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買最便宜的寶馬奔馳的人是什麽心態?

2019-10-14汽車

去過幾次寶馬/奔馳/奧迪/保時捷的博物館,去過看寶馬/奔馳/奧迪/保時捷的生產線/研發中心,也去過日產/五十鈴這個等級和北汽銀翔/金杯這個等級的好些廠子看生產線,給我的印象是豪華品牌廠子的自動化裝置更多更全,自動化率高,工藝更精,管理更完善(死老筋規定很多),品控就好。

北汽銀翔那種真的就半手工作坊了,怪不得倒閉……

多數人只能理解到品牌宣傳層面,不懂汽車機械電子本身,所以BBA在多數人眼中還是一個「富人標簽」,又有些人心態失衡,認為周邊的小年輕拿著20多萬甚至20萬不到買個BBA獲得「富人標簽」,自己被比下去……

我之前不相信有這麽二逼的玻璃心人,結果周邊真的有人酸出來,受嘲諷者是我們公司的微博大V,A3車主,就發到微博上,我回復安慰了ta。遇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來應該答一個。

先拿A3來說吧,上一代退市之前最便宜14.5萬裸車價的兩廂版最低配,用料比高爾夫高一個等級,很值得入手的一台小車,省油又好開。現在第八代「數位」高爾夫老貴了,理解不了。

上一代A3的終極版RS3我也開過,400PS的2.5T五缸神機,加雙翅膀就會飛啊。

寶馬1系,後驅進口版,你說這車裝逼車?你開過多少個版本的1系進口?跑過賽道嗎?好吧,沒,你只是認得藍天白雲標,覺得人家20萬買個寶馬太掉價…… 1系最值得買的那台車是M140i,大六缸濃縮小後驅車,當年30萬出頭就有,國五清倉時期。發動機太大,頭是重了點,不經常去賽道刷圈沒啥大問題。

寶馬1系,國產前驅三廂版,目前優惠振幅很大,2.0T版本值得入手,真不貴,也就一台自主緊湊智慧電動車的錢。不,分分鐘落地價便宜過自主進口智慧電動車……

奔馳A級進口/國產,1.3T對應這價格,貌似有點貴,過了過了。A35L、A45、A45S都開過,力推A45S,超級上頭。70萬買A級總不會被說裝逼了吧?其實這個價位我更推薦買AMG C43 Coupe,雖然沒有一人一機會被說裝13(萬事皆可被汙蔑裝13),但下一代C43真的就四缸了。

奔馳CLA算不上裝13之王?不算,有點貴。

奔馳B級呢,2019在德國租過新一代的來開,做工挺好的,但在德國本土也賣很貴,最終沒進入國內銷售。

為什麽沒人說ATS/CT4買家是「買最便宜凱迪拉克去裝13」的人呢?好吧,只會拿車去漂移的二楞子,他們看不上。

再看看SUV產品線,奧迪Q2L開過好一陣子,做工用料的確算不上精良,比A3稍遜,終端價格倒是壓得很低,讓這玩意有了價效比。油改電那款麻煩別動心思,不好使。

奧迪Q3,不算奧迪最便宜SUV但也算入門車了吧,3年多前我們拿到媒體試駕車去蹦了幾次彈射,驚呆了,EA888三代標準功率220PS,裝一台SUV上,加速實測6.9秒,制軔實測34.6公尺。3年多前喔,入門喔。

寶馬X2開的次數不多,不好評價,只能說印象不深,沒推薦過朋友購買。

推薦寶馬X1的次數多,價位已經直接挑戰CR-V皓影這類車了,入門配置也不算太低,但用料真的隨著優惠振幅加大變得越來越水。看各自需求吧,這車很老了,退市前夕,目前不是十分推薦,一定要買這種大空間前驅豪華SUV的話,也別買1.5T三缸那個。

奔馳上一代GLA和這一代GLA都開過,價格還是偏貴。

GLB行駛質感一般,也貴,不在討論範圍內。

就這些了。個人認為買車這東西是沒必要上綱上線,當一個人完全不知道機械素質、用料做工、品控口碑,他就有可能去認為買廉價豪華車的人只是裝13,實際上豪華品牌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標簽而不是一整天標準嚴苛的制造體系,他不會去深究豪華品牌零部件一個個都有大數據溯源這事,也不會深究豪華品牌的車可能光跑耐久性驗證就跑出四五百萬公裏。

說句閑話,你們知道一些新勢力的車是怎麽造出來的嗎?媒體沒錢天天租賽道,多數加速制軔測試都是在市郊未全線開通的斷頭路上面跑出來的,而我們時不時能看到某新勢力的人拿測試車過來做標定,原來車是這麽造出來的?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