覬覦西北的企圖。


相比馬鴻賓,另外的二馬,就消極的多了。他們的基本秉承著,日子不來我這,我絕對不出去打的方針。主力部隊基本都留在後方,相反卻借著抗戰的名義,積極擴充自己的軍隊人數,並且趁機斂財。

先說馬步芳,他派出的是臨時組建的一個騎兵一師,由地方民團拼湊而成。人數大概8000左右

而青馬抗戰的功績和名聲,基本都是由這個騎兵一師的師長,馬步芳的堂叔,馬彪拼來的。

馬彪早年曾參加庚子之役,在北京廊坊、正陽門等地英勇抗擊過八國聯軍。是正兒八經的和小日子有國仇家恨的。比之馬步芳的抗戰熱情是高的多了。

1937年9月,國民黨軍委會頒布命令,這個師的番號定為暫編騎兵第一師,正式任命馬彪為師長。這支騎兵師的官兵以回族人居多,他們普遍不抽煙、不飲酒、不賭博,在他們眼裏,這些都是惡魔,故當遠離。因此,官兵們的身體相對健壯。回族人還有習武之俗,是馬家軍的訓練計畫,這對提升馬家軍戰鬥力作用不小。

部隊在西寧接受檢閱,然後在西寧民眾歡送下開往陜西。馬彪臨行前豪言:「恨不得馬踏倭鬼,給我已死先烈雪仇,與後輩爭光」。

1937年9月,騎一師開赴陜西,駐防臨潼,保衛隴海鐵路安全,並全力圍剿受日偽操控的白蓮教匪患。1938年冬,騎一師再調黃河一線加強河防,期間馬家軍內部出現勾結偽軍叛逃的情況,馬彪果斷率部冒雪突擊,不僅全殲叛軍,還收復了大量被日偽軍占領的村寨。當地老百姓感激馬家軍將士抗戰之功,主動獻上萬民傘。

1939年,騎一師三調周口至界首一帶,在淮陽與前來的日軍機械化部隊展開搏殺。馬彪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前後夾擊日軍,再次取得大捷,也創造了騎兵戰勝坦克的軍事奇跡。但這一戰馬家軍傷亡同樣慘烈,部隊傷亡2000余人,馬秉忠旅長殉國,連一級指揮員更是損失殆盡。

由於馬彪率領的這支騎兵一師在戰場上的優秀表現,竟然引起了老蔣的註意,他決定,將馬彪升任為陸軍騎兵第2軍副軍長兼騎1師師長。

聽到訊息的馬步芳卻起了疑心,他擔心馬彪把騎一師帶走「弄丟」了,他也擔心老蔣玩花樣,把這支部隊改姓了「蔣」。於是馬步芳上下斡旋,馬彪被調到了國民黨軍委會,擔任了有職無權的中將參議。至此與騎兵一師再無聯系。

1939年春,青馬第二支出省抗戰的馬祿騎兵第二師,雖奉命駐防同官,限制八路軍的行動。但馬祿自己心向抗日,主動寫信給延安,言明對八路軍並無敵意,願攜手團結抗日。為此,偉人還親自題寫「抗日英雄」錦旗一面,贈送馬祿,說八路軍願意團結一切抗日友軍,共同抗戰。

雖說馬步芳的表現絕難撐得起抗日英雄,但青海馬家軍為抗戰勝利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也是值得後人稱贊的。西北兒郎,為國為民。

最後再說,馬鴻逵,他有個人人皆知的外號「滑馬」,可見馬鴻逵為人奸詐狡猾之甚。

抗戰八年間,作為一方諸侯的馬鴻逵,只出兵2個騎兵旅和1個步兵旅。

初期,由於跟著傅作義和馬鴻賓,基本作戰也都參與了,沒怎麽掉過鏈子,而且還頂住了小日子的勸降,到後來就充分表現了自己的滑了,沒少坑傅作義。

1938年5月,因綏遠防務空虛,大部份地區被日軍占領。當時在綏遠、包頭一帶抗日的中國軍隊有傅作義的綏遠遊擊軍和一些雜牌軍隊。蔣介石把甘、寧、青劃為第八戰區,任命朱紹良為第八戰區司令長官,任命傅作義、馬鴻逵為副司令長官,傅作義兼任第十二戰區北路軍總司令,並授馬鴻逵陸軍上將銜。國民黨中央又將馬鴻逵的第十五路軍和馬鴻賓的第三十五師合編為第十七集團軍,任命馬鴻逵為第十七集團軍總司令,馬鴻賓為副司令,歸屬第十二戰區司令長官傅作義指揮。當時傅作義部退守山西,綏西防務主要由寧夏馬鴻賓、馬鴻逵部負責。

馬鴻逵的騎兵第二旅(旅長馬義忠)和步兵警備第二旅(旅長馬得貴),在中將旅長馬光宗率領下,歸馬鴻賓指揮,開往綏西前線,參加抗日。

1938年7月,馬義忠率騎二旅經3小時激戰,摧毀了偽軍李首信、王英一部駐守在臨河縣察汗格爾廟的據點,受到傅作義的通令嘉獎。

1939年夏秋之交,日軍千余人從包頭乘坦克、裝甲車、汽車向81軍35師205團、206團的五原縣烏拉腦包陣地進攻。馬光宗部在81軍參謀長馬惇靖、35師師長馬騰蛟的指揮下,與敵刺刀見紅。敵不支,驚慌失措地鉆進裝甲車和部份汽車逃回包頭。35師初戰告捷。

1939年12月20日,傅作義部與馬鴻賓部聯合攻打包頭城內的日軍,打死打傷日軍一千余人,並奪得了大量軍用物資。隨後傅作義部主動撤向綏西後套,以誘敵深入,以利再戰。

包頭之役,日軍死傷千余,城內輜重盡失。日軍大為惱火,自1940年1月開始,從張家口、太原、大同等處調集了三萬余軍隊和偽蒙軍六個師,配以汽車、大炮、坦克、飛機,由黑田師團長指揮,大舉進攻綏西地區。

此戰雙方你來我往,經歷數月,陣地反復易手,均損失慘重,直到3月20日夜12時,傅作義將軍率35軍及寧夏35師等部向日軍反攻。雙方激戰兩天,我軍終於收復臨河、五原,擊斃日軍中將師團長水川及其日偽軍數千人,從此日軍再未敢進犯綏西。

之後,傅作義率三十五軍從山西省河曲移駐綏西陜壩。馬鴻逵惟恐日軍占領河套後繼續進攻寧夏,危及到他本身的利益,就不顧三十五軍的處境危險,命令騎兵第二旅沿西山向石嘴山撤退;警備第二旅沿黃河向南撤退。一直撤至磴口、三盛公一帶,隨後又撤到了石嘴山。馬鴻逵部撤回後,馬鴻賓部繼續與日軍作戰,一直到1942年春,奉命從伊克昭盟撤回寧夏中寧及固原地區整訓。

此後,馬鴻逵便消極抗戰,相反為了逢迎老蔣, 1942年,蔣介石偕陳誠、朱紹良等來寧夏,召集八戰區高級警官在寧夏省城(今銀川市)開會。傅作義及綏西各軍、師長均參加,馬鴻逵部團長以上的軍官也列席。蔣名為布置抗日軍事,實際是為了布置反共。馬主力反共重於抗戰,並力表自己12年來封鎖邊區的功績。

總而言之,馬家軍於抗戰,有功,且有大功。但西北二馬,卻絕對算不上真正的抗日英雄。為了國家和民族而奮不顧身的那種的豪情,在他們身上並沒有得到體現。而歷史的投機,卻又成了他們的慣用的手段。

總而言之,馬家軍於抗戰,有功,且有大功。但西北二馬,卻絕對算不上真正的抗日英雄。為了國家和民族而奮不顧身的那種的豪情,在他們身上並沒有得到體現。而歷史的投機,卻又成了他們的慣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