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錢的真實內容到底是什麽?

2022-09-06財經

假如某天突然來了外星人,並用某種黑科技,把所有的貨幣都傳送去了別的星系。

地球上一分錢貴金屬與貨幣都沒有了,這樣看的話,是不是所有人都要餓死了?

你作為其中一個種大米的,你想請人做一件價值100元的衣服,但所有貨幣都消失了,你怎麽辦?

你想到了一個辦法,你寫一張欠條,上面註明憑此票可在日後來到你這裏換取100元。拿著這欠條請做衣服的給你做了一件價值100元的衣服。

這時要問了,不是說好所有貨幣都消失不見了嗎?到時候他拿著欠條找你要100元怎麽辦?

然而,對方想要的並不是100元,而是想要一袋大米,於是拿著欠條跟你說,「你不是欠我100元嘛,我剛好想要100元的大米,我用這欠條換你100元的大米,咱倆就互不相欠了。」

於是,你用了一袋大米贖回了100元的欠條。

我們可以看到整個過程,其實並沒有貨幣的流通,流通的只是欠條,或者說是「債務」。而整個過程都沒有「真正」的貨幣參與。

而因為這債務的發生與消亡的過程,使這市場上多了價值100元的大米,與價值100元的衣服,總共200元的GDP增量。

我們可以看到,你創造的這張欠條,其價值在於這張欠條的標的100元,也就是能兌換100元。然而,這個過程真正促成其流通能力的,在於你願意為了贖回這張欠條,去產出價值100元的大米。

我們可以看成100元是基礎貨幣,而這標的100元的欠條,是這基礎貨幣衍生出來的貨幣,可以稱之為「存款衍生」,它可以是債券、商業票據、匯票、提款權等——而這就是廣義貨幣總量的重要組成部份,廣義貨幣我們可以稱之為M2貨幣,它是同樣具有流通力的。

」欠條「與基礎貨幣不同,基礎貨幣無法隨便發行,但欠條卻可以」無中生有「,因為欠條本來存在的意義就是這樣,在你現在還沒有的時候,去做出未來勞動生產的承諾,你願意承諾多少是你的自由,只要對方願意接受你的承諾,那麽欠條便會誕生,所以它是可以不受限制的——這就是存款衍生的本質

上面我是為了方便大家理解,虛構了一個外星人卷走貨幣的故事。現實中,只需要存在少量的基礎貨幣(基礎貨幣就是實實在在印出來的紙幣),就能「撬動」出數倍於基礎貨幣本身的M2貨幣,具體過程後面會詳細講解。

有聰明的小夥伴就會想到,上面這個故事還有個更「高明」的做法,就是那欠條的標的不是貨幣,而是你生產的大米,你承諾任何一個人拿著這張欠條來到你面前,都能兌換到一袋大米。直接跳過基礎貨幣的部份,所帶來的效果跟前面所講的是一樣的啊。

這是不是真的更高明呢?

如果真按這種做法,其實這時候,你所創造的「欠條」就成了基礎貨幣。如果你是個絕對守信的人,每創造一張欠條,必然有與之對應的等量大米儲備起來作為擔保資產,那麽這個系統運作起來就沒問題,而這時候的你實際上擔當了「中央銀行」的角色。

但是,如果你並不是一個守規矩的人,你憑空創造欠條,卻沒有足夠的擔保資產與之對應,這時候你的所發行的欠條就是喪失了信用——對應現實,就是主權信用違約。

而這時候整個市場都流通著你的欠條,已經形成了依賴,一旦發現了這欠條並沒有實際價值支撐,那麽都找你擠兌大米。

整個市場因此停滯,經濟崩潰。

這就是為什麽存款衍生的環節必須由商業銀行去主持,而不能夠讓中央銀行去做。中央銀行的任務是發行基礎貨幣,它必須保證基礎貨幣的信用。

而存款衍生交給商業銀行去做,哪怕有一天某些商業銀行違規操作,亦或是壞賬太多導致違約,甚至破產,也不會影響到基礎貨幣的價值,即不會發生主權信用違約,也不會影響其他以這個基礎貨幣作為標的的有價證券的價值。

甚至,大家都去擠兌基礎貨幣的時候,反而更加提升了這基礎貨幣的價值。

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成是中央銀行把貨幣信用違約的風險,「下渡」給商業銀行。

然而,哪怕是不把這種信用違約風險下渡出去,中央銀行自認為自己絕對守信,不可能存在信用違約。就好比你絕對會保證每張欠條必然有以產出的大米對應,你擔當了一個合格的中央銀行的角色。

但你生產大米的產能始終是有限的。哪一天市場規模足夠龐大,所需要的貨幣流通量已經超過了你的大米產能的極限。

這時候,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就必須誕生出一種以你的欠條為標的的新的欠條,也就是你欠條的欠條。這可以看成是以你的欠條作為基礎貨幣,以上面所講的方式衍生出M2貨幣。

所以你瞧,市場自然而然的分化出兩個角色,一個是發行基礎貨幣的角色,也就是中央銀行,另一個是負責以基礎貨幣為標的衍生出新的貨幣的角色,這個角色必須與中央銀行割裂出來,也就是商業銀行。

回到現實,因為過去基礎貨幣主要是金本位或銀本位貨幣,其發行受限於貴金屬總量,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就必須有一個角色負責以基礎貨幣為標的進行存款衍生。

(需要註意的是,中央銀行並不一定是政府部門,它可以是個私營機構,廣義的中央銀行的定義其實就僅是發行有抵押擔保資產且見票即付的貨幣的銀行,這種貨幣被稱之為基礎貨幣,它並不一定非得是政府機構。

如果你某種資產足夠多,而社會也確實認可這樣的資產,這個資產本身能夠流通,例如你有很多滅霸用的那種無限寶石,那麽你可以發行一種以無限寶石作為發行抵押擔保資產且見票即付的貨幣,於是你創造了一個新的幣種,這時候你自己就成為了這種貨幣的中央銀行。

事實上早期有很多發行金本位基礎貨幣的銀行最開始是私人銀行,後來被政府收編而國有化,變成國家中央銀行。然而即使是今天,也有部份貨幣是由私人銀行發行的,例如港元,它是由三家私人銀行共同發行,分別是匯豐銀行、渣打銀行、中國銀行。

但是美聯準確實是根紅苗正的政府機構,是的,貨幣戰爭裏面的說法是錯的。)

這就是近代歐美列強崛起的秘訣,以金本位貨幣基礎貨幣,利用存款衍生機制來擴大債務規模,從而擴大M2貨幣流通量,於是擴大經濟規模。

很多不了解貨幣銀行學的人會天真的以為,讓國家富起來,只要黃金多就行啦,不夠的話就去別的國家搶,有了黃金大家就能富起來了。進而認為,現代歐美已開發國家之所以發達,是因為一百年前掠奪了許多黃金。

不妨假設一下,現在突然有個大型黃金隕石撞向地球,碰到大氣層那剎那解體成碎片了,黃金散落到地球人人有份。這樣的話是不是大家就富起來了?經濟就發展起來了?所有人都不用挨餓了?

請大家記住,「經濟發展」的本質,就是讓每個人能夠獲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但作為報酬,就是每個人都需要生產出其他人所需要的東西,經濟發展的本質就是讓這樣的事情不斷重復,擴大規模。而貨幣僅僅是一個實作這個過程的工具,它不是目的。

以上只是現代金融與市場經濟的大概雛形,想要更深入的理解國際金融秩序,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金融秩序是如何建立的,美元霸權的本質是什麽,推薦以下回答:

金融與市場經濟的奧秘(1)——理解債務在市場經濟中占了怎樣的核心地位,是理解世界經濟與金融的第一步 - 幹貨邏輯的文章 - 知乎 https:// zhuanlan.zhihu.com/p/46 9505458

金融與市場經濟的奧秘(2)——美聯準與美元霸權 - 幹貨邏輯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

金融與市場經濟的奧秘(3)——存款衍生、馬歇爾計劃、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霸權 - 幹貨邏輯的文章 - 知乎 https:// zhuanlan.zhihu.com/p/55 4567148

你至少要理解了對沖基金是怎麽賺錢的,再來談自己作為散戶該怎麽透過金融投機市場賺錢 - 幹貨邏輯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