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到這問題已經是21年年底了,數據標註行業還能掙錢嗎?
首先先給結論,能!但想掙錢很難。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換個說法
人工智慧還火嗎?
毋庸置疑,人工智慧現在依舊是最火熱的科技方向。國內疫情穩定之後,大量的人工智慧公司如雨後春筍冒出,而今年更是有兩家AI公司成功上市。眾所周知,當前AI行業還處於弱人工智慧時代,所有演算法模型都需要大量數據進行訓練,所以數據標註行業的業務需求是無比巨大並不斷增長的。
所以數據標註行業肯定是可以賺錢的,如同其他答案的幾家數據標註公司,現在都還存活的不錯。但為什麽說掙錢很難,下面給大家詳細分析下。
根據題主的問題,我理解是作為一個數據標註行業創業者的角色,當前數據標註行業的運作形式如下圖,數據標註創業主要有兩個方向。
方向1:AI數據服務企業 ,主要業務為人工智慧產業的數據業務提供解決方案,簡單來說就是從人工智慧企業獲取數據業務需求,透過自身積累的下遊供應商資源,提供解決方案的中間平台公司。其他答案中(龍貓、覺醒向量、曼孚科技)都屬於這類公司,這類公司實際營運情況都還可以,同為此類的海天瑞聲也在今年成功上市。隨著人工智慧需求的不斷普及,相信這類公司還會出現幾家龍頭行業。但此方向創業的難點較大,主要分為以下幾條。
方向2:下遊供應商 主要提供實際的數據采集與數據標註服務,簡單來說就是處於平台下遊實際進行業務的公司。如果是建立最基礎的標註工作室,這個就只能算做個人經營業務了,類似於開家小店,營運的好也能有份較好的收入,但與掙錢可能關系不大。
這邊主要講講下遊供應商公司的幾個難點;
總結一下
下遊供應商公司也能掙錢,但難度確實很大,供應商公司主要完成標註與采集業務。
數據標註業務依賴於互聯網,意味著你需要和全國的公司相互競爭,中間平台公司已經人力成本固定到足夠低的價格,這樣一看與國內的低端制造業有不少相似之處。當然,標註業務過硬的公司始終不會缺少業務。個人建議多培訓接取較高難度類的標註計畫(3D點雲、視訊連續幀、小語種語音標註等)。
數據采集業務則更類似於人力資源業務,簡單來說就是需要拉各型別或各地點的人頭,這方面又回到人力成本的問題,個人建議多建立國外資源或特殊資源的渠道,這類采集業務價格利潤較高。
行業存在仍存在一些亂象,近兩年也有中間平台不給結算、甚至倒閉的也有。
個人觀點,國內數據標註行業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行業內機會挺多,但註意一點,入行不需要加盟,據我了解到的收取費用的公司無一例外都是割韭菜性質。
最後,我是木子,如果覺得回復有用,求個點贊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