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買到梁靜茹演唱會「柱子票」咋維權,法院判了

2024-06-20財經

中新經緯6月20日電 消費者購買演唱會門票卻買到「柱子票」,如何維權?

演唱會是歌手在觀眾前現場表演,用歌聲、造型、舞台布置、光影特效等共同呈現的視聽盛宴。消費者高價購買演唱會門票,就是想一睹偶像風采。消費者倪某等因購買到「柱子票」,觀看演出時面對偶像「只聞其聲而不見其人」,體驗感大打折扣,又不滿演藝公司給出的調解方案,於是起訴至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

6月20日上午, 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對該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判令被告以階梯式退票比例按單張票價420元、650元、910元的標準退還原告票款。

原告訴稱:2023年4月,原告倪某等九人透過第三方銷售平台購買了梁靜茹上海演唱會的門票,票價分別為699元、999元、1299元等,主辦方為被告上海某演藝公司。2023年5月20日、5月21日演唱會開場,原告等人入場後,發現其門票位置的視線受舞台承重柱不同程度遮擋,嚴重影響觀看體驗。在演唱會結束後,原告等人不接受相關調解方案,故向法院提起了訴訟。

原告認為被告未提前告知其售賣的座位存在視線被遮擋的嚴重瑕疵,對消費者存在欺詐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和知情權,不僅應向原告返還票款,還應進行懲罰性賠償,承擔「退一賠三」的責任。

被告辯稱:不同意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首先,原先的舞台設計並無承重柱,演出前制作方為了提升演出效果,增加了影音裝置,導致承重超出場館吊頂安全標準,為安全考慮,故臨時增加了舞台角柱作為承重,屬於常規舞台設計。其次,原告證據不能證明其視線被遮擋,即使被遮擋,也尚未達到導致合約目的不能實作的程度。現場演出是聲、光、色、舞台、表演、現場氛圍等相結合的整體,其中現場氛圍感尤為重要。被告從未在任何宣傳資料中明確過舞台沒有柱子或者無任何視角遮擋,演出現場的設施裝置不可避免會對某些位置的觀眾視野造成不同程度的遮擋。再次,本案原告既未現場提出異議,也未中途退場,案涉合約已經履行完畢,原告再要求退款沒有合約基礎和法律依據,也不符合公平及誠信原則。綜上,被告不存在欺詐的故意和欺詐行為,如果一定要說被告有責任,最多也是過失。

閔行區人民法院結合雙方當事人訴辯稱意見及在案證據,經審理認為:

1.被告售賣「柱子票」的行為尚未構成欺詐。 欺詐是指故意告知虛假情況或者負有告知義務的一方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致使當事人基於錯誤認識作出錯誤意思表示。本案中,從客觀情況看,被告並未在任何宣傳資料中作出觀看無遮擋的承諾,沒有故意告知虛假情況;原告購票時,座位尚未排定,現場舞台也未搭建完成,被告無法在當時就知曉原告的座位被遮擋,原告也不可能因受被告誤導而購票。舞台搭建完成後,被告確實已經可以預見到有部份觀眾會受到承重柱的遮擋,但上海站為巡演的第一站,被告顯然對受遮擋的程度以及觀眾可能的反應嚴重估計不足,現場雖有調換座位的預案,但安排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足,無法滿足實際需求,被告存在疏忽大意的過失更符合客觀實際。因此,現有證據不足以達到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明標準,難以認定被告構成欺詐。

2.被告的行為屬於瑕疵履行,構成違約。 原告購買了由被告舉辦的梁靜茹演唱會的門票,雙方建立服務合約關系,被告應全面履行義務。原告的觀看視線受到承重柱的明顯遮擋,已經超出一般心理預期。被告雖稱原告可以透過大螢幕觀看歌手表演,但大螢幕設定在舞台正面,而原告的座位在舞台對角線上,觀看效果也欠佳。被告既沒有提前主動告知原告其座位視線被遮擋,給予原告充分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也沒能制定充分的預案,在現場主動為原告調換座位,消除不利影響。綜上,被告在合約履行過程中提供的服務存在明顯瑕疵,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

3.被告應承擔減價退賠的違約責任。 由於觀眾對於演唱會的體驗是多方面的,不僅僅在於看,還在於聽,在於感受,在於互動等。因此,雖然原告等人在全程觀看演唱會的體驗感上不盡如人意,但不足以認定被告構成根本違約,加之原告並未提前退場,故原告要求被告全額退款的請求,法院難以支持。鑒於演唱會已經結束,被告無法繼續履行或者采取補救措施,故原告有權要求減少價款,被告應當退還部份票款。

關於退款比例,法院認為,應當根據被告的瑕疵履行對觀眾造成的影響大小確定。具體可以結合不同票價所承載的消費者對演唱會的期待值大小、承重柱對具體觀眾的遮擋程度等因素綜合判定。根據一般消費者的心理,購買內場票的觀眾對於演唱會中近距離接觸並與偶像互動等的期待值相對更高,因而對履行瑕疵的容忍義務也就更低。因此,在退款比例上,也應結合票價,采用階梯式的退票比例。故法院根據本案中原告的實際情況,判令被告按單張票價420元、650元、910元的標準退還原告。

閔行區人民法院表示,開出「柱子票」的盲盒讓粉絲們對演唱會的期待從驚喜變成驚嚇,從短期看,是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漠視和侵害;從長遠看,影響的是整個演出市場的發展。獲得完整的、沈浸式的演唱會視聽體驗,是消費者本應享有的權利,而提供這樣的場所和環境,也是主辦方應盡的義務。一面是火爆的演唱會經濟,一面是「柱子票」等行業亂象,要想讓文化市場更加充分的發展,相應的定價規則、退改換規則、行業規範等也應逐步完善,才能真正推動演藝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一方面,應充分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與選擇權。演唱會門票的定價規則中,距離舞台的遠近程度、能否與偶像獲得近距離互動機會等都是決定票價的重要考慮因素,不同的票價所承載的粉絲期待值也不盡相同。無論是場地布置還是現場影音等硬體裝置的提供,主辦方均應充分考慮可能幹擾觀看體驗的環節和因素,對包括但不限於視線遮擋、視覺幹擾等做好預判,並提前公開或告知,對於遮擋嚴重的座位建議不對外銷售,對有一定遮擋的座位,可以透過推出特價票、正價票階梯式退改換等,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購票選擇,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與選擇權。

另一方面,文藝演出行業中的各主體應積極擔負起相應責任。主辦方和票務平台還應考慮制定長效的制度規範,完善相關服務鏈條,若在合約履行過程中,確實存在無法克服的履行障礙,應制定充分有效的處置預案,在面對消費者維權時應及時回應,積極主動地提供更加合理、便捷、高效的售後處理渠道;文旅、市場監管、消費者協會等部門也需強化監管,確保維權渠道的暢通,為消費者的合理訴求開通綠色通道。(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