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在【萬壽寺】裏寫,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而現實中是,不管我們取得過多少輝煌的成就,中國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老齡化。
有一天,我們終於老的可以談一談未來。
已經老去的60後是最辛苦的一代人,但他們並不太擔心養老的問題。城市人口基本都有醫保社保,即便是在農村,也普及了新農合和新農保,雖然還存在著各種不足,但解決了基本的養老和醫療保障;
正在老去的70後和80後是現代化的主力,他們是現在養老金「資金池」的繳費主力;
而剛剛步入社會的90後甚至00後,也要考慮養老問題了。
七普之後,中國人口的年齡結構,對90後、00後非常不友好,當他們老去的時候,養老金繳納的人口數甚至小於使用的人口數。
在人口結構已成定局的情況下,如何把養老金的「資金池」變大?
一味的情緒輸出是沒有意義的,像土耳其靠印鈔來貼補養老金的方式並不可取。想盡千方百計的做大蛋糕,才是唯一出路。
歐美日韓都給我們做出了樣版:開源節流,養老金多元化,並拿養老金去投資。
事實上,中國絕大多數人,依靠的是基本養老金,只有極少數企業有企業年金。現在新推出的個人養老金計劃,是很有效的基本養老的補充。
01
個人養老金計劃
國務院頒布了【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意見】,個人養老金帳戶投資金融產品的範圍包括四大類別,即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範、側重長期保值的滿足不同投資者偏好的金融產品,參加人可自主選擇。
【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意見】有個金額規定:個人養老金每年繳納的上限,是1.2萬元。這意味著,退休後每年領到的個人養老金部份,是以1.2萬為基數的。
這意味著,用於投資的個人養老金帳戶,基數不算高,只能起到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很難作為主力。
星空君認為,這是一種審慎的決策,既能給予這部份人群一定的養老金投資空間,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防範資金風險。
02
券商如何運作個人養老金
證監會釋出的【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也正是基於此。
也許有人問了,什麽?我的養老金被拿去炒股了?
其實不然,還是要區分來看。
證券投資基金可以營運的個人養老金,是指的上文提到的1.2萬上限的這部份,而且投資渠道不止是基金,主流依然是銀行,只不過為了多元化,給基金這方面的資質而已,至於具體投資銀行還是券商,使用者自行選擇。
一般來說,大部份使用者選擇銀行類似產品的機率更大。
從暫行規定看,證監會幾乎是給證券投資基金五花大綁,設定了各種限定。
1、白名單制
中國證監會對個人養老金基金實施名錄管理, 每季度末在官網、 基金行業平台、 資訊平台等更新個人養老金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