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駕駛時,大多數人都會感到疲勞,特別是路況好的時候,很少變道,很少超車,車速也很平穩,用不了多久就會感到困倦。大多數大車駕駛員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而許多年輕的駕駛員明明體力和精力都比較充沛,但只開兩個小時的車,就會感到非常疲勞,感覺一閉眼就能睡著。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首先,從駕駛目的和心態方面來看。大車司機通常是以運輸貨物或搭載乘客為職業,其駕駛行為帶有明確的工作任務性質,靠的是不累,靠的是能長時間駕駛賺錢養家。他們心中有一種潛在的支撐力量,我不能困,我還要在幾小時內到達目的地,我絕不遲到,責任感促使他們在駕駛過程中保持高度的專註和敬業精神。跑得好的人一般都在四五十歲,心智比較成熟,情緒比較穩定,會比較耐受精神疲勞。相比之下,小車司機在心態上更容易放松,對駕駛時間的緊迫感相對較弱。這種心態上的差異可能導致小車司機在駕駛過程中更容易感到疲勞。
其次,車輛特性對駕駛疲勞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大貨車和大客車通常體積龐大、重量較重,操控相對較為復雜。大車司機在駕駛過程中需要時刻關註車輛的行駛狀態、路況以及周圍其他車輛的動態。同時大型車的駕駛座較高,幾乎沒有任何障礙物阻擋,視野非常開闊,可以看到遠處及周圍的景物和路況。與小型汽車相比,大型汽車的駕駛員不會覺得駕駛是那麽單調乏味。這種高度的註意力使得他們的大腦始終處於較為活躍的狀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疲勞感的產生。而小車通常較為靈活輕便,駕駛操作相對簡單,這使得小車司機在駕駛過程中容易進入一種相對放松的狀態,大腦的活躍度相對較低,進而更容易感到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