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摩托車的群體,可以分為這七類人群:
1、假摩友
他們並非真心喜歡騎摩托車。他們玩摩托車的目的,純屬跟風和湊熱鬧。
他們騎摩托車的唯一目動力,在於耍帥、約會摩托車圈內的美女帥哥和聚會吹牛。
他們的最大特征是不愛騎車。天冷不騎,天熱不騎。刮風天不騎,下雨天不騎。摩托車經常放在倉柯瑞吃灰。
2、騎仿賽摩托車
這是一群喜歡速度與激情的青年。喜歡仿賽車型極具時尚帥氣酷炫流線型外觀,以及超高速駕駛帶來的腎上腺素爆發神奇體驗。
仿賽車型的摩托車唯一的優點,就是起步加速提速遠比常見家用轎車快。一路上遙遙領先,除非被紅綠燈攔住,不然其他車型誰也追不上。缺點是弓身低趴的騎行姿態,並非舒適的騎行姿態,只適合降低風阻,並不適合長途駕駛、觀察四周環境和靈活操控車把轉彎。
勸騎仿賽車型的青年一句,超高速駕駛摩托車,雖然能夠帶來強烈身體腎上腺素刺激,但也極具危險。猶如出膛的子彈無法拐彎,超高速行駛的摩托車也無法拐彎。兩輪摩托車的抓地力非常有限,時速超過100公裏,假如遇到急彎、突然橫穿道路的人和動物,幾乎無法安全躲避。
不是你技術好就能解決。別信什麽熱熔輪胎,別信什麽壓彎技術,在強大的運動慣性力量面前都是扯淡。
再者,國內人車混流的交通路況,也不適合飆車。如果你在市區、城區和城鄉居民生活區附近飆車,沒人會認為你帥,只會默默罵你一句SB。
超速等於自殺。
如果你喜歡飆車,請選擇專門的封閉式賽道,或者四輪汽車。再不濟,也要選擇半封閉的高速公路。相比於汽車,摩托車重量輕,輪子的抓地力小,不適合飆車。
3、騎復古巡航摩托車
這是一群極具復古情懷與文藝範的人。他們通常是經受過高等教育的建築師、設計師、作家、導演等等。
他們通常喜歡電影、文學、音樂、插花、聊時政和喝咖啡。特別是喝咖啡這個特征,幾乎是他們的共性,也經常被其他車友拿來調侃。
他們可能有點慵懶,但對生活充滿熱愛。
4、騎踏板摩托車和街車
騎街車的人,大都是農民工二代和秉持務實主義的上班族。
因為踏板摩托車和街車是經濟車型。既省油又耐用,普適性最佳。可以走街串巷,可以跋山涉水;便於拉人載貨,便於上班通勤和買菜代步……既不用停車費,又不怕堵車。
農民工二代大都是騎150ML小排量街車,他們的消費心理,主要追求價格實惠、省油和結實耐用。
而上班族大都是騎150ML以上中、大排踏板車和街車,他們購車用途主要是日常上下班、接送孩子上學、周末郊遊散心和節假日偶爾回一趟偏遠的鄉鎮農村的老家。
他們的消費心理,相比農民工一代出現非常明顯的消費升級。在追求車子省油耐用的基礎上,更加註重車子的外觀設計美感、時尚感和運動力量感。
踏板摩托車和街車,正好符合他們「既要好看又要好用」的用車要求。
補充一點,有很多大佬,把各種摩托車型都玩了一遍後,最終不約而同的返璞歸真的選擇125排量踏板車和150排量街車。
125排量踏板車和150排量街車,除了不能上高速,其他方面就像班級裏各學科成績均衡的學生,沒有特別突出的優點,也沒有大的缺點。主打宜室宜家。
5、騎ADV探險摩托車和拉力越野摩托車
這是一群非常喜歡長途旅行、戶外活動和探險的人。
他們的職業身份多種多樣,既有大老板,也有小職工。有的人有錢又有閑,也有的人既沒什麽錢也沒什麽閑。但不管什麽職業身份,並不能妨礙他們對詩和遠方的向往之情。
他們是一群真正充滿活力、熱愛自由和向往詩和遠方的人。
6、專門從事摩托車研發、偵錯和行銷的人員
這類人不用我多說。恭喜你們把興趣發展為自己的職業。
7、摩托車賽事的職業車手
玩摩托車大佬級別人物。希望你們騎摩托車平安順利。
總之,玩摩托車的人,可能出於不同目的,但都只是一群熱愛生活的普通人。我特別討厭那些歧視騎摩托車的人與提倡「禁摩限摩」的政治家。希望有朝一日,國家可以解除對摩托車不合理的管制和限制,解除部份城市禁摩限摩政策,歸還摩托車主公平的行駛權與通行權。
我真正無法理解的,是這群騎摩托車改排氣管故意嗷嗷炸街的人。想請問大家這群人是什麽心理?
今天,看到剛發生於南通市這一起小米Su7車主與摩友群的車主因為口角產生暴力犯罪的新聞之後,不得不承認,玩摩托車的群體中,存在大量認知水平、道德素質低下的人。
那些愛玩混圈的小青年,以及追求速度與激情的仿賽車主,這群人中認知水平、道德素質差的人太多了,幾乎每個城市都有騎仿賽改排氣炸街和飆車影響交通秩序的人,這類人在群體中占比太高了,就不能怪普羅大眾歧視騎摩托車的人。
搞得我現在極度厭惡騎仿賽車型的人。你們破壞了騎摩托車整個群體,在社會中良好的形象與口碑。
羞與仿賽車主為伍。你們這群盲目追求速度與激情的幼稚鬼,跟不上時代文明的野蠻人。
不清楚情況的,可以去網上看看視訊。大概的事情經過是一位原先玩摩托車的青年,在家人的資助下,分期貸款買了一輛小米SU7熱門轎車。然後,該青年約其他摩托車主線下比賽速度。遭到了其他摩托車主的譏諷,其遂攜帶管制刀具,線下會見其他摩托車主,雙方發生了口角沖突,小米SU7車主情緒失控持刀傷人,事後造成一人死亡,多輛摩托車損壞。
網上出現許多提倡「禁摩」的言論。
視訊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