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女人

化妆品的透皮技术,真管用吗?

2024-10-07女人

化妆品拼成分到了现在,我感觉再也拼不出啥新鲜玩意儿了,要不就是一窝蜂做重组胶原,要不就是找些稀奇古怪成分,加上千变万化的信号通路讲故事。

所以如今的战场,很大一部分就到了透皮技术这边。

透皮技术对于药物来说很重要,那些涂抹的药膏等等,都是要真功效的,但皮肤那么厚怎么穿透,经皮给药就变成了一门技术、

从活性物的包裹,到促渗透剂,还有贴剂(狗皮膏药?),微针,超声波等等太多了。

化妆品从里面学一点就够吃几年了……

对于化妆品成分的透皮,一般来说分成两派:

谨慎派: 从法规的角度,还有皮肤安全性的角度来说,一些人都不支持让化妆品渗透太深,比如到了真皮层或者皮下毛细血管,那就有说不清的风险,到时候功效没达到,反而造成了皮肤过敏刺激就麻烦了。

开放派: 还有一些人觉得化妆品现在都是功效型的,成本那么高,不渗透怎么行,而且大部分活性物的安全性尚可,透过去一点点怎么了?

先不说哪方有道理,我觉得这就是个跷跷板,掌握平衡才行,都不能太过分……

最近看到了一篇广州质量监督局检测研究院的论文,讲的就是烟酰胺和377的渗透规律,感觉还挺有趣,就来分享一下好了。

两款都是著名的美白成分,既然是美白,停留在皮肤表面没啥用,想想都是要渗透一些的。

这里面的研究,对比了精华、水、面霜在猪皮上的渗透能力(标准方法),其中烟酰胺浓度都是一样的,而377的浓度有区别,我感觉如果要研究的话,其实控制相同的浓度更好点儿。

具体怎么做就不讲了,结果还是很有差别的:

1. 烟酰胺的渗透率要远远大于377 ,比例大的惊人,最低也有60%多,而377则只有30%左右(数据都有点过高啊!)。

2. 烟酰胺的渗透率高,论文的假设是它的溶解度参数和皮肤接近,到了皮肤深处,水溶性的烟酰胺不会收到任何阻碍,而脂溶性的377则会停留在皮肤中。

3. 面霜的渗透率是最低的 ,精华液和精华水相对高一些,这对于两种活性物都是一样的规律,可能是由于面霜基质太厚重,阻碍流动导致。

如果从剂型来看,是不是买面霜就不划算了?

但作者又做了人体测试,用刚刚的三种烟酰胺产品去测美白,发现三款其实最后都有美白的效果,而且横向对比来看,其实差别也不是太大。

但有趣的是,渗透不好的面霜,第一周就做出了结果,而精华水要到四周,精华液表现一致性很好,渗透高,出结果也很快,同样是一周出现差别。

为什么面霜的效果反而挺好?

论文的假设是面霜中的烟酰胺滞留在皮肤中的比例更大,虽然透过去的少,但滞留的烟酰胺相当于是一个水库一样,可以持续作用。

而短时间大量烟酰胺反而对最后的效果没帮助,可能皮肤的细胞也有个耐受度吧,不是浓度越高越好。

(但这样就很难解释精华渗透率高,效果也好的事实~~)

所以嘛,这也只是一个假设,其实不同剂型功效有差异也很正常,面霜更厚重,油脂保湿剂多,保湿度更好,在很多测试里面都会出结果更快,未必是活性物本身的原因……

还要去研究除活性物之外的成分,论文里面用市场的产品来测试还是有点问题的,尽量要自己做配方,保持配方的一致性才对。

总之,虽然三款产品渗透率有高有低,最后4周实验下来,其实都给拉平了, 因为渗透快慢,影响的应该是短时间的功效,长期来说还是会持平的 ,皮肤能接受的活性物是有限度的,不可能你无限渗透,效果就无限好,这也就太理想化了。

就好比我吃一粒药退烧1度,我吃两粒药就能退2度?

虽然这实验还是有点瑕疵,但对研究成分的渗透,也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当我们在卷渗透技术的时候,也要想想它的极限在哪里,到底有没有必要投入大量资源在里面? 渗透太多之后,风险怎么评估等等~~

而对于大部分消费者,看到促渗透技术就欢呼,可能也没必要,护肤品不是药,它也不需要立马起效,长期一个月两个月用下来,促渗透技术在里面的重要性,可能就没那么大了。

但你真想7天就变白变年轻,也许就真有必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