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多家知名車企開啟裁員模式,繼價格戰後汽車行業要出現裁員潮了嗎?背後原因有哪些?

2024-06-17汽車

這裏主要是指上汽,在汽車行業出海不順利的情況下,裁員是企業戰略收縮的偏好設定。

廣汽本田最近的裁員補償條件看起來不錯,預計上汽到時候也還行。

這還是建立在汽車行業現狀和前景都還比較好的情況下,如果換做其他夕陽產業,補償可能都很難拿到。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如火如荼,新能源汽車更是要爭取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現在產業發展遇到的問題是,投資投不出去,消費消不起來,本來要大幹一場的汽車企業們,都面臨著一個問題:

在內卷的市場上,沒有絕對的實力,無法占領更多的市場。

在出海的道路上,到處都是攔路虎,產能剩余找不到出路。

歐盟來一招反補貼調查,加征了大額關稅,上汽是最難受的。

比亞迪和吉利的加征稍低為17.4%、20%,其他企業為21%,上汽則高達38.1%,這表示上汽面臨的關稅稅率最高將達到48.1%。這麽高的關稅,上汽在歐洲的市場怕是很難保住了。

上汽在海外及歐洲市場的出口量,為中國最大。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上汽全年海外銷量達到120.8萬輛,上汽在出海賣車上實作了盈利。

2023年,上汽推出的首款全球車名爵MG4 EV,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的銷冠。其主要銷售地點就是在歐洲,銷量達到了近10萬輛。

今年1-5月,上汽在海外市場交付新車達到46萬輛,同比增長17.8%,在中國汽車企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1-5月,MG品牌新車在歐洲市場交付量超過10萬輛,創同期歷史新高,「每出口歐洲10輛中國車,就有7輛是MG。」

本來MG的增長趨勢非常良好,現在歐盟這麽一搞,MG在歐洲的市場怕是要砸了。現在上汽要麽是在歐洲建廠,要麽只能將重心移往別的海外市場。

從上汽最近的動作來看,一方面是在繼續爭取歐盟改變態度,另一方面上汽是打算在歐洲建廠。

MG這個大品牌在歐洲的銷量優勢基礎,讓上汽有底氣在歐洲建廠。

但無論如何,MG及上汽其他出口歐洲的產品在國內的生產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上汽的被迫收縮、被迫裁員來的十分突然,但目前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