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為什麽幾乎所有的車評人都在憑自已的主觀感受評價汽車震動?

2021-08-19汽車

我不是車評人,但我可以按照題主說的,不帶主觀感受,只用測量的方式去體現震動。

一輛奧迪Q3 Sportback, 搭載2.0T增壓EA888-DPL發動機,全新車。

另一輛是英菲尼迪Q50, 搭載3.7L自吸VQ37HR發動機,生產日期2016年2月,裏程6萬公裏。

按題主說的,不帶主觀評價,用儀器。於是我翻出了多年前買的振動測試儀。

現在我要測試兩款車的怠速振動情況。統一條件為:

  1. 熱車狀態
  2. 關閉空調
  3. P擋松手剎
  4. 胎壓均調整至兩車推薦值
  5. 堅硬平坦地面

測試結果如下:

Q50
Q3 Sportback

測量點均為發動機艙左側懸架塔頂附近。

提煉數據:

怕大家不明白,我再解釋一下數據是什麽意思。a代表加速度,反應振動沖擊力的大小;v是速度,反應振動頻率;s是振動位移,反應振幅。

測試結果可以看出 Q50的振動要比Q3 Sportback低 ,完了。

你覺得這能說明什麽呢?Q50的體驗更好嗎?如果我不說自己的車內主觀體驗,相信題主也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吧。

但如果我把自己的主觀體驗說出來,估計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甚至說我被奧迪充值了。

主觀體驗是: Q3 Sportback的怠速振動感受並不比Q50差。Q50在低轉速高負荷和高轉速高負荷時,優勢才非常明顯。

原因在於,NVH是個系統工程,決定車內振動感受的因素有很多,發動機的振動能量要透過車架、防火墻、座椅骨架、填充物、轉向機構等等,才傳遞到人體。

可能有的人會問,你幹嘛不直接測車內中控台或座椅的振動情況?

因為中控台和座椅表面都是軟的,探頭無法透過磁吸方式固定,只能用探針法。但手持探針會因人手的力度、角度不同,對數值的影響巨大,以至於無法得出穩定結果。

開過不下百款車,我再加一句更討人厭的主觀經驗: 很多時候空調壓縮機啟動帶來的振動,要比發動機振動更明顯,越便宜的車越是如此。

而且,我這個測試在專業工程師眼中就是個笑話:

  1. 測試環境不夠統一,環境溫度控制好了嗎?
  2. 車輛狀態不夠統一,拿6萬公裏的中齡車對比全新車?
  3. 裝置精度不足,功能有限。你拿個1200元的便攜測振儀就敢對標主機廠動輒上千萬的實驗室?
  4. 光測個怠速就夠了?各個轉速、車速下的振動情況你咋不測?

所以題主所說的「不帶主觀表達,完全使用測試數據」,除非你讓車評人自己建個試驗艙,然後生成測試報告。前提是你得養得起他,讓他有底氣不拿廣告費也能活下去,甚至面對隨時可能的法律風險,不然人家憑什麽花錢做測試,然後免費給你看報告呢?

還有個省事的辦法,直接向車型對應的主機廠工程師索要,前提是人家願意給你。

當然一切的前提,是你看得懂那份不說人話的測試報告。當然,你可以讓他高度總結提煉結論,可一旦如此,必然摻雜個人的主觀評價。

且不說,主機廠的NVH測試本來就包含工程師的主觀評價,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