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上還是資產慌!
這次的國債收益率達到了2.5%,而銀行的存款年收益率已經降到了2%以下,這兩款產品代表了全社會的無風險收益率。
除了這兩款產品,這現在的大環境下,大家似乎找不到什麽能賺錢,甚至於能保本的理財產品了。
前兩年經濟好的時候,雖然股市漲了十年,還是3000點,但是房子漲的好呀。房價永遠漲甚至一度成了全民共識,所以房子成了那段時間人們投資的產品,普通人大量的財富都投到了房子裏去吃漲幅,去賺後上車的現金流。
再加上那時候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人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也敢於花錢,敢於投資,也敢於承擔損失,所以人們熱衷於投資那些高收益的產品,而經濟的高增長會掩蓋一切風險,所以這些高收益的產品大多也都能兌現。
但是時間來到了今天,股市依然還是3000點,但是房子已經不是當年的房子了,房價已經陰跌了3年了。除了房子,那些高收益的產品,什麽P2P,位元幣,企業債券等,一個個當年看似穩賺不賠的東西,卻一個個全都爆了雷,轉身成了收割普通人財富的「危險品」。
人們被收割怕了,而且身背房貸車貸孩袋,還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