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軸這個東西在增程上完全不存在,這就導致:
前驅的優勢在增程車型上幾乎毫無卵用,劣勢全吃
後驅的劣勢在電子輔助白菜化的今天又基本可以忽略
==================================================
前驅曾經的優勢:
少個貫穿底盤的超長傳動軸,理論上動力損失更小,有更好的燃油經濟性
(前驅)
(後驅)
且車內不會因為布置傳動軸在中部有巨大凸起
(某意呆利工業垃圾為了容納傳動軸在後排的巨大凸起,基本廢掉了中間的座位)
(而軒逸幾乎不存在這玩意)
前驅車傾向轉向不足-推頭,後驅車傾向轉向過度-甩尾
理論上如果失控,前驅車松油門就能解決的問題放在後驅車上要考慮的就多了
當然後驅也是可以非常轉向不足的
水萊:這車能開?
窩頭:能啊!
前驅的劣勢:
車頭肯定更重(變速箱發動機全在車頭),重量分布不平均,前輪同時負責驅動和轉項
這些特性導致前輪壓力大,這也是為什麽會有人建議xxxx公裏做一次前後輪對調
因為變速箱基本是在發動機一側,所以連線前輪的半軸不一樣長,急加速時會有扭矩轉向
過多的部件集中在車頭,導致前懸掛空間被擠壓,更難布局更好的懸掛結構,且前輪轉向角度受空間和萬向節限制
(麥弗遜:你好)
然鵝,在電子系統完備的現在,基本只要不作大死,電子系統都能救回來
比較新的大馬力後驅車失控的案例,大馬力的影響力遠大於後驅
那為什麽沒有什麽大馬力前驅車失控呢?
因為加速時重心後移,你加速越快就越厲害,所以純前驅車的加速上限不高
結果就是大馬力前驅車不能說完全沒有,只能說十分稀少
我在寫這個回答的時刻只能想到日產的大前超
這玩意的實力嘛。。。三輛車分別取得了第38名、第44名和第48名的優秀成績
回到增程上
發動機不再參與驅動,布置傳動軸的問題直接不存在了(迪子dmi車型因為需要發動機直驅都是前驅或者加一個後部電機做四驅)
車頭布置發動機和發電機,車後部安放馬達,可以更平衡全車重量分布(全堆在車頭,畫面太美)
後輪驅動在加速時重心後移,後輪抓地力增加,更適配現在的車馬力越來越大的情況
前懸掛位置更大的空間方便布局更好的懸掛結構或者增大前輪轉向角度
總結下來全是優勢,搞前驅增程把前驅劣勢全收下了不說,還給布局增加難度,純屬自討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