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銷量均以慘淡收場,奇瑞風雲究竟是技術不夠,還是行銷出錯?

2024-07-31汽車

奇瑞風雲對國內消費者來說其實並不陌生,在1999年奇瑞第一輛轎車正式下線的時候,當時的名字就是風雲,直到2016年,風雲系列才正式停產,被後面的奇瑞艾瑞澤所替代。縱觀奇瑞風雲在國內汽車市場十多年的征程,有過高光也有過低谷,風雲對於奇瑞來說早已不單單是一款車型,而是奇瑞不斷成長的見證者。

時隔7年,奇瑞再次選擇重新開機「風雲」IP,意圖在新能源領域延續當年風雲轎車的輝煌。但從銷量上來看,現在的風雲系列想要復刻當初風雲轎車的輝煌,似乎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銷量均以慘淡收場,「車海戰術」也沒用?

雖然奇瑞時隔7年重新復活了風雲,但重新回歸的風雲已不再是單一車型,而是一個系列,代表著奇瑞向新能源汽車轉型的決心。所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風雲系列就已經有了風雲A8、風雲T6、風雲T9以及風雲T10四款車型。按照奇瑞的計劃,風雲系列將在兩年內的時間裏推出11款全新車型,產品陣容異常強大。

但從現實來看,奇瑞風雲似乎並沒有達到預想中的好成績,首款產品風雲A8自從1月份上市以來,單月最好成績也就2869輛,上市6個月累計銷量更是僅有10713輛,勉強突破了1萬輛大關。值得一提的是,風雲A8還是目前風雲系列中售價最便宜的車型,起步價僅為10.99萬元,且現在這一成績還是降價2萬後所取得的。

定價最便宜的風雲A8尚且在銷量表現上不盡人意,後續上市的風雲T6和風雲T9則更加慘淡,其中風雲T9在在5月份和6月份的銷量分別為1547輛和4990輛;至於風雲T6,從官方遲遲不肯公布具體的銷量數據就不難看出,背後銷量肯定不會太好,所以才會選擇沈默。

值得一提的是,風雲T6和風雲T9的定位分別是緊湊型SUV和中型SUV,但兩者的起售價卻均為12.99萬元,這或許也是風雲T6不受市場待見的原因,完全是被自家產品給卷死了,旗下各產品之間內耗似乎已經成為了奇瑞的傳統。

最後就是剛剛上市的奇瑞風雲T10,作為風雲系列的旗艦車型,官方給其的定位是中大型SUV,但從尺寸上來看,完全就是中型SUV的標準,與其宣傳的中大型SUV定位嚴重不符。同時在定價上,風雲T10的起步價也直接來到了18.99萬元,比競爭對手比亞迪唐貴了1萬多元,但展現出的產品力卻並未達到外界的預期,一經上市就受到了不小的爭議,這就不難猜測風雲T10上市後的銷量表現了。

客觀來講,奇瑞風雲系列僅用了7個月的時間,就打造出了四款全新車型,在產品矩陣上已經足夠豐富。但「車海戰術」並未換來實質性的銷量成績,是奇瑞沒技術實力嗎?顯然不是,在車軲轆看來主要還是當下消費者已經不再認可「風雲」這一IP。

風雲IP失效,糟糕的行銷一點兒也沒變

按照奇瑞的說法,風雲對於奇瑞有著特殊含義,是奇瑞26年造車歷程的見證者,但在新時代下,重新開機風雲這一名字似乎並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首先,早在2016年的時候,奇瑞風雲轎車就已經停產,期間也並未得到傳承,更沒有成為全球化暢銷、聞名天下的車型,其影響力甚至還沒有當年的奇瑞QQ大。更何況,當初的奇瑞風雲轎車主攻的也是低端市場,重新開機後就搖身一變卻成為了主打中高端市場的新能源序列,讓人一時難以接受,這或許也是奇瑞在模仿超跑巨頭,動不動就向經典車型致敬,只不過奇瑞的歷史在百年汽車工業中太過短暫,根本就沒有留給外界太多記憶,導致事與願違。

其次,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奇瑞風雲壓根就沒有太大號召力,而當下汽車消費的主力軍恰恰就是年輕人。另外,相比銀河、仰望、理想、蔚來、極氪等新興品牌的命名,風雲二字也略顯平淡,很難引起年輕人的註意。單論重新開機「風雲」IP這一件事來講,絕對不是一個明智之舉,這也符合奇瑞一向糟糕的行銷方式。

也許有人會說,汽車看的是技術而不是行銷,這顯然是理工男的理想主義「擡杠」言論。縱觀現在的新勢力品牌,哪一個不是靠著行銷走紅?不可否認技術對車輛的重要性,但在新能源時代,造車門檻已經不再高高在上,傳統汽車三大件也逐漸演變成了「冰箱、彩電、大沙發」。

對於現在的新能源車主而言,更在意的還是乘坐體驗和智慧化體驗,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行銷來吸引使用者,勝負關鍵在技術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返,否則合資車現在也不會被國產新能源汽車打得體無完膚,現在的奇瑞風雲不就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嗎?雖然調子起得很高,半年就推出了四款新車,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很難進入主流陣營。

寫在最後:

從總體銷量來看,奇瑞的表現僅次於比亞迪,半年累計銷量就超過了110萬輛,創下了歷史最好成績。但在奇瑞汽車的銷量構成中,主要銷量來源依舊是燃油車,新能源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僅為18萬輛,其表現還不如理想、問界這樣的新勢力品牌,奇瑞想要靠風雲系列扭轉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頹勢,就目前來看已經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