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4-1/814ccab2145ce92c667b2577a623d805.webp)
6月搭載移動端的華為鴻蒙系統上線以來,使用者數突破千萬。國內手機廠商僅有魅族明確表示可搭載鴻蒙系統,其他國產手機廠商暫時默不作聲。目前移動端作業系統以安卓和IOS壟斷國內市場,被期寄突破國外壟斷的華為鴻蒙,想要在移動端作業系統替代安卓,華為後發並沒有優勢。而如果認為鴻蒙系統僅僅與安卓和IOS分庭抗禮,格局未免小了些。此前阿裏雲OS、微軟WP的失敗就是前車之鑒。
鴻蒙系統從2019年搭載榮耀智慧屏,其最初定位便不是行動作業系統,而是物聯網的作業系統。與人們認知中替代安卓定位有著很大預期差。一直以來物聯網發展智慧音箱、智慧家居、智慧穿戴產品均是在硬體著力。鴻蒙系統定位在物聯網底層軟體作業系統,無疑加快了物聯網的發展。
一、物聯網主要入口在哪裏?
傳統PC端興起於微軟作業系統出現,後來才有互聯網。移動端智慧型手機消費升級,有了安卓系統和IOS系統,後期3G4G升級迎來行動網際網路時代。目前5G建設行程中,物聯網有著明顯的崛起預期。在消費端感受我們智慧家居多一些、智慧型電視、掃地機器人等等但我們絕不會滿足這種過於簡單的物聯網。在消費端中智慧汽車發展可能是消費升級中讓人感受到物聯網強大所在。如果智慧型手機端是行動網際網路的入口,那麽智慧汽車很可能是物聯網的入口。目前華為基於車機的鴻蒙系統訂單火爆,填補國內智慧汽車車機底層軟體作業系統空白。
比亞迪奇瑞等均開始計劃搭載華為鴻蒙車機系統。
鴻蒙系統對於行動作業系統安卓以及ISO很難有顛覆性替代作用,但是對於物聯網有著極大促進發展作用。智慧汽車很可能物聯網的入口,那麽套用層面上車聯網將會最先體現在消費端。因為智慧汽車發展車聯網是必然趨勢,有機構預計車聯網規模將是物聯網總體的20%,這不僅是各路汽車廠商車載前裝發力點,而且政府新基建投資中智慧城市重要一環,尤其是智慧交通公路側設施升級,需要架構一系列通訊基礎設施。最終實作車路協同將是中國智慧交通發展目標,也是實作無人駕駛自動駕駛的必要條件。
二、車聯網之車路協同
2020年11月中國車聯網C-V2X成為全球標準體系。2021年智慧網聯車滲透率超過50%,同時5G建設進度加快。對於車聯網行業前景今年是一大拐點。而車路協同建設加快將會推進車聯網套用走向爆發時期。
![](https://img.jasve.com/2024-1/56535b5d65dc3b164889c5ea0966c34a.webp)
從出行安全形度為首要考慮點,單車智慧化消費升級,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減少60%交通事故率。而車聯網普及可以避免96%的交通事故。可以說車聯網時代大幅降低了交通事故率。
![](https://img.jasve.com/2024-1/10a7a77e2ed1bb91e777e3bbc5dc3922.webp)
舉個簡單例子,在沒有車路協同情況,智慧車依靠導航可能辨識路段前方事故。但是這種事故發生到導航反饋出來,有很長一段時間延遲的。導航在沒有反饋出來時候,也許你已經在這段路上堵上了。甚至因為前方事故突然,導致後面車出現追尾事故。而車路協同實作後,事故發生第一時間會發送給所有車主,同時第一時間標註該段路出現事故註意繞行。
在車聯網中,車-車通訊、車-路通訊、車-雲通訊實作車路協同的根本,不僅需要汽車智慧化,還需要路側智慧交通設施建設。目前中國多個地區均有智慧交通試點路段。
投資角度來講智慧汽車涉及產業鏈甚廣,無人駕駛賽道都已經明顯得拔高估值。而實作車聯網智慧交通中,光靠智慧的車是遠遠不夠的,背後雲端建設,交通設施智慧化升級都是重要的基礎,車路協同路側升級建設明顯被市場低估。
車路協同建設基礎除了5G通訊等裝置設施,還需要監測軟體和系統。千方科技是車路協同建設路側端的軟體龍頭,阿裏、百度、華為均先後與其合作,比較突出是百度明確提出合作內容之一就是合作推出百度Apollo車聯網車路協同解決方案。並曾中標多地智慧交通建設計畫。
今年5月百度Apollo Air在不使用車載傳感器前提下,僅用路側端協同感知,利用車聯網和5G通訊技術實作了在開放路段車-路-雲協同的L4級自動駕駛。這是全球首次突破之舉。也證明了車路協同的重要性。
三、電子車牌
車輛管理和交通支付環節,是最先進入車聯網的。比較熟知的就是交通部強推的ETC。ETC無須停車收費,依靠路側端短程通訊與車載端感應裝置實作物聯網的車與路連線,同時上傳雲數據系統與銀行結算。ETC之所以迅速普及,與銀行之間競爭ETC市場份額有很大關系。在資本市場上ETC行業搶裝潮使得相關企業出現了十倍大牛股。不得不重視類似ETC的電子車牌發展。
而電子車牌區別於ETC,其車載端無須電源僅需一張芯片卡,透過路側協同裝置發射射頻訊號反饋來辨識電子車牌資訊。對於傳統車牌來講電子車牌是顛覆性的。因為傳統車牌有套牌現象,或者天氣原因,無法網路攝影機無法辨識。電子車牌不存在這種問題,無論多快速度多惡劣天氣均可辨識汽車的電子標識。
電子車牌作用對於公安部管理來講意義重大,相比交通部推行ETC解決收費措施。電子車牌目前作用在於管理,過去幾年國內諸多地區已經有電子車牌試點。今年4月公安部就電子車牌展開征詢意見。可見電子車牌全國推行之日不遠。
電子車牌推行第一要素是建設大量辨識路側設施,第二要素便是對於車主便利性。現有車牌發放制度沒有改革之前,電子車牌可能難以推行。與ETC不同,ETC涉及高速繳費,極大便利了車主,而且ETC開啟高速收費市場涉及到銀行利益,各大銀行競爭ETC開啟的繳費套用場景市場紛紛推出優惠政策,銀行ETC廣告刷遍朋友圈,給車主帶來優惠以及便利所以推廣積極性高。才有ETC火爆的搶裝潮。
![](https://img.jasve.com/2024-1/d1d92d5f5b4af217c99145fc576f9c47.webp)
電子車牌目前僅涉及公安部,隨著物聯網的發展,車主資訊數據是必不可少的。車聯網加入電子車牌一環也是極有可能的。但是在金融主體未涉及電子車牌之前,在消費升級端未感受到電子車牌帶來便利前,支付端依舊需要依賴ETC。雖然目前沒有普及,但是電子車牌已經開始套用在特定車輛管控上。
總結:華為鴻蒙開源使得物聯網裝置端企業紛紛加入華為生態,推進了物聯網時代發展。而智慧車作為載體,車聯網將可能是物聯網最主要的套用場景,智慧交通車路協同便是政府基礎設施中新基建主要投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