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過去了半年多時間,藥明康德便從備受資金追捧變成了資金加速逃離。
2022年1月28日是牛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藥明康德股價小幅上漲1.53%,最終以104.8元的收盤價告別牛年,牛年股價下跌28.8%。
回顧過去的一年,藥明康德在二級市場上可謂是「大起大落」。牛年的上半年,在醫藥板塊大幅下挫的情況下,藥明康德的股價表現卻依舊堅挺,在7月16日還創出了172.49元的歷史新高;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到了下半年藥明康德卻突然變臉,股價持續下挫,短短半年多時間便跌去了39.24%,市值更是大幅縮水2003億。
作為CRO領域的龍頭,藥明康德又被譽為「藥界茅台」,自2018年上市以來股價便一路攀升,從最低的10.27元到最高的172.49元,股價翻了超過15倍。
然而,隨著行業新政的出台,再加上大資金紛紛撤退,如今的藥明康德已經從昔日備受大資金追捧變成了「人人敬而遠之」。
從650平實驗室起家,到5000億CRO龍頭
1976年,藥明康德的創始人李革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之中。
李革自幼聰穎,上學之後成績一直穩居前列,是一名妥妥的「學霸」,高考時更是考上了北京大學,不過在選專業的時候,本來心儀物理的李革,卻不知為何被北大的化學系選上,沒想到正是這一個「陰差陽錯」,卻成就了日後的千億CRO龍頭。
雖然沒能進入物理系,但李革也並未氣餒,反而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逐漸發現了自己在化學上的天賦;從北大畢業後,李革又遠赴美國深造,僅僅用了4年時間,便取得了哥倫比亞大學有機化學的博士學位。
1993年,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李革進入了制藥公司PDD,成為了創始科研人員之一。當時,PDD主要為美國的大型藥企提供研發外包服務,在公司成立沒多久,PDD便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而PDD的迅速成功,讓李革看到了為醫藥企業提供研發環節外包服務背後巨大的市場,同時也萌生了回國創業的念頭。
1999年,隨著美國勞動力成本攀升,當時許多CRO企業紛紛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國家轉移,而作為PDD管理層的李革則建議PDD將研發中心轉移到中國,不過這一個提議並未得到重視;2000年,李革向PDD遞交了辭呈,回到國內創立了藥明康德。
在剛開始,藥明康德僅僅是一個650平方米的實驗室,由於當時技術落後的原因,許多的器材都無法配齊;不過,李革的創業路還算比較順利,在公司成立沒多久,國內【藥物臨床試驗品質管理規範】政策便出台了,而這也讓中國CRO市場迎來了飛速發展的階段,如今許多的CRO企業也是這一年起家,而作為國內CRO行業拓荒者的藥明康德更是踩在了風口上,成立7年後便順利在美國上市。
不過,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才剛剛上市的藥明康德遭遇重創,股價斷崖式下跌,從最高點的45.65美元暴跌至3.67美元,且股價持續低迷了近8年時間。
2015年,在美股不受認可的藥明康德開啟私有化;同年12月,藥明康德從美股退市,轉道A股和港股市場,沒有想到,這個在美國不被認可的公司,到了國內卻成為了「香餑餑」,備受資金追捧,股價持續攀升。
到2021年7月16日,藥明康德股價創出了172.49元的歷史高點,市值最高超過了5000億。根據2020富比士中國富豪榜,李革家族以541.1億元,名列第60位元。
藥明康德的泡沫被刺穿?
要了解藥明康德這家公司,首先我們就要了解什麽是CXO。
這裏簡單地給大家講一個關於「金塊」的故事。1848年,在美國的加州,有人在這裏發現了一座金礦,於是加州掀起了一陣金塊熱潮。
不過,由於金礦難以被發現,很多金塊者耗費了許多時間都無功而發,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賠得非常慘;但是那些為金塊者提供鏟子、食物、飲用水的人卻因此大賺,因為他們不需要為結果負責,收益穩定,又被譽為「賣水人」。
簡單來說,「賣水人」就是在一條足夠長的產業鏈上發現薄弱環節,並提供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的人。而CXO就是醫藥行業「賣水人」的角色.
CXO,全稱是醫藥外包服務,主要為醫藥企業做中間研發相關的服務;由於一款藥品從提出到研發再到最終上市需要耗費10年甚至數10年的時間以及數億的成本,許多藥企會將這一環節外包,提高自己的效率,CXO行業也是在此背景下誕生。
在CXO行業,又會分為CRO(合約研究組織)、CMO(合約生產組織)、CDMO(合約生產研究組織)、CSO(合約銷售組織)等型別。而藥明康德是CRO和CDMO這兩大領域的龍頭企業。
在過去的20年時間裏,伴隨著國內CRO需求的不斷提升,作為龍頭的藥明康德也是迅速壯大。從財報來看,在2014年時,藥明康德的全年營收為41.4億,凈利潤則為4.62億;而到了2020年時,藥明康德的全年營收就攀升到了165.35億,和2014年相比翻了4倍,凈利潤則攀升到了29.6億,和2014年相比翻了6倍。
而在業績快速增長的推動下,藥明康德的股價也是持續上漲。根據數據統計,在2018年上市時,藥明康德股價最低僅有10.27元;而到了2021年7月,其股價最高上漲到了172.49元,短短3年時間股價翻了超過15倍。
不過,自進入2021年8月,藥明康德股價便開始持續下挫,截至2022年1月28日收盤,藥明康德股價報收104.8元,相較於去年7月的高點已經下跌了39.24%,市值更是縮水超過2000億,而導致其股價下跌的,則是去年7月份出台的行業新政。
2021年7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釋出一則「關於公開征求【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意見的通知。根據新政的內容,藥物上市的根本目的是以解決患者的需求為第一要旨,且新藥研發應以為患者提供更優的治療選擇為最高目標。
從新政的內容上看,新政對於整個行業造成了極大的沖擊。首先,在新政的指導下,醫藥研發一定要以解決患者需求為根本目的,這無疑對CRO行業的需求造成了嚴重的打擊,許多藥企很可能會因此而削減這方面的需求。
此外,在新政推出之後,以後申報臨床試驗要在現有治療方案中選擇最優的那個去比對,對於研發的速度和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升,CRO的生意顯然越發難做。
而隨著新政的發酵,CRO行業的投資邏輯開始發生變化,近年來股價持續大漲、估值不斷拉高的藥明康德泡沫也隨之被戳破,最終跌落神壇。
減持不斷,虎年藥明康德還有戲嗎?
和藥明康德股價下跌一起出現的,還有股東的持續減持。
根據去年三季報數據顯示,和半年報相比,前十大流通股東累計持有13.94億股,較上期減少241.93萬股,其中由藥明康德實控人李革、趙寧夫婦及其兩個合夥人有股權關聯的WuXi AppTec (BVI) Inc.徹底消失在公司的前十大股東行列。
其實,這並不是藥明康德第一次出現大規模減持了,早在2019年8月,藥明康德的7名股東就丟擲了大規模的減持計劃;根據公告內容,7名股東擬減持不超過10.74%的上市公司股份,減持股份1.76億股。若順利實施,減持套現金額超過130億元。
此外,市場聞名的大資金「高瓴資本」也在去年的二季度進行了減持。從財報上看,在2021年的一季度,高瓴資本持有藥明康德2535.67萬股,位列十大股東的第七位;然而,到了半年報時,高瓴資本就已經結束了十大股東的排列。
其實,從目前來看,政策的變化只是藥明康德的導火線,股東的持續減持則是藥明康德股價下跌的推手,但真正的內因,還是因為藥明康德的估值過高。
近幾年,在機構抱團的影響下,藥明康德股價持續走高,雖然業績增速並未放緩,但估值在最高時市盈率卻一度超過100倍,這顯然已經超出其合理的估值範圍。
而根據媒體報道,從全球範圍來看,2018年藥明康德CRO業務市場占有率約有2%,在世界排名位列第九,屬於第二梯隊的前列,排名第一的美國CRO公司LH市占率高達20%;2020年,LH的營業收入為931.9億元,約是藥明康德的6倍,但是公司的市值卻不足藥明康德的一半。
當前,雖然藥明康德股價在最近半年大幅下挫,但其市盈率卻仍有65.66倍,仍處於高估值狀態,在新政出台、股東減持不斷的影響下,虎年的藥明康德,恐怕還將繼續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