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女人

2014年,320斤男子历经16小时手术「瘦身」200斤,手术服耗费百件

2024-07-27女人

当时杨家两口子根本就没在意这事儿——长在屁股上,谁能瞧见呀?

再说了,听村里有学问的人讲,当年晋文公重耳的儿子,屁股上有一大块胎记,所以文公就给他起名叫姬黑臀,后来这姬黑臀居然还当上国君啦!

当然杨家夫妇没给孩子取名叫「黑臀」,而是叫杨建斌。

【恶化】

有了儿子以后,老两口干活儿越发来劲了,虽说就靠种地过活,不过老杨种的是葡萄,所以日子还算过得去,包括女儿在内的几个孩子都能上学。

不过小儿子杨建斌上学的过程特别曲折,这都是因为当初没人当回事的那个青色胎记。

6 岁的时候,有一天杨建斌身上好些地方莫名其妙起了好多红色的「疹子」,鼻子上有,腿上也有,红红的,瞅着有点像荨麻疹。

那个时候,村里好多人有小病都硬扛着,杨建斌的爹妈对这些疹子也没太当回事。

不过这些疹子既不疼也不痒,却始终没消掉。一晃到杨建斌 9 岁的时候,他爸妈看到孩子右屁股上的胎记颜色深了好多,并且还长毛了。

要是就这么着倒还好,反正长在屁股上别人也瞧不见。但让这一家人觉得不对头的是,这胎记越变越大,不光面积大了,还肿起来啦!

1989 年,12 岁的杨建斌本应准备小升初考试,可他没心思备考,因为他屁股上的那块胎记肿得有拳头大,学校里好多同学都笑话他,让他特别烦恼。

这种情形下显然不能「硬扛」啦,家人就带他去了市里的医院。

杨建斌在市医院做了手术,拳头那么大的肿瘤给顺利切掉了。做了病理检测之后,让杨家人烦恼多年的怪病总算弄清楚了——杨建斌确诊得了「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属于临床上常见但特别吓人的显性遗传病。

说它可怕,不是因为它能引发肿瘤(实际上这种病引发的肿瘤多数是良性的),而是在于当下人们拿它没办法根治。

好多先天性的病,像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白内障这类的,虽说不好治,可只要手术能成功,还是能彻底治好的。

不过神经纤维瘤病可不是这样,它实质上是人在胎儿时期的「外胚层(像脑、脊髓、整个身体的神经系统还有皮肤都是从这分化出来的)」不正常,所以患者的脑、脊髓还有全身皮下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神经组织的病变和增生。

产生的神经纤维瘤,要么是小小的而且数量多,分散在一片神经组织当中,要么就变成一个单独的大肿块。

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一刀切下去就能彻底解决的。

【200斤的肿瘤】

虽说这种神经组织的增生是基因不正常造成的,可也不是说切除的地方就一定会像剪过的指甲那样再次长出来。

这种病的发展不好捉摸,大体上来说进展还是挺慢的。

可倒霉的是,杨建斌胎记那块长的肿瘤,切了一次也没能止住生长。杨建斌跟他家人就这么眼睁睁瞧着它又复发了。

而且从 6 岁起的「疹子」,现在也被证明跟这个病有关系,当年一直没消下去的右侧大腿上的疹子,如今还肿起来了。

15 岁那年,右侧臀部胎记那儿的肿瘤跟大腿上的肿瘤连一块了,体积比上回手术前大得多,把杨建斌走路都影响得很严重。

肿瘤那部分的表皮跟身体其他地方的皮肤不一样,颜色暗暗的,纹理就跟象皮似的。15 岁的杨建斌长了这么个肿瘤,就没法去上学了,正该是青春好时候的他只能在家待着。

最开始还能多做点事,可后来连站着都费劲,就彻底没法自己照顾自己了。

青春期结束后,杨建斌在 20 多岁那会,病情稳定了好多年。

那段时间,杨建斌自然是到处找医生看病,这些花费全靠家里的葡萄地,还有后来在村里开的那间小卖铺撑着。

可惜啊,这好光景没能长久,到 34 岁的时候,病情竟然又突然变糟糕了。

其实这些年这个肿瘤一直慢慢地变大,都跟充满气的游泳圈差不多了,可如今竟然又加快速度变大了。

肿瘤长在杨建斌身上,里边有神经、血管,还有胶原蛋白之类的结缔组织,它的生长全靠杨建斌本该有的营养。

当下这肿瘤一个劲儿猛长,杨建斌一天比一天瘦,过了两年,这肿瘤的重量都快赶上杨建斌体重的一半啦。

杨建斌的姐姐从小学习就好,后来考上了医学院,当了医生。这些年,在杨建斌看病求医的时候,姐姐到处奔走打听。

如今杨建斌的病情又加重了,姐姐费了好多劲联系,总算拿到了解放军总医院烧伤与整形科主任陈敏亮教授的联系方式。姐姐把杨建斌的状况还有照片发给了陈敏亮。

陈敏亮是整形界挺有名的专家,1999 年于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做完博士后研究,在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畸形的临床整复、组织移植、器官再造还有美容外科这些方面很擅长。

陈敏亮收到杨建斌的资料,被他的病情惊到了,马上就回复杨建斌的姐姐,说让带着杨建斌来北京看病。

这消息让杨家的人既看到了希望,又觉着无奈。

由于跟陈敏亮进一步交流后,杨家人了解到,要是去北京做手术治疗,保守来说起码得要四十万元。

「说不定再扛一阵子病情就能稳住啦……」杨家人拿不定主意了。

谁能想到呢,这病魔好像故意催着他们一样,就在杨家犹豫的这半年里,杨建斌身上的肿瘤以前从没见过的速度猛长,都超过他整个体重的一半了。

杨建斌每天半卧半坐着(他压根没法躺下),睡在家人专门给他做的大床上。他右侧腰臀部那儿长出来的大肿瘤,差不多跟他本人一般大,瞅着可吓人了。

最终,杨家的人拿定主意,这病还是得治。

就这样,把葡萄地和小卖铺都变卖以后,杨家的人打算去北京。

这时候杨建斌肯定没法去坐公共交通工具,普通轿车他也进不去。

于是他们租了辆面包车,杨建斌在后面半躺着,经过 7 个小时,在 2014 年 6 月 19 日到了北京。

陈敏亮教授按约定给杨建斌看了病。

才过了半年而已,肿瘤竟然又长大了不少,这把陈敏亮给惊到了。初步一检查,杨建斌体重总共 320 斤,肿瘤就得有 200 多斤。

【研讨】

陈敏亮查看文献,发现到那时为止,杨建斌的神经纤维瘤在世界有记录的当中是最大的,重量超过二百斤,直径有 1.2 米。

神经纤维瘤病在临床上挺常见的,因为它的病灶部位差不多能在任何有神经组织的地方出现。

所以这是一种典型的得跨科室合作来治疗的病——主要靠神经外科,要是肿瘤在骨关节那儿,就得请骨科大夫来会诊,要是在耳道里,就得让耳鼻喉科大夫帮忙。

陈敏亮作为整形外科的专家,以前也操刀过多次神经纤维瘤切除手术,可这么严重的病例还真是头一回碰到。

按理说,要想知道颅内和椎管内有没有长瘤(这俩地方要是长瘤可就太危险啦),每个患这种病的人都得做核磁共振检查。

但是杨建斌因为肿瘤太大了,根本进不了检测设备,没办法只能算了。

做完活检等能做的检测后,解放军总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生们展开了会诊,主要研究的是切除手术该咋做。

这种神经纤维瘤里边,主要是好多结缔组织(像胶原、纤维这些细胞间质)、血管,还有各种各样神经组织成分的不正常增生,这里面神经鞘的增生是最突出的。

杨建斌身体右侧的这个大瘤子里边,全是在细胞间质里横着竖着的粗大血管和条索状神经,它们以一种说不清楚的规律结成了一个网。

所以要是想把它切除,一个特别关键的事儿就是怎么防止患者失血太多。

在医生们琢磨手术方案的那些天,护士就给杨建斌准备了自备血。

瞅着自己的血顺着大针管不停地往外流,杨建斌不禁犯嘀咕:「手术的时候我能流这么多血吗?」

护士说:「这点自备血手术的时候根本不够用,只是起个补充作用而已!」

手术还有一个难处,杨建斌的这个肿瘤又大又重,跟身体的接触面积还特别大(都蔓延到背部啦),所以手术时从哪儿「下刀」是个难题。

正常的手术台杨建斌压根儿躺不了。研究之后,医生们最后决定用两个手术台。

一个给杨建斌,另一个搭在肿瘤那儿,接着通过手术室里的升降机把肿瘤抬起来,好让医生能方便地切割。

准备了十来天,到了 7 月 3 日,杨建斌终于要做手术啦。

在杨建斌马上要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记者问了问他的心情咋样。之前医生就跟杨建斌讲过,说手术有没法躲开的风险。

不过杨建斌还是跟记者讲,自己一点都不害怕,心情还有点激动:「就算再危险,这瘤子也得割掉,不然我真是没法活了。」

【切割】

手术在 7 月 3 日上午 10 点展开,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 2 点。

整个手术就像一场多兵种合作的「大战役」,主刀的陈敏亮医生镇定指挥,麻醉科、输血科、骨科、介入科的医生依次进场。

虽说早就想到肿瘤里血管会很多,可手术一开始,状况还是让陈敏亮有点意外。

给这个肿瘤供血的动脉特别粗还特别壮。按理说陈敏亮用的电刀在切割的时候,正常的血管是能直接被封死的。

不过这颗肿瘤里的好几条血管特别结实,别说是电刀了,就连专门缝合的时候都费老劲了,血溅了大夫一身。

为了能尽量不让患者失血,陈敏亮带着一群医生连轴转了 16 个小时,像陈敏亮这些主要人员,除了中间喝了几口水,根本就没歇着。

有四十来个医生参加了这场手术,完事儿后工作人员一清点,发现手术服竟然用了一百多件。

7 月 4 日凌晨,手术顺利结束,杨建斌被从手术室推出来,送到了术后监护病房。跟进手术室那会儿不一样的是,杨建斌身上长了二十多年的大肿瘤终于没了。

杨建斌被推进了监护病房,这会儿还处于麻醉状态,没醒呢。

看到平躺在床上的儿子,杨建斌的妈妈忍不住掉泪了。

之前杨建斌因为肿瘤,好些年都没法真正躺下来,睡觉都只能半卧半坐地眯一会儿,把杨建斌折磨得够呛。

这一晚他总算长久以来头一次睡了个踏实觉。

【如今】

当然啦,这神经纤维瘤病可不是切掉瘤子就能好彻底的,杨建斌 12 岁那会就动过手术,可没多久又复发喽。

2021 年,北京一家报社的记者去回访了杨建斌他们家。让人开心的是,杨建斌右边腰臀部的肿瘤没再出现。虽说现在鼻子上又有了一个肿瘤,不过不碍事。

当年的手术一共花了 47 万元,这钱对杨家可不是小数,不过成功把困扰杨建斌二十年的大肿瘤弄没了,杨家人琢磨琢磨觉得也挺值。

杨建斌没打算要小孩。因为神经纤维瘤病属于显性遗传病,要是父母当中一方得病,子女得病的概率就有 50%,杨建斌可不想孩子有这样的遭遇。

杨建斌为了把病情控制住一直在吃药,以前这药价格可高了。

不过这几年,国家药品集采「提速扩面」,杨建斌吃的那几种药都降价了,这无疑让杨家的负担减轻了不少。

医学一直在进步,就基因科学和干细胞研究这一块儿不断发展来看,估计像杨建斌这样的病人总有能被治好的那天。

医生 16 小时给一男子摘除了 200 斤的大肿瘤,手术用了 100 多件东西,【北京晚报】,2014