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個高贊答案發現竟然沒一個人提到: 這位前基金經理沒做任何錯事,媒體就單獨把人家拎出來大寫特寫不厚道吧(顯然沒有存取過當事人,多是主觀臆斷)。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個正常的職業選擇問題,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如果把那位挖新聞的記者履歷曝光到網上未經本人核實就大肆渲染,我想TA想必也是很不高興的。
就話題本身我想說,作為一個在金融行業從業約十年的人,我身邊的同事和朋友的確有從券商或基金公司到監管機構的,比如上交所、深交所、銀監會、國資委、發改委都有。 過幾年回過頭看那幾位朋友過得都挺好的,留在金融機構的人也過得不錯。
去考公的人想必也是跳槽的時候已經想好自己最看重什麽:有的人更看重工作穩定、考核壓力小,有的人更看重更市場化的職業發展環境和更高的收入。我覺得我們的社會應該包容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只要自己想清楚到底想要什麽就好。BTW:如果既要又要還要的同誌就會選擇困難癥,比較痛苦了。
再說兩句:指數基金經理主要是管理ETF等被動型基金, 壓力要比主動管理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小,但成長空間也不如主動管理的基金經理,所以記者主觀評價他的業績或者為什麽有一只基金才管了30多天都是無稽之談, 指數基金經理的主要職責就是跟蹤目標指數的表現,做到擬合度盡量高,一個人同時管好幾只基金也是市場通行的做法。
現在證監會等監管部門裏面的人員素質都越來越高了,這位前基金經理能去證監會發行監管部施展拳腳也是蠻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