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市場上,上汽集團和廣汽集團可謂是兩大汽車巨頭,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始終巨大,然而就在最近上汽和廣汽兩大集團出現了集體大跌的情況下,汽車巨頭們這是怎麽回事?
一、上汽廣汽雙雙大跌?
據虎嗅的報道,上汽和廣汽兩大汽車集團同日釋出第三季度財報,同時也是最難看的一次財報數據。兩家車企銷量、營收、凈利潤,無一不在大幅下滑。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日釋出財報的比亞迪創業績新高,按照這一銷量趨勢,比亞迪今年有望超過上汽集團,成為國內銷量第一的車企。
汽車企業經營壓力普遍大增已是共識,但仍有部份車企能夠在逆勢當中實作增長,由此更顯得上汽和廣汽在營收、凈利所呈現出的直線式下降振幅,顯得格外刺眼。
今年4月,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首次突破50%大關。這一裏程碑式的進展彰顯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之余,也將一眾依賴燃油車的企業陷入困境,上汽和廣汽也正是這場時代變革潮流下被嚴重席卷的車企。
上汽集團業績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實作營業收入1425.6億元,同比下降 25.5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79 億元,同比下降 93.53%;基本每股收益 0.025 元。
根據廣汽集團9月產銷快報,今年1~9月,廣汽集團累計產量為133.4萬輛,同比下降26.08%;累計銷量為133.5萬輛,同比下降25.59%。廣汽有超60%的汽車銷量仍來自於兩大合資品牌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但這兩大合資品牌正受到市場重創,出現了兩位數的下滑。其中,廣汽本田同比下滑29.06%至30.92萬輛,廣汽豐田同比下滑24.49%至51.79萬輛。
二、汽車巨頭們發生了什麽?
在汽車產業市場中,上汽和廣汽一直是兩顆璀璨的明星。然而,近年來,這兩顆明星卻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尤其是進入2024年以來,它們的財報數據更是讓人失望。那麽,汽車巨頭們究竟發生了什麽?為何會陷入如此困境?
首先,上汽集團與廣汽集團近期股價的大跌,實際上並不完全出乎市場的預料。自去年以來,全球汽車產業尤其是傳統燃油車領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正在逐步改變消費者的購車偏好;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以及疫情後的市場恢復緩慢,也對整個汽車行業構成了不小的沖擊。對於像上汽、廣汽這樣根植於傳統燃油車市場的企業而言,這一系列的變化無疑加劇了其業務模式的脆弱性。去年開始,傳統車企的銷售業績普遍下滑,市場信心減弱,投資者對這類企業的未來前景產生了疑慮,進而導致股價承壓。
其次,當前上汽和廣汽的主力還是燃油合資品牌,然而,市場對於燃油車和合資車的消費態度都在發生轉變。一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降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新能源汽車。另一方面,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也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相比之下,燃油車的競爭力正在逐漸減弱,市場需求也在快速銳減。以廣汽本田為例,作為廣汽集團的合資品牌之一,它曾經在市場上風光無限。然而,近年來,隨著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和消費者對於環保需求的增強,廣汽本田的銷量也在逐漸下滑。
第三,面對市場的變化和競爭的加劇,上汽和廣汽等老牌車企必須加快轉型的步伐。然而,轉型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企業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市場行銷等多個方面進行全面升級。對於上汽和廣汽來說,現在亟待做的是快速轉型,只有趕快拿出叫好叫座的車型才是關鍵。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汽和廣汽都在進行積極的探索。上汽集團推出了名爵、智己等自主電動汽車品牌,並在海外市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廣汽集團則依托埃安品牌,在網約車市場取得了不小的突破。然而,這些努力還遠遠不夠。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上汽和廣汽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心理,打造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第四,從長遠的角度看,老牌汽車巨頭正處於一個決定生死存亡的轉折點。新能源汽車不僅僅是簡單的動力系統替換,它背後涉及的是整個產業鏈條的重塑。對於上汽、廣汽來說,能否抓住這次轉型機遇,不僅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更關乎中國乃至全球汽車工業格局的演變。如果不能及時跟上時代的步伐,錯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黃金期,那麽這些曾經輝煌一時的品牌很可能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最終被市場淘汰。因此,如何把握住這次轉型的關鍵時刻,成為了擺在這兩家公司面前最為緊迫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