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話說奇瑞到底怎麽樣?

2022-06-28汽車

最近,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023年汽車出口量為442萬輛,低於中國491萬輛的出口量。

這意味著,中國正式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

出口最多的中國汽車品牌,是一家安徽車企。

這就是奇瑞汽車。

奇瑞汽車,在國內市場存在感並不強。

先看看年度總銷量。

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首次突破3000萬輛,產銷分別實作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增長11.6%和12%,創歷史新高,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

全年銷量排名前10的汽車集團分別為上汽集團、中國一汽、比亞迪、長安汽車、廣汽集團、東風、吉利、奇瑞、北汽、長城汽車。

2023年排名銷量前十的汽車集團

註意看,奇瑞汽車排名第8位元,並不靠前。

再看品牌。

TopBrand 2023中國品牌500強榜單中,奇瑞汽車排名129位,在汽車行業中排名第7位,也不靠前。

2023中國品牌500強(部份汽車品牌排名)

此外,英國品牌評估機構「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釋出2023汽車行業報告,排出「2023全球最有價值的100個汽車品牌」榜單和價值最高十大汽車集團榜單,奇瑞汽車均未上榜。

價值最高十大汽車集團榜單

就是這麽一家存在感不太強的安徽車企,拿下了中國汽車品牌的出口量第一。

數據顯示,奇瑞汽車集團2023年營收3151億元,同比增長50.4%,汽車年銷量1881316輛,同比增長52.6%。

2023年,奇瑞出口汽車937148輛,同比增長101.1%,連續21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

奇瑞汽車公布2023年經營數據

截至2023年年底,奇瑞全球汽車使用者累計超過1300萬人,其中海外使用者達到335萬。

在俄羅斯,2023年有6個中國汽車品牌進入俄羅斯銷量前10名,奇瑞排名第二、中國品牌第一。

2023年俄羅斯銷量前7名

正解局註意到,星途和歐萌達均為奇瑞汽車的子品牌。

如果三個品牌加起來,奇瑞在俄羅斯的總銷量是203085輛,是排名第三的哈弗的近2倍。

實際上,奇瑞深耕俄羅斯多年,一直是俄羅斯人心目中的「國民車」,連續5次獲得俄羅斯「最受歡迎的中國汽車品牌」稱號。

在巴西,奇瑞2023年10月和11月位列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中國品牌第一。

奇瑞瑞虎8 plus和瑞虎8 Pro幾乎壟斷了巴西的警務、公務用車市場。

巴西前總統盧拉競選總統時乘坐瑞虎8 plus

在卡達,奇瑞銷量已經占據當地市場份額的10%,躋身當地市場銷量第四。

其中瑞虎7位居當地細分市場銷量第一,超過二、三名銷量總和。

海外稱王,奇瑞實至名歸。

出海,已經成為中國車企的戰略選擇。

正解局註意到,奇瑞連續21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

作為中國車企出海的「先行者」,奇瑞給同行帶來了什麽啟示?

其一,出海要趁早。

奇瑞在海外的出色表現,很大程度是因為出口布局時間早。

1999年,奇瑞第一輛轎車下線。

兩年後,奇瑞首批10台「風雲」轎車出口敘利亞,正式拉開奇瑞出海的序幕,也開創了中國轎車批次出口的先河。

奇瑞首批10台「風雲」轎車出口

面對國際車企巨頭,奇瑞敢於將產品出口到國際市場,頗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

這兩年,因歐美制裁,歐美日車企結束俄羅斯市場,為中國車企創造了機會。

早在2005年,奇瑞就在俄羅斯成立首家海外子公司,透過與Avtotor(阿維托托爾)公司合作SKD組裝業務,迅速開啟市場。

當其他中國車企開始關註俄羅斯市場,奇瑞已經開始收獲深耕十余年的紅利。

中東也是奇瑞的重要海外市場。

奇瑞於2009年開始進軍伊拉克市場,後因戰爭而被迫中斷。

2018年,伊拉克的戰事剛剛平息,奇瑞又派團隊前往。

憑借著不懼戰火的決心與勇氣,奇瑞已在中東市場拿下12%的市場份額。

其二,產品要過硬。

中國車企出海,面臨著雙重競爭:一是國際車企巨頭的圍堵,二是國內車企的內卷。

因此,中國車企要想殺出重圍,必須有雄厚的實力與過硬的產品。

在業界,奇瑞被認為是熱衷鉆研技術的「理工男」。

奇瑞很早就開始高標準建造自己的碰撞實驗室、NVH試驗室、光學發動機試驗室等,為技術研發打下基礎。

奇瑞碰撞實驗室正在進行車輛碰撞試驗

發動機、變速箱與底盤被稱為燃油車的三大件。

奇瑞是最早實作三大件自主生產與制造的中國品牌。

截至2022年底,奇瑞已經累計申報各項專利達到25795件,獲得授權專利17177件,其中發明授權專利占37%,位居中國汽車行業前列。

頂尖的技術,造就一流的產品。

以瑞虎8為例,在研發伊始,奇瑞便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地區(溫度:-50℃)、中東地區(溫度:55℃)、南美地區(相對濕度≥90%)等極限環境下驗證,並對整車可靠性、動力效能以及氣味等多項環節深度最佳化。

產品過硬,才能經得起市場的考驗。

其三,生態要本土。

隨著中國車企在全球市場攻城略地,歐洲市場貿易保護主義擡頭,開始設定門檻。

對此,很多專家建議,中國車企應該在海外設立工廠。

其實,奇瑞汽車,早已先行一步。

目前,奇瑞在北美、歐洲、上海等建立了6個研發中心,在俄羅斯、巴西、埃及等國家建立了10個海外生產基地。

在巴西,奇瑞是首家投資建廠的中國乘用車企業,2014年便建成投產了年產能15萬輛產能的工廠。

在德國,奇瑞於2018年成立法蘭克福研發中心,已成長為奇瑞最重要的研發和設計基地之一。

本土化,讓奇瑞更懂海外市場。

比如,在中東國家,奇瑞加強汽車密封件,應對沙漠環境。

在南美國家,奇瑞針對性適配調整車輛起步、動力等功能,滿足上坡需求。

除了研發、生產,奇瑞包括售後、行銷在內的生態體系也深深紮根於海外。

在俄羅斯,奇瑞僅2021年就開展了3000次面對面客戶調研和一對一電話訪談,傾聽使用者真實評價,進而改善工作流程,快速解決客戶訴求。

在海外,奇瑞積極參與當地汽車展覽,搭建海外社交矩陣,並與海外網紅合作,以本土化的方式開啟品牌知名度。

奇瑞汽車參加海外車展

一系列本土化布局,讓奇瑞在海外開啟了局面,占據了優勢地位。

最近,奇瑞汽車在年度媒體溝通會上透露,2024年,奇瑞的銷量增長率將達到13%以上,年銷量在212.6萬-231.4萬輛左右。

從1月的數據看,奇瑞銷售200992輛,同比增長107.5%,連續第4個月單月銷量突破20萬輛。

按這個增長勢頭,奇瑞實作全年目標的問題不大。

奇瑞汽車2001-2023年歷年銷量

正解局也註意到,奇瑞高速增長的背後,存在著一個隱憂:新能源短板。

奇瑞沒有對外釋出2023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數據,我們只能從側面管窺一二。

一個是乘聯會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奇瑞新能源車型銷量約4萬輛。

二個是終端上險量,2023年奇瑞新能源汽車上險量約10萬輛。

據此推算,2023年奇瑞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不會超過20萬輛。

這不僅與奇瑞提出的45萬輛的銷量目標差距巨大,也遠低於吉利、長城等車企。

2023年國內新能源品牌銷量TOP10

其實,奇瑞很早就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早在1999年,奇瑞就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

2010年,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遺憾的是,「快人一步」的奇瑞,在新能源賽道上「掉隊」了。

對此,奇瑞很清醒。

在去年10月舉行的奇瑞科技DAY上,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公開反思道,奇瑞在新能源車方面「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並表示2024年「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客氣了」,「新能源車一定進入全國頭部」。

具體來說,2024年奇瑞將發力混動、純電和氫能,推動旗下四大品牌全面電動化。

根據規劃,未來兩年內奇瑞將推出24款超能混動和15款高端純電動新產品,「迅速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陣營」。

戰略的好壞,要經受戰術的考驗。

在正解局看來,奇瑞新能源要想彎道超車,必須解決缺乏爆品的問題。

長期以來,奇瑞主銷的新能源產品為QQ冰淇淋、小螞蟻等微型電動汽車。

隨著微型電動汽車市場的銷量萎縮,奇瑞新能源汽車的存在感也越來越弱。

打造一兩款爆款產品,對奇瑞新能源打響品牌、開啟局面至關重要。

2023年新能源汽車爆款產品 圖片來源:Quest Mobile

從行業趨勢看,新能源已是大勢所趨。

歐盟、美國等地紛紛出台燃油禁令加快新能源轉型,衣索比亞更是於近日宣布禁止進口燃油車。

如果奇瑞在新能源領域依然乏力,出口會受影響,整體發展也將遭受重挫。

作為先行者,奇瑞出海20余年,已從「小舢板」成長為「巨輪」。

補足新能源短板,奇瑞這艘「巨輪」才能持續高速航行。

在【中國新能源車,淘汰賽開始!】一文中,正解局分析,今年的新能源車將面臨更加殘酷的競爭。

與其在國內卷,不如去廣闊的海外市場尋找新機遇,逐漸成為中國車企的共識。

特別是最近幾年,中國車企的出海步伐明顯加快。

比亞迪的「遠洋運輸船隊」

為了方便出口,比亞迪、上汽集團等車企已經開始組建自己的「遠洋運輸船隊」。

中國車企的大航海時代已經到來。

期待中國汽車艦隊,搏擊風浪,揚帆遠航!

原來源:安徽車企,海外稱王

正解局是由資深媒體人和財經從業人士打造的正能量的財經商業自媒體,以企業觀察、產業分析、行業觀察、國際深度等專業深度原創內容,以小見大、深入淺出,正解中國成長的力量。歡迎微信搜尋正解局(ID:zhengjieclub)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