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動車這兩年在路上能見度越來越高。即便是不看官方公布的數據,只要稍微註意一下身邊朋友購車的選擇,就不難發現買混動車的比例在大振幅提升。
市場滾燙的背後,是中國品牌汽車混動技術的集體爆發,網上經常爭論中國八大車企混動技術誰更厲害, 也從側面反映出主流車企其實都在混動競爭的這張牌桌上,水平都不低。
中國車企從跟隨日系等國際巨頭搞混動技術,到現在實作全面趕超,只用了十幾年。現在,中國混動車的主要對手,不再是國際巨頭,而是別的中國品牌。
混動是汽車技術裏最復雜的技術之一。往簡單說就是透過控制電機輸出調整發動機效率,將效能和油耗達到最優狀態。如何才能達到最優狀態? 看上去很難,實際上一點都不簡單。
也因此,普通車主在聽到混動技術專業術語時,往往雲裏霧裏,分不清楚誰更厲害。其實混動無外乎三個層面的技術:一個是發動機是不是高效;二是電控智慧程度高不高;三是開發思維有沒有電車思維,即電的部份強不強。
主流車企的混動系統都有一個聽起來很牛的名字,跟武俠片裏的各門各派差不多,從技術先行程度看,他們確實需要一個響亮的名號,要不然出場不威風。
不過,某個階段只會有一個大佬。 經過幾年的修煉,混動的「八大門派」裏,也出現了一個集大成者,那就是廣汽傳祺的超級混動。
![](https://img.jasve.com/2024-10/eb981963eb7ea804c4ddd19c795198c2.webp)
沒點東西肯定不敢叫超級,我們以傳祺超級混動為例,看看有哪些值得稱道的地方。
01. 什麽決定混動系統的起點
混動車有發動機和馬達兩個動力源,發動機在不同的轉速下熱效率差距很大,如果能較長時間保持在比較適中的位置,能極大提高熱效率。
中國汽車在傳統燃油發動機技術上起步較晚, 因此研發混動發動機完全沒有包袱,可以甩開手幹 ,很快在全球的技術競爭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中國車企的混動發動機有兩個特征:一是普遍以1.5T發動機為主。采用較低排量發動機的原因是油耗低,成本也低;二是大部份車企采用了混動專用發動機,有幾家沒開發專用發動機,明顯低了一個層級。
混動技術路線雖然多了馬達這個隊友,但發動機的表現, 仍然決定了整套混動系統的起點有多高。
傳祺超級混動之所以敢用「超級」二字,發動機是重點。傳祺超級混動搭載在M8大師上,成了同級中唯一有2.0TM混動專用發動機的車型,發動機的最大扭矩達到了 330N·m。
![](https://img.jasve.com/2024-10/b6bd82c9fba8db0d2adba851d8ebaf0b.webp)
大排量發動機的好處是,在80-120km/h的車速中,動力中後段提速更有勁,全速域動力更強。市面上其它混動車型普遍采用的1.5L小排量發動機,成本更低,但饋電跑高速時發動機負荷很大,特別是用單擋DHT變速箱的車型, 高速工況的動力傳遞效率較低,失速的風險會更大。
這也是為什麽網上一直有人抱怨,有些混動車型在高速上跑不起來的根源,包括一些傳統車企的插混車型和造車新勢力的增程式車型,短板明顯。
低油耗也是每個混動車主關註的重點。傳祺超級混動即便用排量較大的2.0T發動機,在車身更大、車重更重的MPV車型傳祺M8超級混動上,油耗也比很多1.5T車型還低, 極限測試百公油耗只有4.3L。
這個數據不只是優於絕大多數HEV車型,甚至比很多PHEV車型的滿電油耗還要低,更別說饋電狀況。
有車企拿傳祺的HEV系統進行評估後,認為差距短期內很難趕上,幹脆放棄了做HEV車型,混動系統只做PHEV車型,因為PHEV可以充電,意味著可以用更多的電平攤掉混動系統的劣勢。
這樣的系統做出來的PHEV車型,只要在饋電狀況下,油耗還是會急劇上升,短板仍然是短板,只不過在有電的加持下效能可以提升而已。
評價一款車的混動系統好不好, 其實只要去試饋電下的效能和油耗 ,就能得出結論。
02. 走向天花板的頂點
混動技術的難點,在於發動機和電機如何協同工作。這也是國內車企在技術突破前,追趕國際巨頭多年的地方。
發動機和電機的協同越合理,效率就越高,當然對技術的要求也越高。有些造車新勢力,自知動力技術上無法和傳統車企競爭,就采用了最簡單的增程式,即業內常說的串聯式構型。
大部份主流車企則采用了串並聯模式,這種模式可以純電驅動、制軔能量回收、串聯和並聯工作,涵蓋了燃油車、純電動車、增程式車型的工作模式, 將效率推到天花板。
傳祺M8大師超級混動版之所以有突出的效能表現,功勞不單來自發動機,而是這套業內評價極高的系統。
![](https://img.jasve.com/2024-10/b5945ac06d312ac716ce7fe6f0c191f0.webp)
廣汽早在2009年,就開始研發混動技術,當時國內還沒有幾家車企涉足。2017年,廣汽突破國際巨頭的專利封鎖,自主研發的GMC 1.0采用了雙電機串並聯方案。這是國內第一次拿出該方案,並申請了專利。
在後來的七年時間裏,「八大門派」主流車企都選擇了串並聯方案,最終迎來了中國混動技術和車型的大爆發。 不過,很多車企做這套系統需要廣汽授權 。
![](https://img.jasve.com/2024-10/1a5f4750a9fa0c8b9c0864fc069c5d41.webp)
在這個構型中,廣汽選擇了2擋DHT變速箱進行動力分配,找到油和電動力搭配的最優解。有些車企則用了最簡單的單擋DHT,有些用了更復雜的3擋或4擋,曾經有些車企還研發過8擋和9擋DHT ,後來因為過於復雜,不實用而放棄。
單擋DHT最簡單,成本也最低,但高速時傳動效率低,可能導致失速;擋位過多又過於復雜,成本過高不用說,而且對效能改善也不多。
這其實要找一個平衡點, 廣汽選擇的2擋DHT擋位不算多,效能卻很出色。
這種選擇的另一個合理性在於,考慮了技術的突飛猛進。經過技術升級後,廣汽將雙電機、雙電控、差速器等多合一整合,進行小型化和輕量化, 實作了效能、構型、成本的最佳結合。
同時區別於其他2擋DHT,廣汽傳祺透過行星齒輪結構,加上一組制軔器和離合器相互配合來實作的傳動比切換,而不是直接的不同擋位加離合切換,實際的直驅換擋切換速度會更快。
傳祺超級混動在圈內地位高, 體現在既可以發揮電的優勢,又能避免機械帶來的換擋沖擊。體現在具體車型上,2擋DHT讓傳祺M8大師超級混動版加速平順、傳動效率高,饋電行駛油耗更低,實作全速域、全工況油耗低。
03. 電車思維開啟維度
和搞混動技術較早的日系車企以節油為主的開發思路不一樣,廣汽搞的串並聯方案,說到底是以電為主兼顧效能和節油進行開發。
就這麽一個思路的轉變,被巨頭封鎖的路徑,不但被開啟了,而且出現了更廣闊的空間。
比如,用電車思維設計馬達布局,廣汽P1+P3雙電機串並聯系統可以透過純電、增程、混動驅動,不僅模式切換感受不明顯,而且電參與到了各個環節中。
油和電動力的協同、分配,很大程度上依靠了智慧系統,用電腦計算。 這可以說是傳祺超級混動系統的靈魂,也是它能被稱為「超級」的籌碼。
透過電衍生出來的很多技術,徹底改變了機械思維。比如變壓技術,保證電機始終工作在最舒適電壓;高低壓解耦雙泵技術,整機最高傳動效率達97%;透過電還可以實作全域智慧能量管理。
傳祺超級混動還有一個亮點是階梯放電,中高速保電量高(68%,最大放電量 25%);增加62%階梯點,低速純電體驗更好。
這也是兼顧效能和節油的具體體現。日系HEV車型因為以節油為主的思維,存在低速發動機起機時間長、噪音大的短板,傳祺超級混動很好地進行了規避。
電車思維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對動力電池的態度。 傳祺超級混動采用放電功率更高的電池,與日系低功率混動車形成了強烈對比。
至少有三個顯著優勢:一是擁堵時可以更多地以電驅行駛,降低油耗;二是用電提升加速效能,加速快且靜謐;三是車上的智慧裝置都要用電,提升整車的智慧化水平。
![](https://img.jasve.com/2024-10/95aff953dba2cd2a3d1d50c450770bde.webp)
混動汽車對於工程師的意義在於,有電加持可以迅速超越機械的效能,思維全面開啟,很多問題提高到一個新層面。 這是電給予汽車產品的新維度。
透過以電為主,朝著混動技術巔峰前行的大有人在,傳祺的名氣並不是最大的,但它默默積累16年,終於拿出超級混動,可以說是眾多高手中的「掃地僧」, 不動聲色地補齊了中國新能源車最後一塊拼圖。
在全球汽車市場,混動車的地位和市場接受程度遠高於純電動車,以目前混動的競爭力看,廣汽傳祺這樣手握HEV、PHEV、REV多種混動技術的實力型選手,未來極有可能在更廣闊的國際市場獲得巨大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