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獲評「中國心」年度十佳發動機及混動系統獎項,到底強在哪裏?

2024-12-24汽車

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強的地方是工程化。

發動機技術難麽?不難。

艾堅遜迴圈,一個在燃油車時代,由於發力不完整,難以在常規汽車上使用的發動機技術,原理不難。

但,怎麽試驗出來最符合實際狀況的壓縮比,實作超過46%的熱效率,不容易。

電池技術難麽?不難。

無非是匹配一套磷酸鐵鋰電池,以及相應的,比較高的充放電倍率。但至少比日系那堆只有一度電的10C-15C甚至更高的——他們甚至用過鎳氫技術——要簡單得多。

但,怎麽跟電機電控和發電機配合,壓低成本的同時,實作高效率長壽命,不容易。

電控電控技術難麽?也不難。

電控系統,早已不是新能源汽車剛開始普及那幾年那麽高深的事情了,IGBT早就可以國產化,SiC也可以國產化,相關的電機控制演算法,各家廠商也都有,乃至電控都從三合一卷到了六合一、七合一、九合一。

難點在於,怎麽在壓縮成本的前提下,提供盡量高的轉換效率,也不容易。

電機技術難麽?也不難。

電機都快被各家主機廠卷成有色金屬加工業了,並且電機確實是卷——卷繞工藝\圓線邊線工藝,乃至怎麽能省點銅、省點稀土,各種法子都有人琢磨過。

難點在於,怎麽統計、判斷整車所需驅動功率,怎麽分流,怎麽最大化電機,乃至純電工況的使用。

熱管理系統難麽?也不難。

無非是電池系統冷了加熱,熱了散熱降溫,讓電池跑在最佳溫度,讓座艙也盡量在最佳溫度。

但利用好發動機的余熱,利用好電池的散熱,節約空調能耗,這一整套工程下來,不容易。

乃至DM這套架構,也沒那麽難。

難的地方,在於從整車角度,工程化一個個摳細節、摳成本、摳結構,甚至摳到了滾阻設計。

做過工程的大多都知道,每多一個變量多一個參數,系統的復雜度就要提升一個檔次,而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則是一堆變量和參數的綜合考量——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盡量壓縮成本,讓更多使用者買得起車,同時還能盡量降低能耗、節約油耗。

這是它的意義,往小了說,讓消費者更省錢,往大了說,不僅是行業的方向,也可以算是能源安全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