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edee
6月28日,一汽-大眾旗下著名的「家轎雙雄」速騰與寶來,終於迎來了中期改款煥新,可謂是六月底的一次雙廚狂喜,雙喜臨門。
此次,全新寶來推出200TSI與280TSI等2種動力配置共5款車型,官方指導價為11.29到14.19萬元;高一級的全新速騰推出了200TSI、280TSI與300TSI 3種動力共7款車型,官方指導價為12.79到17.29萬元。
是的,以上這兩款車型吧,可謂是21世紀以來中國家轎方面的中流砥柱。正是在這對兄弟的默契配合之下,21世紀初,大眾引以為傲的「銷量神話」又迎來了一輪新高潮。截至今年,寶來和速騰都已擁有超過350萬的車主。
即使近2年來,造車新勢力和自主品牌蒸蒸日上,合資品牌逐漸式微……這裏必須插播一下,雖然這幾年來中國人買走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大眾汽車。但截至去年,大眾品牌已經在中國連續第三年銷量下滑。
但一汽-大眾的這兩款轎車月銷成績依舊相當不錯,甚至時不時地摸到2萬輛以上。尤其是上個月,這對兄弟直接拿下了全國汽車月銷榜的第五第六位。
只能說明這兩款車成功地在中國生根發芽,成為了一汽-大眾近兩年來最依仗的左膀右臂(看看這兩款車每月所占一汽-大眾產銷份額就行了)。
無論是速騰或寶來,其實都繞不開捷達。
作為近半個世紀以來最經典的大眾車型,捷達可說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無法繞開的一座裏程碑,其重要度甚至超過了桑塔納與高爾夫。
大眾公司應該是出乎預料的,這款1979年在歐洲上市,主要為討好歐美普通家庭研發的緊湊級三廂轎車,居然會在12年後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並在10年內接過老大哥桑塔納的槍,成為那個國家,最受歡迎且最長青的三廂家轎。
曾有人做過一個頗為貼切的比喻:「對於中國汽車市場而言,大眾捷達像是一位來自海外的‘傳教士’。改革開放後,中國汽車工業剛起步時他就來了,且一直矜矜業業陪伴左右,不僅一同經歷了中國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更深度參與其中,以自己的方式打造出一批優秀的傳承者。」
寶來和速騰,就是捷達在中國精心培育的一對兄弟。
2001年,第四代捷達在一汽-大眾下線,並有了一個極討口彩的新名字「寶來」。它是國內第一款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緊湊型轎車,同時擁有1.8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1.8T渦輪增壓發動機。
當時,國內絕大多數20多萬的三廂小轎車都是以乘客、家庭為出發點打造的——初代寶來走的是效能風,這種錯位競爭很快就讓它擁有了一群擁躉,甚至還擁有了一個如今看來有些誇張的綽號:駕駛者之車。
5年後,基於全新PQ35平台開發的第五代捷達在全球同步發售。名字最多也最復雜的大眾車型就此誕生——在北美和歐洲,這一代的捷達仍叫Jetta;在阿根廷以及智利市場,它叫做Vento;在墨西哥以及哥倫比亞,它被稱為Bora,而在中國,我們無比熟悉的Sagitar速騰登場了。
更重要的是,它的復雜並不僅限於名字,還有「性格」。
這麽說吧,速騰剛登場時曾被說成「好奇怪一大眾車」,其市場定位讓許多品牌摸不著頭腦:居然有這麽一款三廂轎車,比A級車高半個級別,比B級車低半個級別,且采用多連桿式結構的後懸掛,把舒適性和操控性這對矛盾體合二為一了。
安安靜靜地做美男子不好嗎?非要再額外加入風風火火的人設,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太多「臥槽!加多了」的杯具。
但這款無論尺寸還是定位都奇奇怪怪的大眾車,恰恰滿足了21世紀初國內年輕消費者對家轎的所有需求,更具備了競品們不具備的額外優勢,討巧地在價效比與品質之間找到了某種平衡。深諳中國本土化消費特征,更深諳中國特供的一汽-大眾,讓習慣了「平實」、「中庸」的中國汽車消費者開始有了新嘗試與新選擇。
自此,以速騰為首的A+級轎車這一細分品類橫空出世。
2008年,一汽-大眾寶來迎來第一次改款,並進行了重新定位——為了不與兄弟窩裏鬥,更為了能相輔相成地拿下更多蛋糕,寶來取消了1.8T發動機。「駕駛者之車」至此與運動分道揚鑣,開始宜室宜家,正式成為最受國內普通家庭歡迎的A級緊湊型小轎車,直到現在。
如今,在諸如復古摩登、直男機甲、賽博龐克等等各類新設計風格橫飛的時代,當年這對兄弟的「發家事跡」和「心路歷程」早已算不上號,但依舊稱得上「經典」二字,經典到可以橫跨兩個年代,讓國內消費者在汽車產業飛速發展的今天,仍然對大眾這個品牌保有自來熟般的認知與依賴。
有句剛句,昨晚正式登場的一汽-大眾全新寶來與全新速騰兄弟,大機率還是會獲得中國消費者的偏愛。
它們承襲了上幾輩兒的四個關鍵詞:主流合資、價格不高、空間不小、用車不貴。同時也進行了一番不大不小的改造——不僅僅在外觀上更符合當下大眾審美。還有如今不可缺少的科技體驗,一汽-大眾也做得非常地道。
總的來說,這兩款全新換代車型的最大亮點主要在兩處:動力和內飾。
先是全新寶來,取消了1.5L自吸,保留了EA211系列的1.2T及1.4T高功率版兩種動力。其中,1.2T最大輸出功率116Ps,峰值扭矩200N·m,1.4T最大輸出150Ps,峰值扭矩250N·m。
不少對初代寶來念念不忘的老司機們,應該對高功率版更為偏愛。畢竟當初剛進入國內市場時的寶來,可是比4代高爾夫還要剛的小甜甜,為了後來的速騰,才兄友弟恭地放棄了自己原來的鋼炮個性,變成如今的牛夫人。
傳動部份依然匹配成熟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不過加入了制軔能量回收技術,因此在能耗上有一定降低,據說有媒體老師在試駕時,可以把油耗控制在3字頭上了——在油價越來越離譜,電動車越來越貴的2022年,新寶來的這個「小確幸」似乎頗能打動人。
速騰方面,除了沿用1.2T和1.4T發動機,這次還多了1.5T Evo2發動機,最大功率118kW,最大扭矩250N·m。速騰也是第一款裝載這款發動機的中國車型。據說這款發動機在海外口碑不錯,無論是燃油經濟性還是動力表現上都要比1.4T更有優勢,並且滿足國六RDE要求。
傳動部份沿用了7DCT和5MT變速箱,依然搭載經典的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和多連桿式獨立懸掛結構。
如果說,此次這兩款車的動力是做簡單的加減法,那麽內飾則起碼屬於四則運算的範疇了。因為他們都引入了6月27日,也就是之前一天剛釋出的「大眾IQ.科技」。有媒體在此前試車時就表示:「就近兩年而言,大眾體系內的中期改款車型比起五六年前真要良心了不少!外觀上雖然還是很標準的大眾臉,但細節提升非常大,稱得上翻天覆地。」
據悉,「大眾IQ.科技」是目前大眾汽車最先進的科技配置。某種程度上,它可謂是大眾向軟體驅動型移動出行提供者轉型的關鍵。
這裏咱就不復述了,畢竟網上關於「大眾IQ.科技」的新聞稿有很多。總之就是大眾旗下一個加滿了新buff的專屬科技品牌,整合了品牌旗下最先進和最具競爭力的智慧科技配置,主要涵蓋了智慧駕駛輔助、自動泊車、車聯網服務、人機互動等目前最流行且最引人矚目的汽車智慧科技。
放到寶來和速騰上,首先是體現在兩款車都采用雙屏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12英寸懸浮大屏搭配,搭載CNS3.0第三代資訊娛樂系統。其中,液晶儀表可顯示胎壓、導航、車輛駕駛模式等資訊,中控大屏支持語言互動、無線投屏和CarPlay等功能,將智慧化與實用性兼顧的很不錯。
其中,全新寶來標配的是「大眾IQ.科技」旗下的IQ.Drive智駕管家和IQ.智慧車聯,1.4T的高功率版還有L2級駕駛輔助,將寶來一貫以來的兩大優勢——安全性與舒適性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延伸。
全新速騰則擁有IQ.Drive智駕管家、IQ.語音精靈和IQ.智慧車聯等科技配置,包含了L2級別駕駛輔助、CNS3.0導航系統,ACC 3.0高級自適應巡航系統、Lane Assist車道保持系統、換道輔助SWA功能和Front Assist與碰撞安全系統等功能。
此次,無論寶來還是速騰,在外觀方面沒有什麽大刀闊斧的出挑改動,多是針對一些細節進行的錦上添花,旨在讓整車家族化特征更加明顯,電動化和智慧化更突出。比如新款寶來的車身長度略微加到了4672mm,車身高度也提升到了1478mm;而新速騰的軸距達到了2731mm,車長相比現款增加了38mm……
當然,個人感覺最有點兒意思,且最符合當下潮流的外觀變化,應該是兩款車的尾燈,都被換成了「大眾IQ.科技」旗下的IQ.LIGHT矩陣式LED燈組。
肯定有不少人覺得,依舊主攻燃油系的全新寶來與全新速騰已經屬於「二營長的義大利炮」的範疇,明日黃花。但要曉得,義大利炮之所以被李雲龍念念不忘,不僅因為它質優價廉,更因為它在中國的戰場上,依舊具有很強的實戰能力——放如今,同理。
最重要的是,這兩款脫胎自捷達的大眾小轎車,無論你喜歡與否,都已把平凡與經典做到了極致,著實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