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零跑歐洲九國「開賣」倒計時

2024-08-05汽車

出海時代,每家車企都在探索中國汽車出口的最優解。

去年10月,零跑汽車與Stellantis集團達成了戰略合作。Stellantis集團向零跑投資約15億歐元獲取零跑約21%的股權,雙方建立面向全球的合資企業「零跑國際」。這筆股權交易僅用25天就完成了交割,是以往中外合資企業股權交易中從未有過的效率。

7月30日,距離雙方的戰略還不到一年,由Stellantis集團和零跑汽車以51%:49%股比成立的合資公司——零跑國際,本月已將首批零跑C10和T03電動汽車由上海港發往歐洲。

零跑汽車C10和T03電動汽車在上海港

零跑探索出一條中國汽車出海新模式——反向合資,形成從整車出海,到技術出海、品牌出海的發展路徑。無論是在眾多出海車企,還是在眾多合資企業中,零跑汽車的出海模式都是獨一份。

零跑國際是中國汽車行業第一個反向合資的企業。比如零跑提供產品、生產制造等技術,Stellantis則憑借海外的資源和影響力,負責銷售賣車。

過去幾十年,傳統合資模式均為外方負責技術和管理,中方負責銷售,掙得都是辛苦錢。

41年前,北汽與戴姆勒·克雷斯勒簽約,北京吉普汽車成立中國汽車行業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國產車用四十多年時間做了一道證明題,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品牌、產品體驗上有了跨越式提升,將中國汽車從過去的「引進來」變為「走出去」。

這是中國汽車工業正在崛起的絕佳證明。

獨一份的出海優勢

中國汽車實作了出口規模的歷史性突破。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2年、2023年,中國相繼超過德國和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表面看,中國汽車出海形勢大好。但冷靜分析,出海量攀升並非全然來自中國品牌力和技術力。

去年出口的汽車數量中,相當一部份出自外資品牌。福特汽車去年戰略調整,開始將中國作為福特汽車的出口中心;上汽去年海外汽車銷量,有一半來自其收購的英國汽車品牌MG。

而且,中國雖然在出口數量上超過日本,但在市場重心和品牌優勢上,依然不足。

日系、德系和美系車企的海外市場,才是主力。過去十年,日本企業在海外基地生產的汽車年產量均超過1500萬輛,德系和美系也超過1000萬輛。

其次是政策難關。中國汽車出口接連遭遇美國、歐盟、巴西的關稅壁壘,反傾銷反補貼。中國自主品牌跨洋出海之路有諸多難關。

在今年6月歐洲反補貼調查的的初裁之後,就有行業專家向雷峰網表示,「今年春節期間,歐委會就抽查了幾家中國車企。但是據企業的反饋,歐委會的實際調查已經遠遠超出了反補貼調查的要求。」

行業專家補充到,「更惡劣的一點是,今年3月份歐委會正式宣布,從3月起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一個臨時登記。而臨時登記的核心在於,一旦產品被進行臨時登記,那麽就要在11月份產品被仲裁加征反補貼稅,會有追溯作用,導致這一年從3月份進口的車到11月份要補交反補貼關稅,中國車企受到的影響就範圍更大。」

可以說,在當下地緣政治的影響下,零跑國際的出海模式具備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1、輕資產模式

中國汽車出海正處於關鍵視窗期。

業內專家告訴雷峰網,歐洲是中國汽車出口最大的市場,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在於俄烏戰爭導致歐洲能源緊張,此前疫情和全球芯片短缺,讓歐洲車企產能受阻。這給了中國汽車大舉進攻的機會。

歐洲作為傳統汽車品牌聚集地,高手林立,當歐洲從戰爭喘過氣來,提高產能,勢必會發起反攻。此外,貿易壁壘加速,政策變化大。

這意味著,占據眼下的視窗期極為重要。誰能快速占領市場和使用者心智,誰就能拿到進入下一次廝殺的號碼牌。

一位車企海外負責人告訴雷峰網,歐盟這麽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市場都開始設定貿易壁壘,其他國家市場只會更甚。而且東南亞每個國家政策都不一樣,整個市場非常分散,要在每個國家建一廠,這個成本不是新勢力企業能承受的。

從零開始搭建海外銷售渠道體系,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以及試錯成本,這些重資產、長周期內容讓不少中國車企望而卻步。

與其他企業出海模式相比,零跑國際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基於Stellantis在全球的行銷網路、銷售、售後服務、汽車金融、物流網路等優勢,零跑汽車減少了資本投入和營運風險,亦節省了時間成本。

輕裝上陣,零跑汽車品牌能夠更快地進入海外市場。

零跑汽車C10和T03電動汽車在上海港

2、渠道/服務共享

中國與海外銷售渠道有差異,在網路搭建與管理上難度不小。

在渠道網路搭建上,歐洲市場國家眾多,需要在不同國家找不同經銷商合作;東南亞市場,日韓系長期主導,經銷商合作和替代難度大。

而且,出海市場一個容易被忽視的中國汽車品牌與海外經銷商匹配問題。海外大的經銷商其實都十分保守,尤其是德語區的大經銷商,對電動車和非歐洲品牌都十分謹慎,但是找小經銷商,又缺乏安全感。

另外,銷售模式上,中國以全款和貸款購車為主,而歐美市場租賃購車比例較高。而且,在品牌認知和信任度上,海外消費者更傾向於購買具有悠久歷史和良好口碑的品牌。

這些都是中國車企出海需要面臨的問題。

Stellantis作為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在歐洲等海外市場的品牌認可度高。

一位汽車分析師告訴雷峰網,「Stellantis一出手,感覺對零跑的基本面改善很大。Stellantis把零跑國際包裝成旗下第15個子品牌,這種做法海外接受度很高,阻力會少很多。」

更重要的是,Stellantis擁有全球130多個國家的客戶群、上萬家渠道。零跑國際借助Stellantis集團現有的銷售網路和分銷體系、服務網路、物流網路和售後支持體系,與Stellantis旗下產品同店銷售,快速進入多個海外市場。

3、國際化視野管理團隊及在地化行銷

任何一家車企或者任何一種模式的出海,在地化都是必選題。

很多企業在出海後,出現「水土不服」,在地化不僅是對企業解決復雜能力的考驗,也是對企業綜合能力的考驗。

當前零跑國際合資公司的管理團隊,既有國際視野也有本土經驗,能對海外市場制定符合當地文化和消費習慣的市場行銷策略。

在產品定位、價格策略、服務品質、品牌推廣和行銷活動上,進行差異化,找到最合適零跑的有利競爭。

Stellantis集團深耕海外市場多年,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要求較為熟悉,可以保證零跑國際在海外發展的穩定性。

零跑汽車C10和T03電動汽車在上海港

4、政策優勢: 抵抗風險能力更強

汽車行業從來不是一個充分自由市場,關乎一個國家的支柱產業。

歐盟的雙反調查,美國針對自華進口電動車關稅提高到100%,俄羅斯提高報廢稅,巴西提高電動車進口稅......各國對電動車的政策都在收緊,貿易壁壘越來越高,不確定性始終存在。

政策風雲變幻下,「確定性」或者「扛風險能力」絕對是稀缺資源。

零跑國際由Stellantis集團控股51%,且Stellantis海外工廠生產,具有當地的政策優勢,在面對前文提到的高昂關稅時,Stellantis可以根據對市場認知,及時調整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要求,可以規避部份市場對中國電動車的政策風險。

三條腿走路

做汽車界的「優衣庫」,這是零跑汽車的獨特定位。作為一家上市企業,零跑汽車一直遵循「業績增長」這一要義。

無論朱江明本人,還是零跑一眾高管,「品價比」、「成本定價」一直都是零跑公開活動中出現最高頻的詞。朱江明曾強調,平替是產品在效能和產品力上要無限逼近優秀的產品,甚至要達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狀態。

零跑在「堆料」這件事情上,一直舍得花功夫,是第一次把輝達 OrinX、高通驍龍 8295以及128線雷射雷達的高階智駕配置拉進17萬元以內的價格帶。

「只要能發展,被貼上‘理想平替’的標簽,零跑都無所謂。」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中表達過這樣的觀點:

真正的管理不是管理者在管理,而是由目標來管理。當目標不明確時,雖然所有人都在忙碌但大家就是在表演工作的舞蹈,從事忠誠競爭。所以建立明確的目標體系才能夠統一思想,聚焦方向。

基於這一目標,零跑正逐漸形成三條腿走路的發展模式: 中國市場+海外市場+Tier1供應商。

第一條腿,是中國市場。零跑成立8年來,堅持全域自研,擁有智慧動力、智慧網聯、智慧駕駛三大核心技術,目前有60%的零部件是自研自制以及平台化讓零跑兼具技術積累和成本優勢。第二條腿是前文提到的出海。

零跑與Stellantis的合作優勢,也會在這兩條路線中得以發揮,比如零跑與瑪莎拉蒂底盤技術超級調校。

新能源汽車下半場,市場已經從卷「室內大彩電」到卷「底盤開發」階段。底盤影響著一台汽車的「性格」,不同的底盤會帶來截然不同的駕駛體驗和乘坐體驗。一個好的底盤離不開兩個要素,硬體和調校,硬體決定下限,調校決定上限。

硬體上,在駕乘層面,零跑 C10 搭載了 CTC 2.0 和自研高效能油冷電驅,有高安全、高可靠、高效能、低能耗的特點;後五連桿的跑車懸架,日常啟動和剎車晃動會更少,同時在轉彎時側傾的抑制會更好,透過一些凸起或者是坑窪路面,整車額外的上下晃動也更少。

一台車開得順不順手,爽不爽的核心,就是底盤調校。

汽車的底盤本身就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系統綜合體,汽車底盤調校是項極為復雜的工作。

零跑告訴雷峰網,2024年1月至今,在義大利Balocco試驗場及中國中汽中心鹽城試驗場,連續6個月,瑪莎拉蒂與零跑汽車底盤團隊進行多輪次上百種方案偵錯驗證。

中汽中心鹽城汽車試驗場-零跑汽車&瑪莎拉蒂底盤技術聯合調校

零跑表示,並不是把零跑調教成賽車或者跑車,而是讓產品能兼具豪華舒適與操控性。

針對這次先發的C10,瑪莎拉蒂團隊根據C10的家用風格進行了針對性調教,在懸架調校中,選擇了相對偏低的懸架偏頻以及偏低的減振器阻尼,在懸架運動學上,總體選擇了最適合C10的適中的不足轉向與適中的車輛響應靈敏度。

這個過程中,瑪莎拉蒂首席汽車工程師及底盤調校大師-Federico Landini、瑪莎拉蒂MC20車型總負責Landini及團隊人員全程調校。

調教後,C10底盤紮實,沈穩,車輛開起來轉向指向精準,車身收斂平穩。

雙方還對零跑C10、T03、C16等在售產品進行聯合調校,除了海外版本,國內版本亦將結合調校經驗持續最佳化體驗(如整車級OTA、後裝等),未來,雙方將持續為零跑新產品進行深度聯合調校工作。

技術輸出,做Tier1將是零跑的第三條腿。在賣車之外,還要做智慧電動汽車全面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零跑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朱江明在慕尼黑車展上說,「零跑希望走出自己的第三條路,不僅是整車制造商,還是核心技術輸出公司。」

據悉,基於三電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自制,並經過零跑產品在市場上的長期驗證,零跑正在與其他主機廠洽談進入其供應鏈體系。

零跑能技術能出海的核心在於零跑對外宣稱的「全域自研」的技術積累。

在零跑看來,全域自研是指汽車中最重要的動力、智駕、座艙系統等方面從底層開始搭建,實作「軟體+硬體」全部自主研發。

朱江明對雷峰網表示,全域自研帶來的最大收獲是,一來產品品質有了更多的保證,二來可以透過減少零部件的數量來降低成本。品質和成本優勢,也許能成為Tier1的敲門磚。

未來,零跑將繼續以中國市場為依托,拓展新的業務增長點,實作在海外整車銷售及三電核心零部件外供業務的突破,加快零跑實作凈利潤轉正。

整裝待發,只待九月

8月1日,零跑汽車公布最新交付數據:2024年7月,零跑汽車交付達22093台,連創歷史新高;1-7月累計交付達108789台,實作下半年的火熱開局。零跑憑借產品實力和技術優勢位居中國市場造車新勢力前三。

這次登陸歐洲市場的先發車型為零跑C10和微型小車T03,9月開始銷往比利時、法國、義大利、德國、希臘等9個歐洲國家。未來三年內,零跑國際每年將至少推出一款全新車型。

當然,海外市場也不會僅局限於歐洲。2024年年底,零跑國際還將在中東和非洲地區的土耳其、以色列和法屬海外領地,印度和亞太地區的澳洲、紐西蘭、泰國、馬來西亞,以及南美地區的巴西和智利進行產品上市。

在Stellantis的200個銷售網點裏,零跑汽車或許會和瑪莎拉蒂同框銷售,並且,銷售網點將在2026年至500家。Stellantis官方曾表示,零跑國際的目標是到2030年在中國市場以外,銷售50萬輛汽車。

可以說,人員、網點、產品均到位,現在零跑國際已經整裝待發,只等9月出口歐洲開賣。雷峰網雷峰網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