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兩會建言|全國人大代表劉懿艷:中國車企亟須調整專利策略,加大海外專利申請和布局力度

2024-03-07汽車

(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零束科技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劉懿艷。企業供圖)

本報記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報道

「從憑借成本優勢的‘產品出海’到依托技術優勢的‘技術出海’,中國汽車工業‘走出去’的全新趨勢已然形成。」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零束科技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劉懿艷聚焦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出海,並提出相關建議。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銷量超過3000萬輛,同比增長12%,連續十五年穩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949.5萬輛,同比增長37.9%。在出口方面,中國汽車整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達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新能源汽車在海外銷量的大幅增長,助力中國首次趕超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中國經營報】記者註意到,技術出海已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出口的一個新的亮點。劉懿艷指出,智慧化和電動化創新技術的全面賦能,將新能源汽車的本質內容從傳統機械產品轉變為高科技產品。「這一轉變不僅對汽車的研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更在全球範圍內加劇了智慧財產權的競爭,特別是智慧網聯專利領域的競爭。」

「‘技術出海’帶動背後技術的全球化流動,我們的核心技術、創新成果也隨之走向世界。這些技術成果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如果不能將這些技術成果在全球範圍內實作有效的專利保護,不僅研發投入付諸東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會受到嚴重損害。」劉懿艷直言,「中國新能源車企在智慧財產權出海方面的準備度應匹配其產品和技術出海的步伐,確保中國在智慧電動汽車領域的核心成果在海外市場得到充分保護。」

中國車企的海外專利布局尚滯後於產品和技術出海的布局

當下中國車企的海外專利布局整體情況如何?劉懿艷表示,中國車企的海外專利布局尚滯後於產品和技術出海的布局。「從2018年至2023年的數據觀察,中國車企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國內市場,占比80%以上,海外專利主要聚焦於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市場,在國際專利布局上相對滯後,在目前占較大出口規模的市場如歐洲的布局更為薄弱。」

劉懿艷進一步表示,而歐洲、美國和日本車企的本國專利占比一般在35%—56%之間,但在全球範圍內擁有眾多專利。「這種全面且多元化的專利布局策略不僅保護了企業的技術創新成果,更為其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地位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在她看來,面對技術的日益進步和市場的不斷開拓,中國車企亟須調整其專利策略,加大海外專利申請和布局力度,確保自身技術的合法權益得到全面保護。在制定專利出海策略時,企業需全面考慮產品的目標市場、目標國家的法律環境以及競品在全球的專利布局。

除此之外,劉懿艷還指出,中國車企的專利風險預警及糾紛處置能力尚不足以應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專利訴訟環境。智慧電動汽車,憑借其融合傳感器、通訊、人工智慧和芯片等多維度技術的特性,已成為科技創新的集大成者,這些技術本身都是專利訴訟的熱點領域。

劉懿艷表示,由於汽車產品單價高,侵權取證相對容易,使得在汽車行業發起專利訴訟往往能帶來更高額的利益空間。因此,「智慧電動汽車技術」已成為全球範圍內專利訴訟的新高地,有數據統計顯示,美國2018—2022年汽車行業專利訴訟增加了175%。

據悉,近年來,歐、美汽車制造商遭遇了大量汽車智慧化相關的專利訴訟,已經跨出海外的部份中國廠商陷入專利糾紛泥潭的案例也時有發生。值得註意的是,近年來國際專利訴訟的參與者日益多元化,不僅有汽車制造商之間的競爭,還涉及一些非生產專利實體(NPE)。

劉懿艷表示:「這些NPE組織雖不直接參與產品生產和銷售,但持有大量專利,其存在增加了專利訴訟的復雜性和應對難度。面對這一新趨勢,汽車企業需要全面提升專利風險預警與糾紛應對能力,以應對日益復雜多變的專利訴訟環境。」

建立國家層面的智慧電動汽車技術的專利情報和風險預警系統

「加大對智慧電動汽車企業在海外專利布局方面的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提高海外專利申請的品質和效率。」劉懿艷建議,應修訂2017年釋出的【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將汽車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等方向整體納入優先審查和預審服務範圍。該辦法雖已明確將新能源汽車納入了優先審查範圍,但其主要指的是新能源汽車的整車制造、裝置、配件制造以及相關設施和服務,並未涵蓋智慧電動技術本身。「此舉將有助於加快高價值專利的審查速度,為企業提供更及時、更準確的專利審查意見和結果,從而幫助企業更好地預判專利出海的成功率,降低專利出海成本,進一步推動智慧電動汽車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劉懿艷還建議,建立專項專利資助機制,鼓勵和引導智慧電動汽車企業加大海外專利申請的積極性和資金投入。海外市場以歐洲為例,一件統一專利申請費用超過10萬元,全生命周期維持費用約30萬元。因此申請和維持大量專利對於許多車企來說都是不小的經濟負擔。「設立政府專項資金,對於企業在海外專利申請、布局和維護過程中產生的費用給予一定的補貼,或者提供稅收優惠政策,對於在海外市場成功申請發明專利的智慧汽車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緩解經濟壓力,提升積極性,鼓勵企業加大海外專利布局的投入。」

劉懿艷還建議,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加強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歐洲專利局等國際組織的合作與交流,積極參與國際專利規則的制訂和修改,在國際舞台上爭取更多的話語權。

在劉懿艷看來,透過國際合作和交流,強化有效透明的監管機制,引導國際專利規則向有利於智慧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發展,確保專利授權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此舉對全球汽車新技術發展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對於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提升,劉懿艷則建議,建立國家層面的智慧電動汽車技術的專利情報和風險預警系統,定向開展海外專利布局和糾紛處置指導。

劉懿艷表示,上述系統可充分發揮現有的海外智慧財產權維權工作站和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平台的作用,整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即時監測並分析全球範圍內的專利動態和風險資訊,為企業提供專利資訊查詢、深度分析和風險預警等服務,幫助企業更全面、及時和精準地掌握海外專利市場動態,最大程度降低各車企在這一方面由於分散、重復投資造成的時間和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