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初國家機器運轉正常,損耗低,和末年比同樣的開銷能幹更多的事,自然負擔就低,能撐得住。
2、明末遼東自萬裏末年一路敗仗到崇禎初年(二年後人家就開始入關了),這裏面死亡的人,遺失的裝備都是錢,都需要花錢去撫恤,去重鑄,但屬於一次性開銷,還能承受(畢竟可以先拖欠了再逐步清理)。
3、其實遼東前期投入一直不算高,作為一個數次大戰爆發的戰爭頻發區,每年也就投入300-400多萬,相對於幾乎沒多少戰爭的宣大防線,也就多了一倍多點,完全屬於合理範疇。
4、但其實不管是宣大還是遼東,這些所謂的合理範疇的錢朝廷都無法滿足,士卒入乞丐,武將穿紙甲都是常態,所以軍費不足並不是人家要錢多,而是錢不能發到需要的人手上。
5、遼東軍費爆炸式增長是崇禎3年之後的事,直接暴漲到800-1000多萬,暴漲的原因在於軍隊不夠,瘋狂擴軍。袁崇煥死後關寧軍被一分為三,接近一半被調入內地協助平定農民起義,他們依舊是吃的遼東軍餉。而為了補這一半的缺口,遼東方面開始大量擴軍,同時上馬修大淩河,但此次搶修大淩河的事,明軍準備並不充分,僅僅給祖大壽留了3個月左右的糧食。結果就是為了搶救祖大壽,明軍只能葫蘆娃救爺爺,被清軍逐個擊破。最終就是幾任遼東督師們打造的軍隊在此全部覆滅,後來的「關寧鐵騎」可以說都是新招的了,和以前關寧軍除了帶隊將領外,已經沒一毛錢關系了。
也就是說,遼東之所以軍費暴漲,就是因為擴軍--被滅--重招--滿清入關--明軍被滅的迴圈,這開銷當然小不了。
實際上遼東光修大淩河的話開銷並不會太大,因為大淩河往往剛開工就沒了,投入並不會很多,而如果修成了,也就是一次性投入,完全撐得起。但多次重組軍隊的費用才是壓垮朝廷的稻草。
至於貪腐。。。我只能說這個其實更多的是錢收不上來的問題和錢無法落實的問題,跟朝廷的撥款數額關系不大,畢竟大家都是老狐貍,誰沒個政敵,你虛開太多容易被人揪著打,至少你報上去的數額肯定是合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