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小轎車為什麽設計成前驅?

2014-07-27汽車

江湖上對於前驅、後驅的爭議,從來未曾休止過。什麽型別的車有樂趣、什麽型別的車真運動、什麽型別的車才算真車,百家有百言,誰也說服不了誰,但無論如何,從數據來看,如今市面上大多數轎車都是前驅,這是毋庸置疑的,算是「前驅派」的一場勝利。

那麽,為什麽這些汽車廠商都如此青睞前驅呢?

簡單來說,從「小轎車」市場需求來看,群體更在乎的是車內空間、傳動效率、價格等方面。「前驅車」的特性便符合:譬如「入門價格相對低」、「車身重量小」、「傳動效率高」、「內部可利用空間大」、方向(可操控性高)穩定性高,且相對後驅來說造價更低。

簡單來說,前驅車,是發動機與變速箱連線,然後透過左右兩個傳動軸,直接把動力輸出到前輪。而後驅則是由後輪驅動,根據發動機的位置不同,又可以分為前置後驅、中置後驅和後置後驅三種。兩者構造的區別簡單來講就是,前驅車是拉著車跑,而後驅車卻是推著車跑。

首先,前驅車的傳動距離短,前橫置發動機效率最高

所有的前驅車在設計的時候,不管發動機橫置還是縱置,它的重心都偏於前軸,也就是在車頭側,與驅動輪的位置很近,由於發動機的輸出軸與汽車前軸平行,變速箱與驅動橋是做成一體的固定在發動機旁,動力可以直接透過斜齒輪傳遞到差速器上,再經變速箱、驅動橋,減速增扭後傳遞給兩根半軸最後驅動車的前輪旋轉,顯然這種距離最短,且沒有經過任何轉換的傳動效率是最高的。

而後驅車相較前驅來說,發動機功率損耗就會悲觀一些。因為大多數後驅車,采用的是前置或者前中置發動機後輪驅動的布置方式,那麽動力從發動機經過變速箱出來以後,必須透過一根長長的傳動軸,經萬向節傳遞到後差速器,然後才能從後差速器再分出兩根半軸分別驅動兩個後輪。這種過長的傳動距離是會損失動力的。我們知道,傳動軸都是由金屬制成的,雖然它的剛度非常大,但仍然存在扭曲的彈性,只不過這種扭曲用肉眼看不出來罷了……

當車輛在急加速的時候,發動機的扭力非常大,巨大的扭力透過傳動軸傳遞到後軸的時候,傳動軸會發生扭曲形變,這種形變實際上是一種能量的損耗。

再者,前驅布局使得本就定位「小轎車」在舒適性上,車內空間拓展方面,前驅車要好於後驅車。

從實車的角度,很多人都能感受到這一點就是「空間矛盾」。由於後驅車依靠後輪驅動,中間需要一根傳動軸,因此汽車後排中間凸起,加上後驅主打操控性,後懸架調教必然會偏硬,整車乘坐舒適性就比前驅車表現更差是主要原因。

簡單來說,前驅車在後排乘坐空間上要更好,因為後驅車的傳動軸通常會占用一定的底盤空間,形成後座中間的隆起,而很多前驅車可以做到後排地板整平,在空間的美觀上前驅車是高於後驅車的。

於駕駛穩定性來說,前驅車也更適合小轎車的定位

車輛的操縱穩定性,前驅比後驅好。當車輛正常行駛保持車輪足夠附著力的時候,這都沒有問題,可一旦車輪因為驅動力過大而打滑,則橫向的附著力將失去。此時,前驅車沒有問題,除了前進的加速度減低以外,並不會出現失控的狀態。而後驅車則不同,由於車輛是被推著走的,後輪一旦打滑,就會沒有足夠的橫向附著力,車輛就會發生甩尾。尤其是雨雪天氣駕駛時這種感覺更為明顯。

從我們日常生活中出發,對於大多數民用車,特別是中小排量的家用轎車而言,易於操縱是非常重要的,畢竟這種定位的車不能對於駕駛員提出過高的要求,因此這個級別的車基本上會采用前驅。而高級別的後驅車,則會透過增加電子輔助裝置,緩解這一問題。

當然相對的,對於那種追求效能的超級跑車,本身就是一匹烈馬,它要求車主有較高的駕駛技術,所以采用後驅在操縱性方面也不會出現問題。

但整體來說,前驅車更適合「小轎車」的人群定位。

想體驗下穩定駕駛的,可以點選下方連結預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