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為什麽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買合資車了?

2023-09-12汽車

人在國產,來自合資,工作十余載,可以比較公允的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答案】

老一輩的人,他們當年看到的是合資的好,和國產的劣(這個不解釋了,2000-2015年家裏有輛車的都知道)

而新一代的年輕人,確實遇到了好時代,他們不僅可以在國產車上享受到合資帶來的好,而且還能享受國產的報酬(低車價和保養,潛在就業機會)

【聊聊「國產車上享受合資的好」】

同樣先說結論,從1983年下線第一輛Santana用ckd件(即所有零件外國提供)下線以來,合資就在孜孜不倦的開始做著消化吸收國外技術的工作。約是在2014-2019年,國家下了很大一盤棋,整個汽車供應鏈可以國產獨資的,企業都必須拿出前幾年賺來的壓箱底的錢,錢不夠的國投來湊,買斷外方股份轉為國產獨資,只要技術不被卡脖子的,基本都在2014-2019年這段時間裏完成了國有獨資,很大程度上,確保了國產汽車剛起來時還未獲得市場前,零部件供應鏈不會被外方卡脖子掐苗頭。

以我的我的老東家是上汽為例,沒錯,就是如今簡中互聯網上人送「賣辦」的那個上汽

一輛車上2-3萬個零件,我相信有一個觀點大家不會反駁:

光是會造發動機變速箱,是遠遠造不出一輛合格的整車的

傳統車企只負責制造動力總成和車身,噴漆,焊接,以及總裝;我們將剩下模組的制造統稱汽車零部件。

上汽不僅有大量合資車企,也有覆蓋所有零部件的合資公司,而如今大部份都變成了華域全資控股的華系公司。(華域集團是上汽旗下汽車零部件公司獨立出來的一個集團)

我們來看看這些公司的背景:

聯合電子——研發制造車輛核心神經控制系統:

1995年成立上汽和德國博世合資的公司,研發制造車輛的各種控制模組,國內有自主研發能力,幾十年來培養無數國內汽車電子人才,很多江浙私人汽車電子公司的核心人員都來自聯合電子。

同時聯合電子也是,吉利,比亞迪,理想和蔚來的核心供應商。

延鋒——研發制造車輛座艙的所有零部件,車內可以看到摸到的所有東西:

延鋒是上汽華域全資子公司 ,延鋒旗下有多家合資公司,業務涵蓋內飾,外飾,座椅,安全件,電子件(車內)

延鋒內飾,最早叫延鋒偉世通,透過和美國偉世通合資在國內建立汽車內飾和電子方面的制造和研發能力,2014年和偉世通剝離,收購了美國江森內飾包括其海外研發和生產基地以及銷售渠道, 成為一家純華系的全球內飾供應商 ,上海的亞太技術中心是其最大研發基地。

延鋒彼歐,延鋒集團負責外事零部件的研發制造,至今和法國彼歐保持合資關系,但國內完全自主研發和制造。

延鋒座椅,最早叫延鋒江森,是延鋒和美國江森自控合資在國內建立汽車座椅研發和制造能力的公司,後江森座椅業務改名安道拓,2019年已獲得自主研發和制造能力的延鋒就 獨立成立了延鋒座椅並繼承所有研發和大部份國內工廠

延鋒電子,全稱延鋒偉世通電子,至今依舊和偉世通合資,開發座艙電子產品。

延鋒百利得,全稱延鋒百利得汽車安全系統,由延鋒 和美國百利得合資,主要從事汽車安全系統的設計、開發、測試、制造以及銷售,產品包括方向盤、安全氣囊 模組和安全帶以及整個汽車被動安全 系統。

延鋒業務涵蓋國內所有國產車企 ,以比亞迪為例,延鋒是比亞迪最重要的合作夥伴,比亞迪的幾乎每一輛車,上到仰望,下至各網的所有車型或內飾,或座椅,或安全件,你都能找到延鋒的產品。

長城,吉利,蔚來,包括最近熱火的小米,都是如此,即便2018年國產崛起之前,延鋒的口號也是,路上跑的車裏至少一半都有延鋒的產品。延鋒內飾至今依舊是全球內飾市場份額 top3 的公司。

華域視覺——研發制造汽車照明相關一切產品

原上海小糸車燈,是上汽和日本小糸車燈合資企業,現在的華域視覺科技有限公司,是由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原上海小糸車燈有限公司(成立於1989年)日方股東股份後, 於2018年3月28日,正式轉制成立的純國有企業

車燈和內飾是國產車走向高端的重要技術保障,作為中國市場份額第一的車燈和照明系統供應商,華域視覺在這方面的技術和研發的積累,尤其是與國際同步的智慧照明系統,是國內車企向上突破的重要基石之一。

華域賽科利車身

即上海賽科利汽車模具技術套用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 由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汽車工業香港有限公司共同出資 組建而成。

華域賽科利主要在金屬材料連線方面具有高競爭力,國內第一代國產鋼鋁混合車身的焊接技術就來自這家企業,掌握雷射釬焊,單邊點焊,凸點焊,包邊等特殊工藝多年的研發和生產經驗。還具備原型車白車身樣件制作與模具開發能力。

除了上述傳統藝能的車身線和鈑金模具制造能力外,電池盒產品和電芯結構件產品,是新的主營產品線。

這是賽科利的合作車企,幾家頭部的國產車企都是重要夥伴(寧德,蜂巢,弗迪都是國內頭部電池供應商)

亞普汽車部件

亞普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成立於1988年, 由國投高科技投資有限公司 (66%股權)和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34%股權)合資 經營。

是一家專註於汽車儲能系統產品(汽車油箱及其系統)和熱管理系統產品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的全球化供應商,主要客戶包括大眾、奧迪、通用、奔馳、日產、豐田等國際汽車廠和比亞迪、一汽、長城、長安、上汽、奇瑞、吉利等國內汽車廠以及蔚來、零跑、賽力斯、合眾等創新汽車新勢力,長期保持國內第一、全球第三的行業地位。

華域旗下還有:

博世華域轉向 ,負責轉向系統開發,包括結偶非結偶產品,在國內也設立研發中心具備本土開發能力。

上海匯眾 ,1992年成立。曾於蒂森克虜伯,本特勒這些國際頭部企業合作,2015年, 華域汽車完成了對匯眾100%股份收購,匯眾變成國有全資企業

上海匯眾是上海大眾 、上海通用各款轎車底盤系統的骨幹配套供應商,具備自主底盤開發能力。不過匯眾對外業務相對較少,畢竟底盤很多是車企自主開發。

華域還有電驅動系統,熱管理系統,電壓縮機,電子泵,排氣系統,48v輕混動系統,雷射雷達,H/Dboooster制軔系統,傳動系統。。。等等,我記得2016年那會兒還打算做電池,給當時榮威550plug-in以及開發中的純電車型marvel X配套。

【總結】

正如我之前回答「為什麽感覺國產車突然崛起了?」中提到的高效能鋼材自主制造後帶來的國產車身安全上的進步,為什麽感覺國產車突然崛起了?

全產業鏈的自主開發能力,才是今天國產車可以比肩合資車的根本原因,我們透過合資用市場換技術,最終我們換來了且消化吸收成為我們的東西。

當然百年老牌資本主義的西方又不傻,怎麽會不知道給了你技術就會丟了自己飯碗——上汽因此以比一汽晚了20年獲得奧迪制造權利的代價,換來了自主開發車型的機會。

當然如今大家也看到了,從資本角度講,選擇BBA的車企是正確的,上汽搞自主是曲折的。

但從中國汽車產業進步來說,上汽作為最早在國內建立整車技術中心,真正一心搞研發的集團,幾十年來給國內車企提供了大批人才,從江浙滬到南方,哪家車企裏面沒有曾經上汽的工程師,哪家車企裏面沒有上汽帶進來的通用大眾的技術標準;

以及文中提到的整個汽車零部件供應鏈。

我們不是印度三哥那個塔塔公司,也不像國內和BBA合資的公司,引進但不給你技術,制造但不給你研發,只要技術,只要市場,只要賺錢,如果是的話我們民族汽車產業永遠會有無數個節點可以被人卡脖子,而資本家們永遠是飽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