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摩托車在年輕群體中走紅,這一現象背後反映了什麽?

2022-06-11汽車

瀉藥,一個普通兩輪摩托車駕駛員,座標雲南,怕遇到熟人還是匿了,我來分析下身邊圈子的現象吧。

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再早兩年摩托車並沒有這麽流行。如果某樣東西突然從小眾圈子裏出現在大眾視野裏,那就說明其門檻開始逐漸降低,適用的群體也開始廣泛。

盡管我們國產的摩托任重而道遠,但不能否認的是這兩年國產車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進步。其時尚的外觀、親民的定價註定是能夠吸引一大批年輕人喜愛的。

那摩托為什麽可以走紅?

和當今社會主要人群有著直接關系,95後00後都開始逐步進入社會了,相較於汽車來講,摩托顯然沒有這麽遙不可及,(你在街上也不是隨時都能見到寶馬 杜卡迪 雅馬哈這類落地至少二三十個達不溜的公升車)摩托本身養護成本、出行效率都有著顯著的優勢。

我身邊很大一部份年輕人群體(包括我自己也是年輕人嗷!)他們對於摩托的追求可以說是全身心的投入了,不少00後成年的第一件事是考摩托車駕照而不是汽車,這說明他們對汽車的渴望或者使用率並不直接、明顯。不管是日常工作/上學代步,還是休息日三五成群出去玩,摩托都是再適合不過的交通工具。

剛進入社會,如何有足夠的費用支撐對於摩托的追求呢?

大概幾類

1.在我這個圈子裏部份年輕人都是有父母的支持,給孩子買一個小排量的車幾萬塊錢代代步其實是不難的,那些給孩子買個十幾二十萬的摩托車來代步的,如果不是家裏有礦,那對於父母來講肯定是本末倒置了。

2.透過自己努力,努力積攢出來的小積蓄,會規劃自己人生的,現在買個萬把塊的代步,訂好了人生目標摩托的上限是多少,計劃在多少歲買車,多少歲研究房子,多少歲結婚。(這是極少部份)

3.還有貸款或刷信用卡來買摩托的,這類的人群劃分很極端,一種是工作穩定要不就是事業單位,只要好好幹貸款就不會斷檔,而且年底獎金補貼各種一發一下子壓力就小了。另一種就是在被摩托榨幹,看的出長期月供對他自己生活水平的影響,再加上玩車會有改裝、裝備這些類似無底洞的開銷,出來玩幾次就能隱隱感覺到,因為摩托的支出過多,已經開始影響生活了,有一定硬撐好面子的表現。

4.極少數家裏有礦,隨便玩,富二代有個特性,車買好幾張而且都是好車,但就是不怎麽騎,以至於我們群裏天天都在調侃他們太熱不騎,太冷不騎,下雨不騎,天黑不騎,就是這麽任性哈哈。

圈子氛圍是什麽樣的?

卷,非常卷,所謂天下摩友是一家基本就是哄騙一下新入坑的朋友,圈子大了必定就會出現多元化,不再是從前的風和自由。如果長期在幾個摩友圈裏你就會發現,好幾個人都在互相內卷,我換了張車,你也要換,他買了個shoei,那我也要買個aria,今天你穿件丹尼斯,明天我穿件a星。而且會有鄙視鏈,大排量看不起小排量,大茂看不起國產,擋車看不起踏板、賽道黨看不起跑山黨,跑山黨看不起造型黨。衍生出了很多圈內名詞:什麽插花黨、盆栽組、摩媛等等。

回歸正題,這一現象反映了什麽?

年輕人正在大批次的進入社會,都在尋找自己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摩托車是一面鏡子,反映出了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態度,我身邊不少人至少現在都是堅定了只要摩托不需要汽車的態度。時常有人說年輕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未來是無限的,摩托會把每一個人帶往不同的道路,有的人去了羅馬,有的人走入了死胡同。但我也確實不希望這個交通工具成為主流,第一個是摩托車危險系數遠超於汽車,摩友群裏每天都有各種事故視訊,摩托車駕駛員作為交通道路參與者但凡發生事故,大部份非死即傷。第二個是如果整一個城市以摩托為主要交通工具,說明當今社會主要人群的經濟狀況是不太樂觀的。

最後我還是叮囑下我們每一個人騎摩托的摩友,慢慢騎 騎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