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打破國外開發系統束縛,行業呼籲建設智慧汽車開源作業系統

2024-06-28汽車

近年來,隨著智慧化水平不斷提高,汽車套用軟體研發叠代日新月異,且越發成為車企品牌推廣中的表現熱點,但隨之而來的隱患也逐漸顯現。

「汽車套用軟體的研發高度活躍,加入的生態夥伴越來越多,全社會投入的人力、財力巨大。但在這一片繁榮的背後,基礎軟體的套用與研發也引起業界的擔憂,猶如萬丈高樓建在沙灘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在2024首屆中國(重慶)智慧汽車基礎軟體生態大會暨第三屆中國汽車芯片高峰論壇上如是說道。

付炳鋒表示,目前中國汽車基礎軟體的開發,都是建立在國外現成的開發系統上,這些軟體的誕生場景和套用領域不同於當今的汽車產業的要求,對於套用領域的創新空間有一定的制約;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資訊保安方面存在不確定性,尤其是與硬體芯片協同融合的風險更大。

因此,近年來,業界呼籲重視基礎軟體的自主創新和研發,建設智慧網聯汽車自主可控的開源作業系統。

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智慧駕駛專業總師徐誌剛表示:「未來車型軟體開發成本將增長83%,所以開源生態是降本方向。」基於此,徐誌剛提出對行業發展的建議,包括建設開源共創產業體系,加快建立開源共創汽車計算平台;引導政府資金、社會資本、財稅補貼,助力計算平台全產業鏈發展等。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俊表示,長安汽車正打造標準化軟體介面,建設人工智慧智算中心和數據共享聯盟,打造開放的合作體系,構建面向新汽車開發的工具鏈和底層的作業系統,與全球合作夥伴一起打造新汽車和新生態。後續,長安汽車將舉辦首屆開發者大會。

目前,打造開源作業系統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共識,尤其芯片底層的內核作業系統,將影響上層軟體的自主開發。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透過數據,我們發現越新的資訊行業,開源模式的比重越大。和傳統閉原始碼相比,開源已經占據了主流發展趨勢,這種模式已經從軟體領域發展到了硬體領域。」

為此,倪光南提出發展開源RISC-V架構。記者了解到,開源RISC-V是新一代資訊領域芯片的指令集架構,開放程度高,目前已經得到全球70多個國家、上萬開發者的加入,並且數量還在不斷地增長。根據咨詢公司Cartner估計,到2029年,開源RISC-V架構會占到整個處理器約25%的份額。

「我們把基礎軟體比喻成生態的催化劑和粘合劑。使用者和開發者之間是透過基礎軟體粘合起來,所以基礎軟體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倪光南表示,未來市場主流CPU可能出現三種主要架構,包括X86架構、ARM架構和開源RISC-V架構。原有的基礎軟體生態適合於X86架構、ARM架構,而開源RISC-V架構的發展將影響到基礎軟體的套用現狀,形成適合開源RISC-V架構的基礎軟體,進而催生出國內新的軟體產業巨頭。

2023年,博世、高通、英飛淩、Nordic半導體以及恩智浦等五家頭部汽車電子芯片公司共同宣布,將投資成立一家基於開源RISC-V架構的合資公司,並以汽車市場為第一個發力點。短期來看,RISC-V已經實作控制芯片,車規芯片,安全芯片等的架構替換。還有很多廠商開始用於車身、動力、底盤等高效能RISC-V芯片。目前,RISC-V在智慧網聯汽車的套用還處於早期階段,尚未實作大規模上車。

倪光南認為,隨著產業領域不斷拓展,每個領域都有不同需求,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在AIoT的新時代下,以往的資訊時代是軟體定義需求,硬體很難定義,這是因為硬體的投入很大,開發周期很長。而RISC-V架構采用模組化且支持自訂擴充套件指令集,容易擴充套件,可面向特定領域需求,縮短開發周期。所以未來硬體被定義也有可能用RISC-V來實作。RISC-V自訂擴充套件指令,目前經過一些公司量產已經證明有效,與基礎軟體相配合下,芯片可以面向特定領域進行最佳化,超過了過去傳統的價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