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錢」和「存下來以後消費」
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很多人覺得存收入的10%很少,就是因為他理解成了「存下來以後消費」。
辛辛苦苦存了很久的錢,然後花在了房子車子孩子等,這都不叫存錢,這叫「存下來以後消費」。
真正的「存錢」是這筆錢永遠不用的,他將會成為你錢生錢的工具。
我是個存錢狂人,最讓我有動力存錢的原因就是擁有自己一小部份的未來。
我在小學的時候就有存錢的習慣,越到臨近畢業了,要工作了,存錢的動力就越來越大。
當時就在思考著,按照目前的認為人生任何非常重要、需要花錢的事件。
假設你前期是存下50%,但你一旦用了,最後錢都沒了,哪裏叫存錢呢,還是在延後花錢而已。
2/ 「開源節流」
每個人都知道開源節流,都以為自己也能做到,但不同的人會他的理解會相差非常遠。
在我看來,「開源」是投資理財的收入,不僅僅是工作收入。
「節流」是節約房子車子孩子,不僅僅是衣食住行,前者是跨進了一個新的領域,後者是你本身一直就在做的事情。
這種理解的開源節流就非常困難了。
因為他不愛學習,會在投資理財上被別人收割;
會在節流中想出各種理由說服自己這樣做是對的,什麽不買房找不到老婆,生活方便要車子,什麽最佳生育期...
當然, 最無法抗拒的是,這些想法都是對的好的。
我也認同,但他沒有想到可以延遲這種對和好,來換取未來更多的好和輕松的生活。
就好比,我肯定知道戴森吸塵器和吹風機很好啊,但前兩年我都沒買,直到最近我覺得自己條件好了不少,買起來負擔不大,我才下手。
或者說是,我存下來錢,為我工作的「人」所產生的錢或利息,就足夠支付起我買這些平時不舍得買的東西,或不舍得用自己勞動力去買的東西。
3/儲蓄習慣
如果能夠堅持3年以上,每個月穩定存收入的10%已經非常了不起。
比起一會存個50%、一會又不存、甚至還把存款拿出來花,活生生把「下蛋的鵝」給殺了,這樣就失去了存錢的意義。
拿破侖對於天才有一個定義:當周圍的人失去理智的時候,你依然還可以做平凡的事情。
不要覺得很簡單,你執行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因為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有太多的誘惑,總有機會打破你儲蓄的習慣 ,例如雙十一、花唄、朋輩壓力,他們都會驅使你消費更多。
這個時候才是最考驗你的時候,如果雙十一的到來,所有都瘋狂購物,你參與的話就會打破你這個月儲蓄的目標,那你還會不會參與呢?
如果你會,我相信不僅僅只有雙十一,還有很多活動也會讓你一次又一次失去理智。
天才不需要變得多厲害、賺得特別多,而是長期保持穩定,你就可以得到一筆可觀的存款。
4/學習用更少的錢生活
賺到多少並不決定我們擁有多少,擁有多少並不決定我們需要多少。
我們習慣於只關註收入,但實際上,我們更應該像一家企業一樣關註盈利。
不論一家企業收入多高,最後還是要看他能夠盈利多少,如果一家企業收入是10萬,成本是5萬,遠遠要好於收入是20萬,但成本需要21萬。
學習理財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要控制成本 ,也就是控制支出,只要在收入和支出達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這樣才有機會變得富有。
最後,歡迎關註我的公眾號「阿貓讀書」,我會和你分享我的成長故事,例如如何從學渣逆襲成為金融碩士,如何加速我們的財富積累,獲得100萬的財富等。
你還可以得到30本零基礎到終極的理財書單,200多本我讀過最有用的書籍,和2本英語書和50本原著小說。
公眾號也準備了100多篇的優質文章,已經做好分類,也許能對你的人生有脫胎換骨的作用。
我是號主阿貓讀書,專註於個人成長。
你也可以繼續閱讀我的內容,下面是我在知乎點贊最多的幾個回答,強烈推薦你看看:
什麽是「富人思維」?
如何提高邏輯思維的能力?
怎樣擁有學霸那種一學就是十幾個小時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