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2024年中國車市的兩極分化越發嚴重,在新能源的加持下,自主品牌已經逐漸形成在中國市場當家做主的格局。今年8月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分別為109.2萬輛和11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29.6%和30%。
相較之下,由於產品線主要以燃油車為主,合資品牌處於劣勢,普遍出現兩位數甚至腰斬的下滑,更爆出裁員!這也導致不少人悲觀預測:合資品牌怕是要亡。
所以面對這樣的挑戰,合資品牌要如何自救?
變革之秋,更應該要人才最佳化
其實細看近幾年的中國車市,就好似歐洲的工業革命,昔日是蒸汽取代畜力,如今是電動逐漸替換化石能源。而在此過程中變革的不只是技術,還有人才,無論是中國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都要對人員結構進行最佳化。
只不過在新能源方面落後於中國品牌的合資車企,會稍顯激進一些,因此大眾、本田、通用等合資品牌都傳出「大量裁員」的謠言。像北京現代就被傳出:「第一批將在今年11月左右結束;第二批或在明年2月前完成,涉及員工預計占北京現代員工總數的30%左右」。
但事實上由於多年的積累,合資車企已經建立相當深厚的品牌護城河,有足夠的資金、技術、體系力推動那個品牌首先轉型。
像被傳出兩批裁員的北京現代也是如此,作為背靠全球TOP3和連續12年上榜世界500強的北汽集團,不僅有著優質的資源,而且還積極吸納青年人才。
首先,北京現代以年輕人為先,將在2024年引進100人以上優秀青年人才。而且對於新人才的運用,北京現代采用三步走:主張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完善和落實技術工人培養、使用、評價、考核機制;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
其次是加強對產業的最佳化,在成都車展上,北京現代常任副總經理吳周濤曾表示:中韓股東雙方正在持續加大對北京現代的投入,開發更符合中國市場的產品。全新的純電車型即將推出,將構建順應中國市場的新能源車型矩陣。與此同時,海外出口也正在擴大,未來將建成現代汽車全球出口基地。
可以說北京現代是將產業最佳化和人才最佳化雙管齊下,已實作軟實力和硬實力的與時俱進。而北京現代的做法,也是當下合資品牌和中國品牌轉型的主要策略,唯有與時俱進,才有競爭的資本。
只不過對於合資品牌的自救,業界也有爭議:合資車企該不該救?
中國汽車市場還需要合資品牌嗎?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得要回顧一個經典寓言:鯰魚效應——沒有競爭就難以進步。
回顧中國汽車發展史,推動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恰恰是昔日強勢的合資品牌。特別是2014~2024這騰飛的10年間,中國品牌已經從模仿、借鑒,到如今技術自主化,並在新能源時代實作轉型成功,確實要真得歸功於合資品牌帶來的壓力。
因此從市場健康角度出發,合資品牌不能結束中國市場。
且值得一提的是,合資品牌在中國發展的20年間,不只是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車型,同時也提供了工作崗位,對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中國汽車人才的培養提供墊底基礎。同樣以北京現代為例,截至目前,北京現代在中國累計銷量超1200萬,帶來的經濟效益、稅收也極為可觀。
除此之外,北京現代汽車背後的現代汽車集團業務放射線全球,布局的不僅僅是汽車產業及配套產業,更在智慧化領域、空中出行領域、氫能等領域布局深遠。
所以時至今日,合資品牌依舊占據中國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而且大眾、奧迪、馬自達、路虎等品牌都開始與中國品牌開啟反向合資,以實作品牌的轉型。在這一過程其實也是技術的融合,不僅是推動合資品牌轉型,也是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促進。
所以,在當下這樣一個特殊的轉型發展時期,全社會是否應像對待本土車企一樣,抱以理解、支持和期冀的態度對待合資品牌。因為救合資,保持健康的競爭和對比關系,方可進一步促進中國汽車的發展,而這其實也是以北京現代為代表的合資品牌該盡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