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晚,完全就是鴻蒙智行的專場。「春晚重慶分會場」的場地之一就是賽力斯(問界)超級工廠,再加上尊界 S800登上春晚主會場舞台,曝光率直接是以億為單位。當晚的舞台上肯定還少不了華為手機的頻繁露出,真是鴻蒙家族大團圓了。
今天余總的預熱視訊裏,展示了尊界 S800的全球先發新科技——智慧光幕玻璃。這個智慧光幕玻璃的作用就是為尊界 S800的後排戴上了一個碩大無比的「變色太陽鏡」,兼具降溫和保護私密的雙重功效。
正如視訊裏所見,智慧光幕玻璃可以隨光照強弱的變化,在不到1秒的時間內很快就可以產生明暗變化,而且還可以透過手指滑動觸控來做個人化的調整。
汽車車窗為了保證私密性和遮陽隔熱降溫,過去通常都是采用物理遮擋的方式。貼膜是目前大眾用得最多的方式,再高端的一點就是在內層加遮陽簾,再升級一步,無外乎就是把遮陽簾搞成電動的。這幾年新能源汽車流行做天幕玻璃,春秋時候陽光照進車內,斑駁光影倒是愜意,到了盛夏時節那就真是苦不堪言。
這幾年來,為了解決好車窗玻璃在通透性和遮擋性兩者間的平衡關系,玻璃廠商和汽車廠商都想了很多的法子。目前主要的技術路線有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SPD(懸浮粒子)、EC(電致變色)和DLC(染料液晶),尊界 S800所采用的智慧光幕玻璃就是染料液晶技術。目前的這些技術都有一些共同點,就是利用車窗雙層玻璃的普及,在兩層玻璃之間加入一些化學材質來實作明暗變化。
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玻璃出現最早,技術最普及,目前已經搭載到一些車輛上。其優點是成本相對較低,缺點是隔熱效果一般,明暗調節只有兩檔,無法線性調節。的一種技術,
SPD(懸浮粒子)玻璃則是有點反向操作的意思,其常態是具備很好的遮光吸收紫外線的狀態。需要高通透性時,通電後在幾秒鐘內變得透明。SPD技術的短板是成本很貴,且通電電壓高達110V,對安全性的要求極高。目前國內一些超跑和高端豪華車才舍得用到這個技術。
EC(電致變色)玻璃在能耗、隔熱效果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還具備斷電記憶功能,不透明狀態下的遮擋和吸收等光學指標都很不錯。但這個技術的缺點就是響應較慢,波音787-8客機舷窗就使用了電致變色玻璃,從明到暗需要大約30秒的時間。一些使用該技術的汽車車窗,更是需要長達1、2分鐘才能完成變化過程。
尊界 S800上所用的DLC(染料液晶)玻璃是將二色性染料加入液晶材料中,透過電場控制來控制染料分子的取向和液晶的排列,進而改變玻璃的顏色和透光率。其工作原理與SPD玻璃類似,不通電時玻璃呈灰黑色,通電後變得高透。
但DLC玻璃不需要那麽高的驅動電壓,就會相對安全。且明暗變化更為細膩快捷,可控性更強。DLC玻璃的二色性染料成本和生產工藝難度也很高,所以價格也不菲,目前也多用於一些側窗的選用(尊界 S800就是後排才用到),一些頂級豪車都不敢做標配,只能選裝。
不管是任何一種變色玻璃技術,目前業界所能做到的都只能是讓玻璃跟隨自然光照「自由飛翔」,而尊界 S800上的技術創新點是可手動調節。後排側窗明暗度的終極控制權交給了後排乘客,可以根據自然光照自動調節,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和需求手動調節。且是很直接在車窗玻璃上輕輕一滑,不到1秒的時間就會完成,就像我們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上調節螢幕亮度那麽簡單。
所以在尊界 S800的側窗玻璃上,不僅涉及了染料液晶變色玻璃技術,還將液晶螢幕的電容屏技術也搬運了過來,實作了多項技術的復合型再創新。我們回到傳統豪車的思路上來,就算能讓玻璃手動調節明暗,大機率會是在車門上安裝一個調節按鈕,而不是簡化到直接觸控操作。
說真的,我每次看到豪車車門和駕駛台上那些星羅棋布的各種按鈕,都覺得這哪是開車,簡直就是開飛機。一個成年人都尚且有如此的感受,換作是老人或小孩,錯亂感只會更強烈。比如我家裏的老人坐我的車,對座位調節那些上上下下、前前後後的調節按鈕就很茫然。幸好現在的新車智界R7在副駕駛左側靠背增加了簡單的調節按鈕,可以由我來代勞幫助調節。
尊界 S800上的智慧光幕玻璃,為什麽要花費這麽多額外的技術開發,來實作更為簡便直觀的明暗調節方式?這不僅僅是為了炫技,其本質還是為了重新定義超豪華汽車的技術和功能標準。
染料液晶變色玻璃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其好與不好的評價標準,目前也就是所用到的染料品質是否更穩定,永續性時間的長短差異。我們前面就已經介紹過,其他品牌的車主真要喜歡這個,大不了就是花錢選裝。
這幾天網上討論尊界 S800時,有一個觀點我很贊同,就是尊界 S800要如何才能在目標客群和大眾群體中建立起一個共識—— 尊界 S800是足以比肩頂級豪車的國產品牌代表。
如果尊界 S800也是照著行業既有的前沿技術再抄一遍,坦白說就還是在沿著國外豪華品牌所制定的技術路線和行業標準在亦步亦趨。這樣毫無新意的跟隨動作,會讓尊界S800未來的車主向朋友介紹自己的座駕時變得很尷尬:你看,我這個後排玻璃和奔馳S級一樣,可以自己變色。
車主的朋友內心一定會想:哦,搞半天就是復制奔馳S級的技術配置唄。但表面上還得思考如何高情商回應,才能不傷了主人家的面子。
後來者對已經占據消費者心智的既得利益者的挑戰,肯定就是要建立屬於自己的獨一性。且這個獨一性對於之前的品牌而言,是全方位超越甚至碾壓的,是具有強烈的破壞性和創新特質的。
如果客人坐進尊界 S800的後排,自作聰明地說道:你這百萬豪車不地道啊,後排怎麽連私密玻璃都不給安排一個,最起碼自動遮陽簾得有一個吧。
主人連解釋都不用,只需要手指在後排玻璃上輕輕一劃,車窗外的世界就變得黯淡模糊了。別人家的私密玻璃千篇一律,尊界S800的私密玻璃隨心所欲。你看,最低調的炫耀就在這簡單的一劃拉之間就無聲無息完成了。
我們前面開玩笑說,這是給尊界 S800戴上了一個巨大的變色眼鏡。其實智慧光幕玻璃比起變色緩慢的變色眼鏡,那就是高鐵和牛車的差距。而且這個是可以根據使用者自己的偏好手動調節的,遠非傳統的一些光學玻璃產品所可以比擬。即便是在目前的變色玻璃中相比較,尊界 S800的智慧光幕玻璃在自主可控性方面也做到了全球領先。
有人看到這裏,難免又會酸了:就這一個玻璃變色技術,就可以賣150萬了?這是和使用者鬧著玩吧。
拜托,現在距離尊界S800正式亮相還早著呢,前幾天的媒體開放拍攝新配色,都還是沒有看到內飾,更別說其他更厲害的配置和技術。這次曝光智慧光幕玻璃技術,也只是尊界S800眾多黑科技中的一小個部份,還是非常小的那個部份。
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技術創新亮相,再次印證了華為超強的產品思路:不是看業內做了什麽厲害的技術我去復制一個,而是看業內還缺少什麽技術創新,我去先發一個。
在尊界一亮相的最開始,媒體就有一些前瞻性的評價:如果鴻蒙智行對尊界的定義,還是基於傳統豪車的定義和技術路線,那基本就不用做了。因為現在的傳統豪華品牌,都歷經了時間久遠的技術積澱,已經在消費者群體中形成了牢不可破的高端符號。
所以尊界S800在遵循傳統豪華車「很大很尊很亮」這部份基礎價值規律之外,還是要敢於破局,用自己的技術能力來定義中國乃至全球的豪車新標準。從目前已知的資訊來看,尊界S800的光產品創新力度很大,前中後的燈系設計以縱橫星瀚為靈感,大燈以名貴的水晶玻璃為主體,營造出璀璨的光影視覺。
而智慧光幕玻璃所帶給業界和消費者的沖擊,則是豪華感的心智建立不再局限於依靠材質和做工等傳統要素,化繁為簡的科技感一樣是有效的。過去我們要感受一台豪車的內部座艙質感,是精挑細選的小牛皮,是紋理拼接天衣無縫的胡桃木,是恨不得把所有用得上用不上的功能按鍵都安排上的眼花繚亂。而尊界 S800所重新定義的豪華,是目光所及,是指尖所觸及的地方就有自己想要的變化。是將使用者的需求互動直接嵌入功能板塊的一步到位。
新材料技術背後所涉及的基礎科學、光電、芯片、軟體系統等等技術體系,隨便一個都比木匠、皮匠更具技術含量,怎麽就不難代表更具價值的高端豪華產品?
時代的改變,豪車的重新定義,尊界 S800就是開端的變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