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香港競爭力下降了嗎?為什麽?

2013-08-04財經

又到了香港的雨季,下班時候如果你站在街上打出租車一般都不太容易打到。可是如果你手機裝了「快的打車」App的話,叫到一輛出租車似乎並不難,即使在這種壞天氣裏。

與司機攀談打車App,發現香港出租車司機用快的的人數還是很多的。過去也同大陸一樣會返現給司機做補貼。現在沒有補貼了,但是有積分,可以用來兌換加油卡,換取車輛保養之類的。但是可惜的是,最重要的支付環節還沒有打通,快的打車在香港還不可以使用支付寶支付。所以我們最後還是要給司機現金。


支付寶在香港的主要問題就在於幣種轉換以及與各銀行關聯的快捷支付。目前快捷支付支持的銀行較少,且都是信用卡。幣種轉換需要付出一定的手續費。這種過程繁瑣且成本高。在7-11還有支付寶的充值卡賣,使用者要根據當天匯率來折算買一定數額充入到支付寶帳號裏。這樣的使用者體驗,用的人不多也就不足為奇了。

即使使用者這些都搞定了,在某寶某貓上購物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貨物過關。一般清關需要3-5個工作日,加上運輸派送,最快也要一周才能拿到貨。而且運費高昂。我見有的香港同事在某寶買東西,買貨的錢還沒有運費多。某寶在國內的價格優勢,物流的時間優勢,在香港這裏瞬間皆無。



我問了身邊一些香港年輕人對於互聯網,對於創業,對於現有規則的看法。似乎沒有人了解互聯網行業,沒有人願意出來創業,且對現有的商業模式社會規則等都十分認同,覺得沒有什麽需要改變的地方。

自己在香港在這裏學習,工作,生活已快進入第五個年頭,就我自身感受到的,覺得以下六點是香港缺少互聯網思維,缺乏創新的原因:

  • 現成社會結構穩定,進入老齡化社會


  • 香港與大陸不同,紡錘形社會已形成多時,中產階級占據社會的大部份。而中國大陸仍處於金字塔結構社會中(正在發生激烈的轉變)。在這種社會垂直流動穩定的地區,必然在創新動力上要低於流動激烈的地區。加之香港地區人均壽命很長,社會進入老齡化階段。而創新是年輕人的事情,對於處在老齡化社會的地區,天然的缺乏創新能力。

  • 傳統商業非常完善,傳統服務業發達且方便。

  • 香港的社群很完善,幾乎每個社群都有配套的公共體系。無論是交通,購物,飲食,健身娛樂等設施一應俱全。也就是說人們對於日常的消費來說只要去樓下就可以解決。加之香港很小,交通便利,人們即使去買一些非日常消費的商品也很方便,無論到銅鑼灣,尖沙咀,旺角,即使你住的再遠,一個小時也都可以到達。所以香港人從來沒有感受到購物的不方便。而大陸因為面積過大,發展不平衡,很多使用者的一些購物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特別是三四線城市、農村的使用者),必須要借助網路來完成。


  • 人工成本和房租高昂

  • 香港的房租是出了名的高,幾平米就幾萬幾十萬。光房租這一項就讓很多創業者望而卻步。加之香港的人力成本高,老板對於雇員的人數是極度敏感的,因為光人工這塊也要吃掉很多成本。

  • 精英社會,金融至上

  • 記得吳曉波曾經這樣評價過上海:「一個喜歡大資本的城市,和一個必須以破壞、創新為主的互聯網公司,有一種天然的沖突。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上海是沒有互聯網基因的城市。」(詳見吳曉波【這些年,馬雲犯過的錯誤】)這句話放在香港也是一樣的。上海與香港很類似,都是以資本為主的城市,金融業發達,城市繁華多彩,本地人又有點排外。太多相似的地方,就有相似的病癥。都是精英社會,人們都對資本充滿渴望,而對於資本的獲取過分依賴於金融產品而非實業。這導致了人們過度關註金融業,而忽略了創造資本的本源。金融本身不會創造資本,實質僅僅是資本的轉移。


    在一個大城市中,外地人是這個城市向前的動力。因為外地人背井離鄉,渴望在大城市裏打拼出自己的未來,敢於吃苦,樂意奮鬥。外地人帶來了大城市的活力。所以北京,深圳這樣的城市誕生了無數個奮鬥勵誌的故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創業奇跡。而香港今年來的留學生留港率逐年降低,新移民返回大陸找工作的比率也逐年增加。

  • 保守的性格

  • 兒時記憶裏,香港是個開放,繁榮的地方。可是來到香港發現其實香港人骨子裏特別保守。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總是很慢,更看重現有的既定的東西。而互聯網創新,要的就是不能保守,敢於挑戰現實,敢於打破常規,勇於試錯。這點似乎與香港人的性格特質完全不符。

  • 與我們看問題的方式不同

  • 說了這麽多原因,究其根本,個人覺得是由於我們和香港人看問題的方式不同。香港人傾向於解決現有問題,我們傾向與解決長遠的問題。香港人傾向於做好眼前的,我們傾向於向一個確定的目標前進。香港人認定的是明確的規則與法律,我們更願意認定的是約定俗成的潛規則。

    所以香港人更加尊重規則,而我們則更易顛覆規則。這就是我們的區別。 這種區別直接導致了在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道路上,我們越走越遠,香港依舊原地不動。

    香港究竟是互聯網的處女地還是荒地?

    港漂、新移民對創業充滿熱情

    馬雲在香港的演講引得上萬人前去觀摩,我想在香港的年輕人還是有很多有想法的。他們有創業的熱情,香港社會也有創業的需求。但去聽講的,幾乎都是大陸過去的港漂。真正的香港本地年輕人少之又少。為什麽?



    我問身邊的幾個香港原生的年輕人,有沒有創業的打算。得到的回答全是:沒有!原因就是他們都希望穩定,不喜歡這種充滿風險的生活。當然這不能代表全香港的年輕人的想法,但還是反映了一部份香港年輕人的態度。

    競爭者並非同行業對手,而是傳統

    在香港若做行動網際網路,做O2O,做電子商務,可能除了要面對同行業競爭對手的競爭外,還要面對更困難的東西:傳統的觀念。

    香港不缺熱錢,但是投資者們還不能接受互聯網這種目前還在「燒錢」的商業模式。短期內沒有報酬甚至會投入更多,傳統的投資者就會望而卻步。

    以顛覆現有為根本的互聯網公司,需要面對的一個整個偏「右」的保守社會。對於新產品的不信任,面對社會的輿論,現有的規則、法律等。這些問題都是每個香港互聯網公司所必須面對的,而解決這些問題,又不是一家公司所能辦到的。這需要整個行業的努力,建立起完善的互聯網生態鏈之後,香港人才會逐漸接受這些。

    拿誰的?美國,中國,本土?

    中國的互聯網產品,大部份都是拷貝美國的產品,進行本土化修改後就可以直接上線,推到市場上。這樣的過程讓我們可以直接拿到已經成熟的產品案例和經營手段,降低了創新成本。

    所以產品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在地化能否做好。做出更接地氣,更符合國人需求和使用習慣的產品。

    香港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誰的產品可以拿過來直接用?美國的?中國的?香港使用頻率最高的幾個App全是國外的:Whatsapp, Facebook, Instagram…那香港人是習慣西方式的還是中國式的呢?這與地區文化有關,「土洋結合」就是香港的文化,無論是美國的還是中國的其實直接用起來都不太對口味。開發出符合香港本地人使用習慣的產品,需要本土的香港公司更深層次的挖掘和努力。

    香港人需要從島上的狹隘意識中走出來重新認識中國。而中國也應該在香港的現狀中吸取教訓

    香港今天的繁榮源自過去香港人的努力開拓,源自法律的完善,社會的公平。這些都是我們正在追求的。

    然而在很多東西固化之後,一部份規則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看來卻是僵化的,不合理的。

    記得羅大佑有一首歌曲【亞細亞的孤兒】,講的是台灣當年被世界遺棄的故事。台灣人也曾經看不起大陸人。看過去年的一個調查統計,現在的台灣年輕人60%多希望來大陸工作。這種轉變可能連大陸人都想象不到。而反觀香港年輕人對大陸的反感卻是與世界的現實相背離的(別的國家都在擁抱中國,而香港卻在排斥)。我們這裏不討論政治關系,更無意挑起中港矛盾。只是真心希望香港的年輕人可以學習一下台灣的年輕人,去擁抱大陸的發展。年輕人是一個地區的未來。一個保守的,孤立的年輕人群註定不會帶來繁榮的未來,如此發展下去,也許下一個亞細亞的孤兒就是香港。


    同樣,中國大陸的也應該從香港的發展現狀中汲取教訓。我們處在高速開發中,看上去似乎一切都很美。但是發展的速度有天終將會慢下來,社會結構也會趨於穩定。那時候我們的年輕人是否還有活力,有動力去創業,去創新?會不會那時我們的年輕人也如今天香港的年輕人一般?

    結語:我在這裏討論的只是我的一些個人感受,沒有太多的數位圖表,也沒想寫成一篇很嚴謹的報告。我在大陸出生,成長;我在香港工作,學習。我對這兩個地方都充滿感情,所以無法用非常客觀的眼光去評價。錯誤之處敬請指正。

    歡迎關註裏昂科技的官方微博:「裏昂科技」,關註微信公眾號:「leon_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