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在小賽道做到「天花板」,傳祺開啟新上升通道

2024-12-30汽車

臨近年底,中國汽車行業的卷依舊沒有減弱的勢頭,大家過得並不輕松,有的卷不動,有的躺不平;有的車企裁員,有的車企倒閉。

很多人在問,行業還能變好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硬幣的另一面,有些中國車企在電動化、智慧化的「破壞式創新」中,已經重構了格局,特別是有幾家戰略得當的中國車企,肉眼可見實作了突圍。

我們把目光放在流量較低的MPV細分市場,不難發現這個昔日由外國品牌壟斷的小賽道,如今已經被中國品牌重塑,像傳祺這種MPV賽道的頭部品牌已經構建起巨大的使用者價值,形成了累計銷量突破70萬的「天花板」。

廣汽傳祺的這套打法,我們稱之為在小賽道做到「天花板」的戰略。如果用科技公司的話說,廣汽傳祺透過一個小品類,跑通了打造爆品的路徑。類似的還有家用SUV中的理想,智駕賽道的問界等,都是這一輪中國品牌崛起中,戰略聚焦套用得當的典型代表。

廣汽傳祺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12月27日,廣汽傳祺透過第400萬台整車傳祺新能源E9的下線,用一台新能源MPV致敬未來。

01. 聚焦「小賽道」

中國汽車市場之所以卷,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產品和品牌過於同質化,缺乏使用者價值研究。

最近兩年打價格戰,最痛苦的,莫過於那些毫無特點、產品全面鋪開的車企和品牌。有些造車新勢力崩盤的速度驚人,就是因為產品沒特長品牌沒特色,看起來都差不多。

廣汽傳祺很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在與傳統車企的拉鋸戰中,搞全品類、長戰線的打法,資源過於分散,在產品和品牌層面都沒有突圍的勝算,反而容易陷入「被動應戰,被人牽著鼻子走」的泥淖。

因此,五年前廣汽傳祺就開始搞聚焦戰略。當時,在MPV市場,有兩三款外資品牌的車在江湖上的地位無人能動。很多人認為,那是一個被外資品牌MPV統治的小市場,不值得重視。

廣汽傳祺不這麽認為:一是當時傳祺已經推出了幾款MPV,市場反饋很好;二是中國技術正在突飛猛進,外資品牌不可能繼續壟斷市場。但份額大的轎車、SUV市場競爭也最慘烈。

中國汽車市場是全球最卷的市場,有大大小小100多家車企重點瞄準轎車、SUV,一款新車的開發節奏從五年壓縮到了不到兩年,一年有上百款全新車型、600多款換代車型推出,被稱為「絞肉機」市場。

市場混戰最終有一天會走向理性,廣汽傳祺很清楚,那時候最缺的,不是有多少產品,而是「天花板」級的精品。

正是這套邏輯,推動廣汽傳祺成為了中國市場的MPV專家,當之無愧的王者。

最近兩年,有一些車企也開始聚焦MPV。不過,此時的廣汽傳祺在中國MPV市場已經具備較強的話語權,不是對手想追就能追上的:

一是新品多,僅2024年傳祺就推出了傳祺M8大師超級混動版、傳祺M8宗師超級混動版、傳祺M8宗師科技關愛版、傳祺M6 MAX、傳祺新能源E8榮耀版、傳祺新能源E8+、傳祺新能源E9超級快充版等多款MPV新車。

傳祺的MPV家族現在已經涵蓋了入門到高端、燃油到新能源、家/商用全場景車型,價格段橫跨10-40萬元。在中國市場,沒有第二家MPV如此齊全的車企。

二是技術創新。作為第一個超越外資品牌MPV,問鼎中國MPV市場銷冠的廣汽傳祺,其背後的核心邏輯是用技術創新進行碾壓。傳祺透過智電科技i-GTEC 2.0,整合底盤、三電、智慧化先進技術,推出比傳統車企更智慧、更豪華、更高效、更高級的產品。

透過16年的研發,廣汽傳祺全棧自研的超級混動技術補齊了中國新能源車的最後一塊拼圖,和同級其他自主品牌形成技術路線的差異。

三是洞察使用者需求,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品質的堅持。

過去兩年的價格戰,讓很多車企不得不犧牲品質以壓低成本。而傳祺反其道而行,內部大會小會必談品質,將品質為先的理念提升到更高層面。

廣汽傳祺現在已經全面實施「四心四全」品質管理模式,從供應鏈體系,到生產制造體系,都有嚴苛的標準和完善的流程。

這種堅持不會像搞噱頭的車企一樣獲得巨大的流量,但恰恰堅持核心的客戶價值,讓傳祺獲得了很好的口碑。開不壞的傳祺,在人人都是自媒體時代,比有意制造的流量效果要好得多。

02. 走向「1-10」

在MPV賽道構建起了「小天花板」,意味著廣汽傳祺在對市場的思考、更強的供應鏈管理、更高的效率等方面,已經得到了驗證。也就是說,在全球汽車行業打亂重構的新能源智慧化變局中,其它車企還在「0-1」的過程,傳祺已經進入「1-10」的階段。

在廣州車展上,廣汽傳祺推出了EV+新能源平台,涵蓋轎車、SUV和MPV車型,包括HEV、EV、PHEV、增程式新能源車和傳統燃油車。

此時的廣汽傳祺,新能源智慧化新技術已經很全面,具備了從單突破,到全引爆的實力。換句話說,廣汽傳祺要將在MPV上構建的「小天花板」,模組化復制成全品類的「大天花板」。

透過EV+平台,廣汽傳祺可以實作增程、插混雙模並列。同一台車,可以有增程、插混兩種技術模式。在效率上,廣汽的增程技術進一步將油耗降低15%,純電續航提升12%。

在智慧化上,廣汽傳祺采用自研、合作雙輪驅動。廣汽擁有自研的AI智慧座艙、端到端無圖智駕等技術,加上華為乾崑智駕、鴻蒙座艙等技術,傳祺在智慧化上備足了籌碼。

從今年的市場情況看,智駕正在成為消費者購車決策的關鍵因素之一。傳祺采用雙輪驅動,可以看出,目的是在確保智駕處於第一梯隊中的同時,透過不同的技術體驗,拉攏市場上不同的消費人群。

在廣汽傳祺的技術儲備柯瑞,有廣汽的ADiGO PILOT智慧駕駛、ADiGO SPACE智慧座艙、華為鴻蒙座艙、華為乾崑智駕,可以根據車型特點,選擇不同的智慧化技術裝車。

廣汽傳祺未來的產品覆蓋極廣。透過EV+平台的鉅星智控底盤可以看到,它可能涵蓋小型車到百萬豪車,其搭載主動預瞄多腔空懸、乾坤掉頭等高端科技,底盤沖擊感降低29%,媲美百萬豪車,轉向靈敏度提升25%,大車也能擁有小車的靈活性。

技術儲備多最直觀的表現是,極大地加快全品類車型的推新速度。在今年廣州車展上,廣汽傳祺亮相了E+平台的第一款車傳祺S7,預計將在2025年第一季度推出。包括傳祺S7在內,2025年傳祺還將推出4款搭載高階智駕的新車。

2025年是傳祺全面智駕的突破之年,廣汽即將迎來一個新的高速發展期,因此,在廣汽集團推出的「三年番禺行動」中,將2027年自主品牌的銷量目標定到了20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