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u7釋出的時候,我就很不解:為什麽雷總不去追求更大的冰箱沙發大彩電,而去造一輛效能車。
現在看來,與其說雷總的戰略眼光超前,不如說是雷總造車之心誠懇,他是真真切切得想造出一輛「dream car」。
其他車企的大佬難道沒有眼光麽?顯然不是。
大概他們的心裏,造一輛好賣的車比造一輛好車更重要。
所以,當特斯拉摧枯在國內大殺四方時,國內廠商竟然無人敢應戰。沒人去和特斯拉比操控,比熱管理,而是另辟蹊徑的去卷舒適,卷智駕,卷內飾。如此機智,又何嘗不是一種認慫呢。
我甚至懷疑特斯拉的「毛坯」內飾,是不是故意的。故意「網開一面」,避免國內廠商拼死抵抗。
雷總不知是否也看到了這點,鬥爭理念從「友商是可愛」轉變到了「一致對外」。
三年來,面對大家的調侃和不看好,小米全力以赴地做著,挖人才,建工廠,不改名,一點點地在實作自己當年揮動的牛鞭。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我覺得,這樣的小米,值得尊重和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