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銷量持續下滑!逆境中的保時捷跌破40萬車價

2024-10-26汽車

【我有車】原創資訊報道: 近日,保時捷售價跌破40萬的話題沖上了熱搜,誰能想到在2024年連保時捷旗下的車型也能有這般行情價格了……

10月25日訊息,保時捷Macan終端優惠後跌破了40萬元。近日據某地保時捷中心給出的報價,稱指導價格57.8萬元的2024款Macan 2.0T車型,現在的終端優惠後裸車價格為35.8萬元,相當於原車價基礎上打了6.19折。與此同時,保時捷Taycan以及Panamera等多款車型,均開啟了相對不錯的折扣。

▲ 裸車35.8萬的保時捷Macan,是真的嗎?

作為家族入門級SUV產品,現在在售的保時捷Macan為2024款車型,售價57.8萬起,家族當中細分為4款車型配置。根據我們詳細了解到得情況,現款保時捷Macan 2.0T入門級車型,官方指導價格為57.8萬元,優惠後裸車車價35.8萬元的確是真的,但有附加條件。

眾所周知的是,保時捷的銷售策略往往都是需要完成新車個人化選裝,才能駛出保時捷中心的大門。所以35.8萬元的Macan 2.0T車型終端優惠後價格的確是真的,但需要大概14萬左右的選裝才能進行出售,按照銷售的話術,「保時捷沒有選配的車買不了哦」,所以該車型最終落地價格得56萬左右。

而且說實話,一台保時捷Macan就算是2.0T入門級版本,56萬元左右的落地價格,對於折扣來說確實很大了,放幾年前,這車沒個六七十萬是不太可能開出保時捷中心大門的。但56萬這個價格值不值,就看你如何理解保時捷Macan這款車型了……

而且需要註意的是,這一優惠價格並非全國通用。針對這輪保時捷Macan優惠的經銷商回應稱,其實這一價格為限時促銷。據了解,先前還有部份經銷商給出過34萬元左右更低的報價。

而且除了Macan以外,保時捷的其他車型例如Taycan、Panamera等多款車型均有著相對可觀的優惠力度,就比如Taycan廠商指導價格為89.8萬起,國內某經銷商的報價為58.82萬元起;保時捷Panamera售價99.8萬起,經銷商報價為63萬起,相當於打了6.3折。而在如此之大優惠的背後,也從側面展現了保時捷在華所面臨的市場壓力。

此外,根據我們實地了解到得行情來看,華北某地的保時捷經銷商沒有跌破40萬元的行情價格,加上保險、購置稅,以及保時捷個人化選裝,一台保時捷Macan 2.0T車型的落地價格,最低也要破60萬元。

考慮到現款2024款保時捷Macan是去年4月上市的,上市時間已有超過1年半的時間,現在市場其實並不景氣,例如Macan這樣的小眾個人化車型也並不好賣,而且經銷商也怕庫存車時間長了壓手裏,這就出現了近日某地35.8萬元的Macan 2.0T車型裸車價格。所以在此給各位個購車建議,按照當前市場走勢來看的話,其實像保時捷Macan這樣的產品,並不用那麽急著買,如果你所在的一線城市,什麽時候也有35.8萬或是相對更低的限時優惠後裸車價格,喜歡的話就直接拿下即可。

▲ 連續暴跌,不降價真不行了?

降價的背後,恰恰也反映出了保時捷在華慘淡的業績。近日,保時捷釋出了今年前三季度的報表,從銷量數據上其實就很能反映其中問題了。

數據顯示,在今年前三季度,保時捷全球銷量達到了22.6萬輛,同比下降了7%。其中北美市場下降了 5% 至 61471 輛,而歐洲市場(除德國本土化市場)則增長了1%達到5.24萬輛。然而中國市場的銷量則比較慘淡,同比下滑了29%至4.32萬輛。要知道,中國市場曾經可是保時捷的主要單一市場,現在已經在保時捷全球中跌至第三位,甚至有滑落至第四位的風險存在。

對於中國市場的下滑,保時捷方面回應稱,這與國內市場持續緊張的價格戰以及保時捷更加專註於價格導向的銷售策略有關,但這一理由難掩銷售方面的頹勢。而且由於近年來保時捷銷量大跌,今年5月份國內經銷商開始集體「造反」了,多家保時捷經銷商當時集體抗議廠家新能源車壓庫存的行為,導致雙方矛盾激化。

具體問題在於,這是由於保時捷純電車型賣不動,導致經銷商虧本賣車,但保時捷方面在想以壓庫方式完成批售任務。要知道保時捷的車價普遍偏高,壓一台保時捷Taycan相當於好幾台豐田車了,而且對於全新保時捷Macan EV的未來發展也不被看好,最終經銷商方面選擇集體抗議,以「停止進車」為武器,拒絕接受保時捷壓庫存的行為。

今年年中的保時捷經銷商「逼宮」事件也說明,由於銷量慘淡,他們可能真的壓不起那麽大的庫存量了。具體來看保時捷的車型銷量,就能搞清楚這點了。今年前三季度保時捷在華的產品矩陣當中,Taycan銷量僅為1.4萬輛,同比暴跌50%;Panamera銷量也不理想,同比下降20%;Macan同比下滑20%。而且需要註意的是,就這還是在有了比以往較大優惠的背景下取得的成績。

原來的保時捷有好賣,如今銷量上便有多慘。事實上從2015年開始,中國市場就成為了保時捷全球的主要單一市場,在2018-2022年五年時間中,保時捷在中國賣出了44.5萬輛新車。但好景不長也是從2022年開始,該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就開始持續下滑了。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22年保時捷在華交付9.32萬輛,同比下滑2.5%,當年是保時捷全球下滑的主要單一市場;而在2023年,保時捷在華同比15%至7.93萬輛,同比跌幅進一步加大,而且去年中國市場也是保時捷全球下滑的主要單一市場。而且按照今年前三季度保時捷在華的銷量數據來看,今年其想在中國市場有同比增長恐怕是難上加難。

先前我們對保時捷下滑,便有過相關性分析。首先來說,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下滑主要歸結於其新能源轉型並不理想,就拿保時捷Taycan來說吧,這車做到了帥氣又好開,可就算是J1平台賦能的高效能動態表現再強,但選擇新能源車的使用者也只有一小部份群體會在乎這點。

另外,得益於全新PPE平台的加持,全新保時捷Macan EV整體產品力上的確不錯,全新的內外飾設計、基於PPE平台打造、新一代永磁同步電機、全新本土化智慧座艙等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保時捷拿出誠意,但奈何這車後排依然緊湊,再加上售價上確實挺保時捷的,也註定了新車定位還是偏「小眾」。

再來看家族其他產品,包含保時捷Panamera、保時捷718、保時捷911,以及保時捷Macan、保時捷Cayenne,這說明現有保時捷在華產品矩陣當中,其車型陣容組合依然以燃油車為主。

另一方面,其實保時捷Taycan和保時捷Macan EV這兩款新能源車產品,其實就很能反映出其現如今在華「水土不服」的問題。與國內自主新能源車型相比,其實前兩者的雖然做到了在駕控部份挑不出毛病,但智駕以及智慧座艙方面的缺失,其產品優勢自然就沒那麽明顯了。而且尤其是自主新能源開始發力高端新能源市場之時,保時捷品牌的高附加值已經沒那麽明顯了。

按照官方規劃,2025年保時捷新能源車型銷量要占總銷量的一半;到2030年,純電車型比例將達80%以上,但以現有的市場反饋看來,在國內自主新能源大舉進入高端純電市場的今年,保時捷想要實作這一目標其實還真是有難度。據悉保時捷為了挽救在華頹勢,他們除了在9月份對中國業務的「一把手」進行了調整以外,保時捷也正對中國研發團隊進行大規模擴建,以此補齊智駕和智慧座艙方面的短板。

【我有車】總結: 回歸到市場層面,其實保時捷在華發展的下滑,或許只是自主品牌們開始「擡頭」的序幕,在中國市場當中,未來如果豪華品牌無法在電動化領域引領行業,將逐步失去品牌效應的加持。未來的國內豪華車市場,可能真得要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